自我解释策略对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研究

自我解释策略对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研究

论文题目: 自我解释策略对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化学教育

作者: 刘瑞东

导师: 陈康叔,黄燕宁

关键词: 迷思概念,概念转变,自我解释策略,化学平衡

文献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迷思概念(misconception)是指学生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对某事件或现象,所持有的一些有别于目前科学家所公认的想法,亦即是指学生对某一科学概念的解释与教材内容部分不完全相同或不相同。迷思概念的研究已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且越来越受到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对高中学生的化学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中,验证了中学化学平衡迷思概念存在的普遍性、证实了它的顽固性。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以及台湾学者在迷思概念研究中提出的概念转变的策略,针对中学生的化学迷思概念,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及实现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自我解释(self-explanation)策略。并分别将自我解释策略的两种形式自我解释问题引导和自我解释原则提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实验,对教学效果做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限相同的情况下,针对学生迷思概念实施自我解释策略,在帮助学生转变化学平衡迷思概念,建立正确的化学概念方面优于传统的教学。自我解释问题引导和自我解释原则提示均有利于学生迷思概念的转变,研究还发现,自我解释问题引导和自我解释原则提示对于学优生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对于学困生,自我解释问题引导要优于自我解释原则提示。同时在对学生对于自我解释问题引导与自我解释原则提示这两种教学策略的态度方面,也做了对比研究,发现在自我解释学习活动的接纳度方面,学生倾向与自我解释问题引导,而在自我解释学习活动的难度方面,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自我解释学习活动的学习功效方面,自我解释问题引导组对自我解释学习活动的功效的看法明显高于自我解释原则提示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名词解释

1.2.1 迷思概念

1.2.2 概念转变

1.2.3 自我解释策略

1.3 本研究的内容与价值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价值

1.4 本研究总体设计

1.4.1 高中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普查

1.4.2 自我解释策略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实验研究

2.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2.1 迷思概念研究现状

2.1.1 迷思概念的特性

2.1.2 迷思概念形成的成因、实质

2.2 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

2.2.1 概念转变的相关理论

2.2.2 促进学生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2.3 自我解释策略的相关研究

2.3.1 自我解释及其对学习的影响

2.3.2 自我解释策略的作用机制

2.3.3 自我解释的教学设计

3.高中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调查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结果

3.3 分析与讨论

3.3.1 迷思概念讨论汇总

3.3.2 重要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

4.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教学实验研究

4.1 教学策略分析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设计

4.2.3 研究工具

4.2.4 实验程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学习成效分析

4.3.2 学习态度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化学平衡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的迷思概念

5.1.2 化学平衡迷思概念转变的学习成效学

5.1.3 学习态度

5.2 建议

5.2.1 课堂教学上的建议

5.2.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化学平衡问题迷思概念诊断测查

附录二:访谈问题

附录三:前测试题

附录四:自我解释学习教学材料(原则提示组)

附录五:自我解释学习教学材料(问题引导组)

附录六:成就测试题

附录七:学习态度问卷(原则提示组)

附录八:学习态度问卷(问题引导组)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07

参考文献

  • [1].初中化学迷思概念的现状及其转变对策研究[D]. 张冰.沈阳师范大学2011
  • [2].高中生遗传迷思概念调查研究[D]. 江慧.杭州师范大学2012
  • [3].高中生物理电磁学迷思概念的研究[D]. 王珊.中央民族大学2016
  • [4].高中生有关“数列极限”迷思概念的探查及其转变研究[D]. 钱呈.上海师范大学2014
  • [5].高中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 朱芳.上海师范大学2012
  • [6].高中生化学迷思概念的诊断及转化策略研究[D]. 周小燕.苏州大学2015
  • [7].高中生物理动力学中的“迷思概念”研究[D]. 赵小双.中央民族大学2016
  • [8].化学迷思概念的探查及其转变的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D]. 严语.湖南师范大学2014
  • [9].高中生摩擦力迷思概念的探查与转变研究[D]. 王桂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 [10].利用认知冲突进行化学迷思概念转变的研究与实践[D]. 刘婷.湖南师范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化学平衡”概念的相异构想成因分析及概念转变教学策略研究[D]. 濮江.四川师范大学2007
  • [2].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自我解释的作用研究[D]. 王朴.华东师范大学2007
  • [3].不同学习策略对转变学生化学迷思概念的研究[D]. 祁雪莉.福建师范大学2007
  • [4].化学迷思概念的转变[D]. 何辉.华中师范大学2006
  • [5].学优生与学困生解决化学平衡问题差异的研究[D]. 朱孝斌.华东师范大学2006
  • [6].中学生关于“电解质”的概念转变的初步研究[D]. 高霞.南京师范大学2007
  • [7].中学化学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 韩宝娟.山东师范大学2004
  • [8].高中生化学平衡概念形成的初步研究[D]. 彭贤春.华东师范大学2006
  • [9].高中文科学生化学平衡学习的研究[D]. 周少平.山东师范大学2005
  • [10].化学学习中的概念转变教学研究[D]. 曲慧娴.山东师范大学2003

标签:;  ;  ;  ;  

自我解释策略对转变学生化学平衡迷思概念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