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制剂及其临床前安全性检测分析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制剂及其临床前安全性检测分析

论文摘要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用来治疗多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脐血是除骨髓、外周血之外又一极具有潜力的造血干/祖细胞(hematopoietic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来源,在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HSCT成功植入的先决条件之一是必须输入足够量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s)。细胞剂量过少会导致植入时间延长,移植失败的可能性增大。目前直接提取的造血干细胞不能满足体重大于20Kg的成体移植的需要。所以造血干细胞需要进行体外扩增。关于体外扩增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如何对造血干/祖细胞进行有效扩增,同时又尽可能调节增殖和分化之间的平衡,既保持干/祖细胞的性能,又能在移植中产生体内快速植入的功效。目前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研究者利用各种细胞因子联合滋养层细胞体外扩增造血干细胞,能够使造血干细胞大量扩增来满足临床移植的需要同时能够保持干/祖细胞的性能。但是扩增出的细胞要是被制成细胞制品应用于临床还是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细胞制品本身的污染,细胞制品可能会携带病毒,各种添加物质的残留量等都会对移植的病人产生移植危险。所以细胞制品需要经过各种检验,来确定是否可以应用于临床。本实验利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滋养层细胞,联合细胞因子组合来扩增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将扩增的脐带血单个核细胞以5×107/5ml重新悬浮于含有10%DMSO的L-15培养基中,制备成造血干/祖细胞制品。然后对该细胞制品进行细菌、真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因子感染以及牛血清残留量、干细胞因子残留量、急性毒性及致瘤性等检测分析,论证该造血干/祖细胞制品临床应用前的安全性。利用密度为1.077g/ml的Ficoll分离液从人脐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然后将细胞以2×106/ml的密度种植于含有细胞因子组合(SCF+G-CSF+TPO)以及铺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滋养层细胞的IMDM培养基中,使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75.2倍,CD34+细胞扩增33.4倍。扩增培养后的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为扩增之前的3.3倍,扩增培养后的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为扩增之前的4.7倍。经细胞定量制备造血干/祖细胞制品后,对细胞制剂进行无菌等检测以及细胞制剂中细菌内毒素、牛血清残留量和干细胞因子残留量分析。通过上述多批次的检测分析,未发现细胞制剂被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没有超过限值。牛血清残留量为18.2ng/ml,符合WHO的规定;干细胞因子残留量为75pg/ml。将细胞制品移植入小鼠体内进行急性毒性和致瘤性试验,裸鼠没有死亡,试验结束剖检所有裸鼠未见肉眼可见的脏器病理改变;小鼠体内移植未发现有致瘤性。这些检测为扩增的造血干/祖细胞制剂将来服务临床需要、辅助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遗传性贫血重建造血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体外扩增的方法
  • 1.添加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细胞的扩增作用
  • 2.基质细胞对造血干细胞的扩增作用
  • 3.基质细胞联合细胞因子对造血干细胞的扩增作用
  • 二、研究进展及展望
  •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制剂及其临床前安全性检测实验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和分析
  • 2.2 临床前安全因子检测
  • 2.3 细胞制品的急性毒理与致瘤性检测
  • 二、结果
  • 1.细胞培养
  • 1.1 细胞生长动态
  • 1.2 细胞体外扩增倍数
  • 1.3 细胞表面抗原分析
  • 1.4 集落形成能力测定
  • 2 临床前安全性检测
  • 2.1 无菌检测
  • 2.2 外源病毒因子检测
  • 2.3 细菌内毒素检测
  • 2.4 hSCF残留量
  • 2.5 牛血清残留量测定
  • 3 细胞制品急性毒理性和致瘤性检测结果
  • 3.1 细胞制品急性毒理性结果
  • 3.2 细胞制品致瘤性结果
  • 三、讨论
  • 四、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内皮祖细胞与组织工程皮肤构建[J]. 医学研究杂志 2019(12)
    • [2].不同水平切应力对早期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01)
    • [3].深低温冷冻对脐带血干祖细胞影响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0(03)
    • [4].内皮祖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血管生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心脏杂志 2019(05)
    • [5].血管干/祖细胞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 2017(03)
    • [6].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J]. 生物技术进展 2017(04)
    • [7].瑞舒伐他汀通过抑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改善晚期内皮祖细胞再内皮化功能[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6(01)
    • [8].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疗效及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23)
    • [9].高糖环境对内皮祖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及其机制探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20)
    • [10].心脏康复与内皮祖细胞的关系[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4(11)
    • [11].急性白血病患者造血B祖细胞分析及其意义[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4(06)
    • [12].转染VEGF基因对内皮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03)
    • [13].内皮祖细胞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09)
    • [14].两种不同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26)
    • [15].手术中一种新的细胞治疗方法——内皮祖细胞[J]. 医学研究杂志 2020(02)
    • [16].烟雾病治疗中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04)
    • [17].中药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04)
    • [18].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改善新血管形成的影响(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02)
    • [19].肝内外干/祖细胞参与肝再生的研究进展[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7(07)
    • [20].晚期内皮祖细胞对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生 2016(20)
    • [21].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5(11)
    • [22].内皮祖细胞对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及再内皮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24)
    • [23].脑梗死病灶大小及预后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的相关性[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11)
    • [24].吸烟对COP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06)
    • [25].脂联素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及其在脑卒中治疗方面的意义[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05)
    • [26].内皮祖细胞对兔急性肺损伤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02)
    • [27].正常成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32)
    • [28].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05)
    • [29].普伐他汀对培养人内皮祖细胞药理作用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06)
    • [30].辛伐他汀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循环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22)

    标签:;  ;  ;  ;  ;  ;  

    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制剂及其临床前安全性检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