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以牡丹的鳞芽、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不同消毒剂及消毒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不同生长调节物质、不同附加物质和不同环境因子在牡丹鳞芽诱导、增殖和生根中的作用,找出不同培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有效浓度范围,并进一步对生根试管苗进行了炼苗及移栽研究;同时以牡丹的叶片及叶柄为外植体,探讨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有效浓度范围,对由叶柄愈伤组织分化的不定芽进行生根诱导,优化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研究技术。试验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消毒剂和消毒时间进行消毒处理,结果表明:适合牡丹鳞芽的消毒剂为0.1%HgCl2,最佳消毒时间为8min;叶柄最佳消毒时间为5min;叶片则以3min为佳。2.以牡丹品种“大胡红”、“乌龙捧盛”和“金阁”的鳞芽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和不同品种对鳞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为最佳基本培养基,牡丹品种“金阁”诱导率最高。3.以牡丹品种“金阁”鳞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和不同浓度AC对鳞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牡丹鳞芽诱导率的影响不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6-BA > NAA > AC >IAA;1/2MS+6-BA 1.0mg/L+NAA 0.2mg/L+IAA 0.3mg/L+AC 3.0g/L为牡丹鳞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4.以牡丹品种“金阁”鳞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和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鳞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因素对鳞芽增殖率的影响为:NAA >基本培养基类型> 6-BA > NAA;培养基1/2MS+6-BA 1.0mg/L+NAA 0.5mg/L+GA3 0.2mg/L有利于牡丹鳞芽的增殖;另外,不同继代周期对牡丹鳞芽增殖倍数也有影响,以继代30d为宜。5.以牡丹品种“大胡红”、“乌龙捧盛”和“金阁”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品种和不同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叶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叶片高;牡丹品种“金阁”愈伤诱导率最高,为64.50%。6.以牡丹品种“金阁”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对牡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牡丹叶片愈伤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1/2MS;WPM为叶柄愈伤诱导的最佳基本培养基。7.以牡丹品种“金阁”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和不同浓度CH对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AA、2,4-D和6-BA是影响叶片愈伤诱导率的主要因素;适合叶片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2,4–D 2.0mg/L+6-BA 1.0mg/L+NAA 1.0mg/L+CH 300mg/L;叶柄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WPM+2,4-D 2.0mg/L+6-BA 1.0mg/L+NAA 1.0mg/L+TDZ 0.5mg/L+CH 300mg/L。8.研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和不同浓度CH对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AA、2,4-D和6-BA是影响叶片愈伤诱导率的主要因素;适合叶片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2,4-D2.0mg/L+6-BA1.0mg/L+NAA 1.0mg/L+CH 300mg/L;叶柄愈伤诱导最佳培养基:WPM+2,4-D2.0mg/L+6-BA1.0mg/L+NAA 1.0mg/L+TDZ 0.5mg/L+CH 300mg/L。9.以牡丹品种“金阁”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的类型、不同生长调节物质、不同蔗糖浓度和不同暗处理时间对牡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于生根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基本培养基类型> IAA> IBA >蔗糖浓度>暗处理时间;各因素对于平均根长的影响程度依次是:基本培养基类型>暗处理时间> IAA >蔗糖浓度> IBA;培养基WPM+IBA1.0 mg/L+IAA 0.5mg/L+蔗糖20g/L,暗培养5d有利于牡丹试管苗的诱导;培养基WPM+IBA 1.0mg/L+IAA 0.5mg/L+蔗糖40 g/L,暗培养10d有利于牡丹试管苗根的生长。另外,以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出的分化芽为材料进行生根诱导研究,发现IBA 2.0mg/L有利于根的诱导。10.以生长健壮的牡丹生根试管苗为材料,进行炼苗及移栽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520℃、湿度85%90%条件下,牡丹试管苗的最佳炼苗时间为12d;在珍珠岩:蛭石(1:1)基质中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50%。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牡丹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 1.2 牡丹的种质资源分布
  • 1.3 牡丹的生物学特性
  • 1.4 牡丹种的分类及分布
  • 1.4.1 牡丹野生种及分布
  • 1.4.2 牡丹栽培品种群及分布
  • 1.5 牡丹传统繁殖方式及现状
  • 1.5.1 有性繁殖(种子繁殖)
  • 1.5.2 无性繁殖
  • 1.6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 1.6.1 愈伤组织培养
  • 1.6.2 胚培养
  • 1.6.3 花药和花粉培养
  • 1.6.4 器官培养
  • 1.6.5 生根培养
  • 1.6.6 驯化移栽
  • 1.7 问题与展望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
  • 2.2.3 鳞芽诱导培养
  • 2.2.4 鳞芽增殖培养
  • 2.2.5 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技术的优化研究
  • 2.2.6 生根培养
  • 2.2.7 炼苗及移栽
  • 2.2.8 培养条件
  • 2.3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外植体的选择及处理
  • 3.1.1 不同消毒剂及消毒时间对牡丹鳞芽生长的影响
  • 3.1.2 不同消毒时间对牡丹叶片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消毒时间对牡丹叶柄生长的影响
  • 3.2 鳞芽诱导培养
  • 3.2.1 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和不同品种对牡丹鳞芽诱导率的影响
  • 3.2.2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和不同 AC 浓度处理组合对牡丹鳞芽诱导率的影响
  • 3.3 鳞芽增殖培养
  • 3.3.1 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和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牡丹鳞芽增殖率的影响
  • 3.3.2 不同继代周期对牡丹鳞芽增殖倍数的影响
  • 3.4 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技术的优化研究
  • 3.4.1 不同品种及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3.4.2 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3.4.3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和不同CH 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3.4.4 不同浓度6-BA 和NAA 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3.4.5 不同浓度2,4-D 和TDZ 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3.4.6 不同继代周期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3.5 生根培养
  • 3.5.1 鳞芽生根培养
  • 3.5.2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不定芽生根诱导的影响
  • 3.6 炼苗及移栽
  • 3.6.1 不同炼苗时间对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3.6.2 不同移栽基质对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外植体的消毒处理
  • 4.2 鳞芽的诱导培养
  • 4.2.1 不同基本培养类型对牡丹鳞芽诱导的影响
  • 4.2.2 不同品种对牡丹鳞芽诱导的影响
  • 4.2.3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牡丹鳞芽诱导的影响
  • 4.2.4 不同浓度AC 对牡丹鳞芽诱导的影响
  • 4.3 鳞芽的增殖培养
  • 4.3.1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牡丹鳞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 4.3.2 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牡丹鳞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 4.3.3 不同继代周期对牡丹鳞芽增殖培养的影响
  • 4.4 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技术的优化研究
  • 4.4.1 不同品种及不同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4.4.2 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4.4.3 不同处理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 4.4.4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4.4.5 不同继代周期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4.5 生根培养
  • 4.5.1 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对牡丹鳞芽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
  • 4.5.2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牡丹鳞芽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
  • 4.5.3 不同蔗糖浓度对牡丹鳞芽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
  • 4.5.4 不同暗处理时间对牡丹鳞芽生根率和平均根长的影响
  • 4.5.5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不定芽生根诱导的影响
  • 4.6 炼苗及移栽
  • 4.6.1 不同炼苗时间对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4.6.2 不同移栽基质对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 4.7 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北牡丹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物学习性观察[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0)
    • [2].9个西北牡丹品种在北京西南山区引种表现[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01)
    • [3].徐州适生优良牡丹品种引进筛选[J]. 现代园艺 2020(18)
    • [4].牡丹品种命名特点及英译策略[J]. 海外英语 2019(06)
    • [5].地方优良二乔牡丹品种的繁育技术要点[J]. 山东林业科技 2019(02)
    • [6].拥有资源 拥有未来[J]. 生命世界 2018(07)
    • [7].不同牡丹品种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0)
    • [8].福建政和县6种名优牡丹品种的引种适宜性综合评价[J]. 贺州学院学报 2016(04)
    • [9].观赏牡丹嫁接繁育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08)
    • [10].3个牡丹品种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2)
    • [11].42个牡丹品种叶部抗病性选育试验[J]. 湖北林业科技 2017(04)
    • [12].13个牡丹品种花粉形态及萌发率比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7(10)
    • [13].6个牡丹品种盛花期光合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6(07)
    • [14].35个栽培牡丹品种油用特性的评价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6(10)
    • [15].比拟法在牡丹品种命名上的应用[J]. 花卉 2016(23)
    • [16].中国牡丹品种的分类[J]. 花卉 2015(02)
    • [17].3个牡丹品种花芽分化过程形态及叶片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7)
    • [18].洛阳高山地区牡丹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4)
    • [19].不同牡丹品种油用特性的评价研究[J]. 菏泽学院学报 2018(02)
    • [20].长沙地区引种牡丹品种综合性状评价[J]. 经济林研究 2015(04)
    • [21].适合长季节容器栽培牡丹品种的筛选[J]. 江西农业学报 2013(08)
    • [22].湖南牡丹品种资源的调查[J]. 湖南林业科技 2010(01)
    • [23].日本牡丹品种花粉超低温保存[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04)
    • [24].中原牡丹品种可推广地区及相关栽培技术[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S1)
    • [25].滇中地区牡丹品种引种适应性的综合评价[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4)
    • [26].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牡丹品种识别[J]. 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2017(04)
    • [27].西北牡丹品种瓣基色斑形态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6)
    • [28].菏泽市牡丹品种市场定位筛选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01)
    • [29].恩施州牡丹品种资源调查及生长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8)
    • [30].湖南牡丹品种资源与园林应用初探[J]. 湖北林业科技 2010(01)

    标签:;  ;  ;  ;  ;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