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工艺改良及计算机配色研究

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工艺改良及计算机配色研究

论文题目: 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工艺改良及计算机配色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口腔临床医学

作者: 李江

导师: 王忠义

关键词: 云母,玻璃陶瓷,烧结工艺,着色,计算机配色,三刺激值,匹配法,全光谱匹配法

文献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可切削性能和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力学性能和半透明特性,成为口腔CAD/CAM全瓷修复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可选择材料。但传统的熔融铸造法制备工艺由于熔制温度高,可添加色料和增韧剂调整范围小,制备出的产品强度较差,色彩单一,难以满足临床对材料强度和色彩的复杂性要求,在应用和推广中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对K2O-MgO-MgF2-SiO2玻璃陶瓷系统烧结机理的研究,以改良烧结工艺提高了该系统玻璃陶瓷的烧结性能,制备出结构致密、性能优良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烧结体;通过添加锆基陶瓷色料,用改良烧结法二次着色工艺制备出整体着色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并研究了添加色料对其烧结行为和性能的影响;在制备单色玻璃陶瓷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配色手段以VITAMARKⅡ部分成品瓷块和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部分色片为目标色样匹配出系列颜色的氟硅云母玻璃陶瓷切削块,得到预期的配色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对两种粒度玻璃粉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机制属于粘性流动机制;收缩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颗粒粉总体收缩率明显大于大颗粒粉;大颗粒玻璃粉在800~950℃之间、小颗粒玻璃粉在700~850℃之间烧结体粘度值最低,受析晶因素影响较小,

论文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和文献回顾

正文

1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机理研究及工艺制度改良

1.1 烧结温度对不同粒度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收缩率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1.2 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对不同粒度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收缩率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1.3 最终烧结温度对氟硅云母玻璃陶瓷晶相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1.4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改良烧结法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2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着色研究

2.1 着色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烧结体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2.2 色料添加浓度与氟硅云母玻璃陶瓷色度值及反射光谱的关系研究

3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计算机配色研究

3.1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三刺激值匹配法研究

3.2 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全光谱匹配法研究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一种实验牙科云母玻璃陶瓷的着色研究[D]. 孙翔.第四军医大学2008
  • [2].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法制备及着色研究[D]. 吴舜.第四军医大学2004
  • [3].一种实验云母玻璃陶瓷用于牙科热压铸造的基础研究[D]. 赵英华.第四军医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一种实验牙科云母玻璃陶瓷的着色研究[D]. 孙翔.第四军医大学2008
  • [2].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应用基础研究[D]. 高婧.第四军医大学2010
  • [3].牙科CAD/CAM用铝瓷材料的性能与渗透着色的研究[D]. 温宁.第四军医大学2001
  • [4].牙科CAD/CAM加工用可切削云母微晶玻璃的研究[D]. 秦燕军.第四军医大学2001
  • [5].牙科可切削云母微晶玻璃呈色的研究[D]. 孙颖.第四军医大学2002
  • [6].牙科CAD/CAM用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的着色研究[D]. 伊元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
  • [7].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法制备及着色研究[D]. 吴舜.第四军医大学2004
  • [8].CAD/CAM可切削基体的研发和渗透陶瓷复合体的力学研究[D]. 孙强.中国医科大学2005
  • [9].K2O-Al2O3-SiO2系统牙科玻璃陶瓷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D]. 张飚.武汉大学2005
  • [10].牙科CAD/CAM用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的色度学研究[D]. 温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

标签:;  ;  ;  ;  ;  ;  ;  ;  

齿科可切削氟硅云母玻璃陶瓷的烧结工艺改良及计算机配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