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论文-何虹,罗忠纯,王雪,黄仁飞

脑卒中后论文-何虹,罗忠纯,王雪,黄仁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脑卒中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舌针疗法,构音障碍,脑卒中,言语康复训练

脑卒中后论文文献综述

何虹,罗忠纯,王雪,黄仁飞[1](2019)在《舌针疗法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舌针应用于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乐山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在常规言语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舌针结合普通针刺,对照组仅采用普通针刺和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评定均用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构音障碍分级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观察组的显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1),痊愈人数、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舌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的言语功能,综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和言语康复训练。(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肖释,王位,龚广峰,楚玉雯,张军[2](2019)在《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可分为观察组(n=43,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与对照组(n=4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上肢功能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2.09%高(P <0.05);观察组水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Barthel、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疗效显着,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高章代,戚莉君,薛林霞,吴彬,刘强[3](2019)在《口服盐酸曲唑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口服盐酸曲唑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PSD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盐酸曲唑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包括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包括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GI-SI、HAMD、NIHSS、PSQI、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E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盐酸曲唑酮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3期)

徐若兮,陈俊[4](2019)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RCT,共计1 5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RR=1.13,95%CI(1.00~1.26),P<0.000 1]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WMD=-4.52,95%CI(-5.25~-3.79),P<0.000 1]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WMD=17.17,95%CI(14.67~19.67),P<0.000 1]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不良反应[RR=0.23,95%CI(0.11~0.48),P<0.000 1]显着低于对照组,说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对比非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均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芳,赵林岩,彭道勇,蔺建文,赵红玲[5](2019)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22.56±2.32)分,治疗后2周为(17.68±1.56)分,治疗后4周为(15.47±1.58)分,治疗后8周为(11.94±1.97)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22.34±2.54)分,治疗后2周为(20.15±2.23)分,治疗后4周为(19.32±2.11)分,治疗后8周为(15.38±2.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8周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2、4、8周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监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能显着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张园园,苏彬,黄桂兰,许意,陈美琦[6](2019)在《叁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患者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在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康复训练组,联合治疗组采用叁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周6 d,共治疗8周,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4周、8周,及第10周、12周、16周后随访时,运用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记录每个时间点的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MSE评分,从第8周起,每个时间点联合治疗组评分均高于康复训练组(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分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且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BI评分,在第4周及第16周时联合治疗组较康复训练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BI评分分数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均P<0.05);联合治疗组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康复训练组除第12周和第16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其余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叁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自理能力,较单纯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疗效更好,且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较康复治疗组起效更快,远程疗效更佳。(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梁辉,卢英,刘夕霞,郭佳,李荣祝[7](2019)在《脑卒中后肌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其中肌痉挛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肌痉挛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其治疗一直是康复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目前临床上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方法有多种,效果各异。该文就近年来临床上对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赵媛,王耀辉,王翠,袁捷,陈杰[8](2019)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及韩祖成临证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是脑梗死后遗症状之一。研究表明,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不仅影响疾病预后,而且也是卒中再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在临床上人们往往关注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认知功能、意识状态而往往忽视睡眠障碍对卒中患者的影响。文章从中西医角度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治疗概况的相关研究进展做简要概述,同时对陕西省名中医韩祖成医师对该病论治经验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绍康[9](2019)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咽动态造影检查的有效性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咽动态造影检查的有效性。方法: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筛选51例吞咽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咽动态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验结果。结果:咽动态造影检查中,吞咽障碍检出率为54.9%,误咽检出率为37.25%,两项检出率均高于洼田饮水试验的17.65%和33.33%,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咽动态造影检查有着较高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确诊,还能明确致病因素,为系统和准确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郑新磊,程晓霞,郭红丽[10](2019)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联合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分、平衡量表(Berg)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LOTCA评分、Berg评分较护理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LOTCA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可显着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平衡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22期)

脑卒中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可分为观察组(n=43,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与对照组(n=4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上肢功能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2.09%高(P <0.05);观察组水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Barthel、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疗效显着,并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卒中后论文参考文献

[1].何虹,罗忠纯,王雪,黄仁飞.舌针疗法在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康复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研究.2019

[2].肖释,王位,龚广峰,楚玉雯,张军.舒筋活络散局部热敷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9

[3].高章代,戚莉君,薛林霞,吴彬,刘强.口服盐酸曲唑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4].徐若兮,陈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5].李芳,赵林岩,彭道勇,蔺建文,赵红玲.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6].张园园,苏彬,黄桂兰,许意,陈美琦.叁焦针法结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19

[7].梁辉,卢英,刘夕霞,郭佳,李荣祝.脑卒中后肌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8].赵媛,王耀辉,王翠,袁捷,陈杰.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研究进展及韩祖成临证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9].陈绍康.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咽动态造影检查的有效性探究[J].包头医学.2019

[10].郑新磊,程晓霞,郭红丽.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平衡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

标签:;  ;  ;  ;  

脑卒中后论文-何虹,罗忠纯,王雪,黄仁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