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

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和由此带来的能源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阻碍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并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建筑业作为第一能耗大户,发展低碳建筑对实现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市场经济理论、系统论、对策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碳建筑的市场化实现途径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整理,对全球及我国气候变暖和CO2排放状况进行比较和分析,指出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的比重,以说明发展低碳建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比较,对低碳建筑做出一个合理的定义,分析低碳建筑的内涵,以及低碳建筑的主要特征、构成要点和对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做出的贡献。其次,整理总结了我国现有低碳建筑相关法律规范,分析其在责任义务界定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认同强制性法规优点的同时,提出其显著的局限性,引申出需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我国低碳建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根据低碳建筑市场化运行所需的市场主体,构建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包含五个组成部分——技术市场、产品市场、消费市场、资金市场和服务市场,分析其内部结构及各市场参与者的权责利关系,以及对其互动效应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信息不对称、市场外部性等方面对低碳建筑市场失灵的内在原因进行剖析,针对我国低碳建筑市场的经济学特征,归纳出实现低碳建筑的理论途径。最后,根据我国目前低碳建筑市场状况,探讨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能,并提出促进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长久高效运转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低碳经济——21 世纪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 1.1.2 低碳建筑——实现低碳经济的主力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我国低碳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
  • 2.1 低碳建筑简介
  • 2.1.1 低碳建筑的概念
  • 2.1.2 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
  • 2.1.3 低碳建筑的意义
  • 2.2 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迫切性
  • 2.2.1 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
  • 2.2.2 建筑物各阶段能耗量较大
  • 2.2.3 低碳建筑技术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 2.3 我国低碳建筑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2.3.1 缺乏市场机制推动低碳建筑
  • 2.3.2 新建建筑节能设计的执行率偏低
  • 2.3.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启动较难
  • 2.3.4 低碳相关技术、材料及新型能源利用研发不足
  • 3 我国低碳建筑相关政策现状分析
  • 3.1 我国低碳建筑相关强制性政策
  • 3.1.1 低碳建筑相关法律法规
  • 3.1.2 低碳建筑相关技术标准
  • 3.2 建筑行业上位法中对低碳建筑规定的缺失
  • 3.2.1 我国目前建筑业相关上位法的规定
  • 3.2.2 法律中对低碳建筑相关内容的缺失
  • 3.3 法律规范手段的优点
  • 3.3.1 法律规范的完备性
  • 3.3.2 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
  • 3.3.3 法律规范的长远性
  • 3.3.4 法律规范的权威性
  • 3.4 强制性政策的局限性
  • 3.4.1 强制实施的成本较高
  • 3.4.2 强制实施的执行力较差
  • 3.4.3 强制实施的手段过于单一
  • 3.4.4 强制性法规缺乏灵活性
  • 4 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的构建
  • 4.1 低碳建筑市场体系组成
  • 4.1.1 技术市场
  • 4.1.2 产品市场
  • 4.1.3 消费市场
  • 4.1.4 资金市场
  • 4.1.5 服务市场
  • 4.2 低碳建筑市场体系互动效应分析
  • 4.2.1 各市场之间互动关系
  • 4.2.2 互动效应分析
  • 5 低碳建筑市场失灵现象及应对措施
  • 5.1 相关理论
  • 5.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5.1.2 外部性理论
  • 5.2 低碳建筑的外部性特征及市场失灵现象
  • 5.2.1 低碳建筑外部性特征
  • 5.2.2 低碳建筑产品的正外部性危害
  • 5.2.3 低碳建筑消费的正外部性危害
  • 5.3 建立低碳建筑能效标示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5.3.1 建筑能效标识的作用
  • 5.3.2 借鉴国外先进实践成果
  • 5.4 强化政府参与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 5.4.1 外部不经济内部化在低碳建筑产品中的运用
  • 5.4.2 加大政府在低碳建筑市场体系中的参与度
  • 6 推动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长远发展的对策研究
  • 6.1 完善政府职能,规范与监管并重
  • 6.1.1 健全法律体系
  • 6.1.2 规范行业发展
  • 6.1.3 加强监督与服务
  • 6.1.4 推动技术创新
  • 6.2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做到因地制宜
  • 6.2.1 借鉴世界先进评价体系
  • 6.2.2 优化国内评价体系
  • 6.2.3 已有成果基础上可创新之处
  • 6.3 实行经济激励,发挥市场作用
  • 6.3.1 建立专项资金
  • 6.3.2 税收优惠
  • 6.3.3 贷款优惠
  • 6.3.4 财政补贴
  • 6.3.5 拓宽融资渠道
  • 6.4 加大宣传教育,培养低碳意识
  • 6.4.1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 6.4.2 加强示范工程建设
  • 6.4.3 提倡低碳消费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发展低碳建筑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 7.1.2 市场的手段是我国发展低碳建筑的最优途径
  • 7.1.3 认清低碳建筑市场体系内部结构是研究基石
  • 7.1.4 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灵是关键环节
  • 7.1.5 综合运用各类手段是发展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的有效对策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低碳示范城(区)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 城乡规划 2016(01)
    • [2].分析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J]. 品牌研究 2019(11)
    • [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策略分析[J]. 山西农经 2019(21)
    • [4].推动煤电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电力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J]. 电力设备管理 2019(11)
    • [5].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 建材与装饰 2020(01)
    • [6].大学生对低碳消费认知行为实证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2)
    • [7].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对低碳经济的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8)
    • [8].低碳经济视角下农村物流内涵、必要性和发展策略综述[J]. 物流科技 2019(12)
    • [9].浅谈低碳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J]. 商场现代化 2019(21)
    • [10].基于多维博弈的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演化趋势分析(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9(12)
    • [11].城镇居民低碳出行类型及其转变因素——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实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4)
    • [12].低碳经济视域下节能减排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12)
    • [13].化学工业对发展低碳经济作用的探讨[J]. 化工管理 2020(02)
    • [14].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核算研究概述[J]. 财经界 2020(01)
    • [15].基于低碳经济的产品低碳化设计[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12)
    • [16].绿色低碳交通在城市路网规划中的运用[J]. 城乡建设 2020(03)
    • [17].中国自动化与可持续发展——自动化技术进入低碳经济新时代[J]. 大众标准化 2019(14)
    • [18].低碳经济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财富时代 2019(12)
    • [19].我国低碳经济政策问题研究[J]. 天府新论 2020(01)
    • [20].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21].探究低碳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影响[J]. 地产 2019(24)
    • [22].城市居民低碳通勤行为的“知行不一”[J]. 环境经济研究 2019(04)
    • [23].知行分离视角下郑州市居民低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2)
    • [24].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建筑设计——评《绿色低碳建筑设计与工程实例》[J]. 环境工程 2020(01)
    • [25].低碳环保童谣十六首[J]. 环境教育 2020(Z1)
    • [26].钢铁上市企业低碳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传导机制与实证范式[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4)
    • [27].低碳试点政策实施的碳遗漏效应[J]. 财会月刊 2020(04)
    • [28].室内设计中的低碳理念[J]. 建材与装饰 2020(06)
    • [29].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J]. 交通世界 2019(35)
    • [30].论述机械加工制造中的低碳制造工艺[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02)

    标签:;  ;  ;  ;  

    我国低碳建筑市场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