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binary LDPC码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Non-binary LDPC码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码由Gallager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首次提出。但直到1981年,Tanner才从图的观点提供了一种对LDPC码的全新阐释。90年代末期一些编码研究人员才开始研究图编码和迭代译码。他们的工作导致了对LDPC码的重新发现和进一步推广。基于置信度传播迭代译码的长LDPC码已经被证明能够获得接近香农极限的误码性能。然而,在实际的通信系统中,当码长较短或者使用高阶调制时,传统的LDPC (binary LDPC)码表现出明显的性能损失。高阶伽罗华域上的LDPC (Non-binary LDPC, NB-LDPC)码在此时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设计高性能的NB-LDPC译码器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Sum product algorithm (SPA)、MAX-LOG-SPA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硬件实现的新算法HOM-LOG-SPA。 HOM-LOG-SPA是一种对数域上基于置信度传播的算法,以MAX-LOG-SPA为基础,也只包含加法和比较操作,利用校验方程解的特殊排列组合,通过分层实现加法和比较操作(layered summation comparison, LSC),以较少的运算次数完成了行操作。与MAX-LOG-SPA相比,HOM-LOG-SPA具有与之相同的译码性能,但行操作运算复杂度降低了p-2倍,其中p为校验矩阵的行重。与SPA相比,只有很小的性能损失。在算法仿真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SC的NB-LDPC译码器架构。此外,该架构采用特殊的RAM组织方式,保证了译码算法的并行度,解决了并行运算过程可能产生的诸如数据相关性、存储器访问冲突等问题。基于以上关键算法和结构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二阶扩展域上规则LDPC码通用译码器。以上关键技术都通过搭建基于FPGA的NB-LDPC编译码系统得到了验证和测试。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设计背景
  • 1.1.1 数字通信系统简介
  • 1.1.2 LDPC码的发展与现状
  • 1.2 本文工作与内容安排
  • 1.2.1 本文工作
  • 1.2.2 论文内容安排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NB-LDPC编译码系统设计
  • 2.1 NB-LDPC码简介
  • 2.1.1 NB-LDPC的定义
  • 2.1.2 NB-LDPC的表示方式
  • 2.1.3 重要参数
  • 2.2 NB-LDPC编译码系统
  • 2.2.1 编码
  • 2.2.2 调制
  • 2.2.3 信道
  • 2.2.4 解调
  • 2.2.5 译码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B-LDPC译码算法介绍
  • 3.1 SPA
  • 3.2 LOG-SPA
  • 3.3 MAX-LOG-SPA
  • 3.4 HOM-LOG-SPA
  • 3.5 译码算法性能分析
  • 3.5.1 迭代次数分析
  • 3.5.2 不同算法的比较
  • 3.5.3 不同阶上性能比较
  • 3.5.4 浮点数到定点数的转换分析
  • 3.5.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B-LDPC译码器的VLSI设计
  • 4.1 译码器架构
  • 4.2 Initialization Unit
  • 4.2.1 Lch的计算
  • 4.2.2 Ln2m初始值的计算
  • 4.3 Vertical Top Unit(VTU)
  • 4.3.1 VTU结构
  • 4.3.2 VSU
  • 4.4 Horizontal Update Unit(HUU)和Tentative Decoding Unit(TDU)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PGA的实现与验证
  • 5.1 Non-binary LDPC编码器实现
  • 5.1.1 编码器架构
  • 5.1.2 GMRAM和SSRAM
  • 5.1.3 Random Symbol Generator
  • 5.1.4 Encode Logical Control Unit(ELCU)
  • 5.1.5 Encoder
  • 5.1.6 编码器仿真与测试
  • 5.1.7 综合报告
  • 5.2 AWGN信道的实现
  • 5.2.1 AWGN信道架构
  • 5.2.2 AWGN发生器
  • 5.2.3 信道控制单元(CCU)
  • 5.2.4 仿真结果
  • 5.2.5 综合报告
  • 5.3 NB-LDPC译码器的实现
  • 5.3.1 Initialization Unit
  • 5.3.2 Vertical Update Unit
  • 5.3.3 Horizontal Update和Tentative Decoding Unit
  • 5.3.4 译码器仿真结果
  • 5.3.5 译码器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110g/LSC乙螨唑防治柑桔红蜘蛛田间药效试验[J]. 现代园艺 2015(01)
    • [2].融合LSC和REHSM的地壳形变分析模型[J]. 矿山测量 2020(05)
    • [3].起爆方式对截底椭圆形罩LSC射流成型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 工程爆破 2015(05)
    • [4].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LSC)在困难性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 2013(04)
    • [5].半椭圆形罩LSC的准三维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J]. 工程爆破 2017(02)
    • [6].LSC射流成型的X光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J]. 工程爆破 2014(06)
    • [7].改进指纹和LSC加权的恶意程序代码相似度估计算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10)
    • [8].单角度楔形罩LSC对X光底片盒影响的试验研究[J]. 工程爆破 2014(04)
    • [9].椭圆形罩LSC侵彻钢锭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J]. 含能材料 2014(05)
    • [10].市级移动LSC综合管理系统探讨[J]. 中国新通信 2009(13)
    • [11].RLC和LSC术治疗复杂胆囊疾病的效果分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02)
    • [12].顾及2套误差的LSC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 2015(05)
    • [13].4πβ(LSC)-γ放射性活度数字符合平台同步系统设计[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14(01)
    • [14].LSC包覆改性LiFePO_4/C锂电池正极材料特性研究[J]. 电源技术 2015(06)
    • [15].北京乐成国际学校剧场选用LSC数字媒体灯光控台[J]. 演艺科技 2014(01)
    • [16].两材料组合楔形罩LSC结构参数正交优化研究[J]. 爆破 2015(01)
    • [17].基于LSC的形式化验证方法[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8].商业地产的LSC模式探讨[J]. 福建建筑 2014(11)
    • [19].LSC对有性生活要求的POP年轻女性疗效及费用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17(12)
    • [20].基于LSC模型检验的性质抽取[J].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1].原油与硫酸盐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反应模拟实验及动力学研究[J]. 沉积学报 2011(05)
    • [22].联想预装程序LSC的高危漏洞[J]. 电脑爱好者 2016(17)
    • [23].中国玉米LSC杂种优势群种质与美国BSSS种质间配合力分析[J].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4(01)
    • [24].基于MDL和LSC的语义优选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1(17)
    • [25].基于LSC图像分割的LBP立体匹配算法[J]. 计算机工程 2018(06)
    • [26].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图书馆协会网站可用性比较研究——以LSC与ALA为例[J]. 图书情报研究 2017(04)
    • [27].通信机房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浅析[J]. 通信与信息技术 2011(06)
    • [28].LSC在激光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红水河 2010(01)

    标签:;  ;  ;  ;  

    Non-binary LDPC码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