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布加综合征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研究

优化布加综合征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国内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集中在黄淮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特别是豫东地区是BCS高发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其发现率有逐步升高趋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DSA属有创检查,操作复杂,费用昂贵,且只能显示血管腔内情况,临床应用有一定限制。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的快速发展,其在BCS检出及诊断上的应用日益突出。MSCT血管造影(MSCT angiography, MSCTA)可清晰显示BCS病变血管狭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肝内外侧枝循环情况,并同时可观察肝脏本身解剖学结构及基础疾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但是,由于BCS本身是一种复杂的静脉血管系统的病变,血液回流个人差异很大,目前MSCTA多采用传统的肝三期扫描时相,有时获得的图像质量不佳,以至于影响诊断。本研究的目的即是优化布加综合征MSCTA扫描技术,探讨最佳扫描时相,以期获得最佳扫描时相和优质的图像,同时降低造影剂用量及辐射剂量。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0年10月间104例临床或超声疑似BCS而行64层CT血管造影的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B组采用新扫描方法[个体化造影剂用量(总药量G)、双流速注射造影剂(4.0ml/s-80%G,2.0ml/s-20%G,2.0ml/s-20m1生理盐水)、门静脉触发扫描(阈值=100Hu)];C组采用传统肝三期扫描方法(延迟时间:25s-30s,65s-75s,130s-140s)。A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32±10.33)岁,平均体重(64.74±12.12)kg,造影剂用量2.0m1/kg;B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82±14.44)岁,平均体重(65.16±10.67)k,造影剂用量1.8ml/kg;C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7.27±12.06)岁,平均体重(63.96±11.51)kg,造影剂用量100ml。扫描设备采用GE LightSpeed 64排VCT,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自动调制毫安技术(240mA-500mA);螺距:0.984:1;床速:39.37mm/rot,球管每周旋转时间:0.8s;噪声指数:8.10;层厚及层间距:5.0mmm,准直器宽度:64×0.625mm。高压注射器采用美国Medrad公司Stellant双筒注射器,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50mgI.ml-1),A、B组注药采用双流速,先平扫,后行多期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项上2.0cm至肝/脾下缘水平,采用Smart-Prep触发扫描技术,A、B组门静脉触发扫描,触发阈值100Hu;C组采用腹主动脉触发扫描,触发阂值200Hu。原始数据以标准算法重建,层厚0.625mm,重建间隔0.625mm。应用Adw4.4工作站(Advantage Windows 4.4, GE Medical Systems)进行后处理,综合运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最小密度投影(MinIP)、多平面体积重建(MPVR)、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显示血管及肝实质状况。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门静脉、腹主动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血管显示满意度,并分析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最佳扫描延迟时间。通过CTA与DSA的对照,评价CTA图像质量及对于BCS诊断的准确率。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检验水准a=0.05,计量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去。定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1.三组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峰值比较A、B两组与C组间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CT值均有明显差别(P<0.001),A/B两组间无差别。A、B组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平均CT值均明显高于C组。A、B组门静脉CT值分别为(210.7±28.1)Hu、(203.0±32.6)Hu, C组:(145.3±23.8)Hu; A、B组肝静脉CT值分别(174.3±30.0)Hu、(161.94±35.2)Hu,C组:(125.3±24.0)Hu;三组下腔静脉CT值与肝静脉CT值相近。A、B组门静脉触发扫描期腹主动脉显影良好,平均CT值分别为:(259.44±63.6)(250.5±58.1)Hu,显然低于C组:(333.5±68.6)Hu。2.A/B组最佳启动扫描时间及肝-门延迟扫描时间A、B组门静脉最佳扫描时间分别为:(51.9±6.7s)和(47.5±9.6)s,二者统计学上具有差异(P=0.044<0.05);肝静脉/下腔静脉最佳延迟时间分别约为:(80.8±16.0)s、(88.2±20.5)s,二者无明显差异(P=0.119>0.05);A、B组分别于门静脉触发后延迟24s~34s/35s~46s(95%置信区间)扫描,绝大多数可获得较满意的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血管。3.三组门静脉、肝静脉显示满意度比较A、B组对于门静脉及肝静脉显示明显优于C组;A、B组门静脉、肝静脉均显示清晰,末梢血管显示率高,门静脉可达6~9级,肝静脉可达4~7级。门静脉比较:三组间比较H=10.232,P=0.006<0.05,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A、B组间H=0.001,P=0.978>0.05二者间无明显差别;A、C组间H=4.694,P=0.030<0.05,有差别;B、C组间H=8.156,P=0.004<0.05,有差别;A、B组血管优良率均达95%以上。肝静脉比较:三组间比较H=20.447,P=0.0001<0.05三组间有明显差别。组间比较:A、B组间H=0.008,P=0.927>0.05二者间无明显差别;A、C组间H=10.488,P=0.001<0.05,有明显差别;B、C组间H=17.318,P=0.0001<0.05,有明显差别。A、B组血管优良率均达90%以上,明显优于C组(63%)。4.A、B组平均造影剂用量比较A组:(126.2±16.3)ml;B组:(116.6±17.8)ml;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0.027<0.05)。5.CTA图像与DSA对比A和B组诊断符合率均达100%,C组达80%;A和B组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显示符合率达95%以上,C组约达76%。6.辐射剂量B组增强扫描两期较三期平均可减少(7.84±1.07)mGy。结论:1.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于BCS诊断有着非常肯定的意义,其扫描速度快,成像清晰,诊断正确率高,并可清晰显示、明确诊断肝脏原发病变。2.个体化造影剂用量(1.8m1/kg)、双流速注射造影剂和门静脉触发扫描的扫描方法,是一种更合理的布加综合征MSCTA扫描技术,多数2期可完成扫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造影剂用量,减轻了肾毒性,相比于常规三期扫描,降低了辐射剂量,并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图像,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及说明
  • 综述 布加综合症MS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04)
    • [2].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19(11)
    • [3].多元文化区域主动脉夹层瘤患者接受螺旋CT检查下的护理对照[J]. 影像技术 2020(01)
    • [4].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影像技术 2020(01)
    • [5].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1)
    • [6].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7].综合护理在调强放疗患者增强CT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23)
    • [8].跖骨软骨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9(23)
    • [9].探究CT室检查中实行责任制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J]. 智慧健康 2019(33)
    • [10].消化道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底贲门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12)
    • [11].CT结合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 医学综述 2019(23)
    • [12].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干预报告[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6)
    • [13].腮腺肌上皮瘤的CT影像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11)
    • [14].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20)
    • [15].常规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22)
    • [16].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鉴别诊断肺部小结节的价值[J]. 医学信息 2019(23)
    • [17].64排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6)
    • [18].探讨腹部CT检查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心理月刊 2019(23)
    • [19].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20].腹部增强CT扫描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12)
    • [21].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骨关节创伤诊断的价值研究[J]. 云南医药 2019(06)
    • [22].分析腹部CT与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3].螺旋CT在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24].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对肋骨、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06)
    • [25].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22)
    • [26].X线机、CT设备联合应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分析[J]. 智慧健康 2019(34)
    • [27].基于CT图像颈椎三维实体模型重建及3D打印[J].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06)
    • [28].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34)
    • [29].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06)
    • [30].多层螺旋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11)

    标签:;  ;  ;  ;  

    优化布加综合征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