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二)

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二)

一、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苏,郝正航,肖迎群,班国邦[1](2021)在《融冰移相器的接入对线路纵联保护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针对凝冻天气线路覆冰的问题,利用对称双芯移相变压器(phase shifting transformer,PST)的移相特性实现线路在线融冰。首先按照PST原理和运行要求,设计了PST的电路结构和控制保护系统。然后,根据PST的结构、PST对各序网故障分量的移相特性、叠加定理,结合线路纵联保护中零序电流差动保护、稳态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分相突变量电流差动保护的逻辑算法,分析了PST接入对线路纵联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机理,并从3个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改进方案的有效性。

赵瑞杰[2](2019)在《R449A/CO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享受着科技与经济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过度开采,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艰难。在制冷技术中,氟利昂制冷剂的使用不仅造成了臭氧层破坏,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使用自然制冷剂与低GWP值的氟利昂制冷剂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快速构建,中、小型低温库与速冻库的建设数量和能源消耗也在逐年上升。复叠式制冷系统作为低温冷库中最常用的系统之一,降低系统能耗,改善系统性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R449A/CO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热力学模型对不同工况条件、运行参数以及不同改进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针对定容与数码压缩机并联时,不同定容压缩机容量大小以及不同运行参数与低温容量调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容量调节比大于1且制冷量相近的条件下,定容压缩机排量在数码压缩机排量60%70%之间性能最佳。2.分析了低温容量调节比与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蒸发温度温度下,系统能效比均随容量调节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均在其值为1.1时出现下降。在冷凝温度较高时,系统能效比会随低温容量调节比增大呈波动变化的趋势,可适当增大高温数码压缩机排量,降低冷凝温度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在部分负荷条件下,存在最佳低温冷凝温度。此外,减小中间换热温差有利于改善系统性能的同时也能减小系统能效比在部分负荷下的波动。3.针对不同运行参数对高温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佳低温冷凝温度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佳。同时,系统能效比随冷凝温度与中间换热温差的增大均呈下降趋势,且中间换热温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大。此外,通过对高低温过冷度与过热度的分析结果显示,提高高温过冷度有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4.对比研究R449A、R404A、R507等不同高温冷媒对CO2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449A作高温冷媒的CO2复叠系统相比于其他两种冷媒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改善,在不同的运行参数下能效比提升约为2%左右。5.针对带回热器、经济器与CO2去过热器等三种改进方式对CO2复叠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带回热、高温带回热以及高温带经济器均不利于系统性能的提升,而低温带经济器以及CO2去过热器则均有利于系统性能的改善,相比而言CO2去过热器对系统性能的提升更大。6.设计搭建了R449A/CO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实验台。对系统进行合理的选型设计,并编写了系统控制以及人工交互程序。

陶方方[3](2017)在《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中式绕组形式的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C Motors,BLDCM)以调速性能好、高转矩惯量比、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航天和工业自动化等驱动领域内。传统的集中式绕组BLDCM反电动势为梯形波,随着高性能的正弦波驱动的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对集中式绕组的BLDCM本体进行优化,反电动势正弦化程度逐渐提高,使其适合进行高性能的空间矢量控制。但双闭环空间矢量控制需要准确的位置和转速信号,采用机械的位置传感器又会带来成本和可靠性等问题。因此,针对正弦波反电动势的BLDC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众多无位置传感器方法中,滑模观测器具有适应性强,对电机参数变化不敏感、算法简单、易工程实现、计算量小、动静态性能好等优点,在实际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BLDCM的结构及数学模型,简要阐述了基于磁场定向控制(Field-orientated control,FOC)的矢量控制理论,构建了双闭环SVPWM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基于电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构建了传统滑模观测器,并针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存在的固有抖振问题以及采用低通滤波器带来的相位延迟及补偿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滑模观测器,该方法基于可变滑模增益的传统符号函数构建电流观测器,采用反电势观测器提取反电动势信号,并利用锁相环方式估算转子位置和转速。为了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传统滑模观测器和改进滑模观测器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滑模观测器,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控制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转速和位置估计效果,从而实现良好的正弦波反电动势BLDCM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最后,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F103RCT6的BLDCM驱动控制器并搭建电机实验平台,并在此实验平台上对本文提出的改进滑模观测器算法进行验证。

杨博渊[4](2016)在《混凝土除冰盐冻害性能退化及改善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冬季,我国北方地区人们采用氯盐除冰盐对道路的积雪进行清除,混凝土的抗氯盐盐冻问题显得尤为严重,氯盐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既会受到冻融循环破坏,还会受到氯盐环境影响,所以其冻害发生十分普遍。因此,研究氯盐环境中冻融破坏,探索提高混凝土抗氯盐除冰盐冻融性能的有效措施,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水灰比混凝土试件在5%浓度氯化镁溶液中冻融的表现进行对比,得到了:(1)水灰比与混凝土抗冻融及氯盐冻融性能之间的关系,水灰比越低其抗冻性越好;(2)不同种类粗骨料混凝土在冻融破坏上存在差异。采用正交试验对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渣和引气剂以及不同粗骨料的试块通过试件在氯盐冻融试验过程中的表现,得到了:(1)粉煤灰的掺入不利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尤其对于卵石混凝土试块;(2)10%30%的矿粉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作用并不明显;(3)在6%以内,含气量越高,混凝土抗氯盐冻融性能越好,两者几乎呈线性关系;(4)相同条件下的碎石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为卵石混凝土的两倍左右;(5)粉煤灰、矿粉以及引气剂三种因素对混凝土的抗冻性的影响作用并不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呈现为简单的叠加规律;(6)分别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碎石骨料和卵石骨料混凝土在5%氯化镁溶液中的冻融损伤数学模型。对不同涂层混凝土试件进行氯盐冻融试验,发现按体系涂刷的环氧涂层可以有效的保护氯盐冻融环境中的混凝土,未按体系涂刷的聚氨酯面漆试块对混凝土的保护作用较弱,有机硅涂料的防护作用并不明显。

王海姣[5](2014)在《高铁牵引变电所的防雷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高铁牵引变电所的安全运行也愈显重要。不同于普通变电所,高铁牵引变电所有两大特征:一,外部电源多采用220kV等级,允许沿架空线入侵牵引变电所的雷电过电压增加;二,变电所多坐落在铁道附近,铁轨兼做回流设施,电阻值低,在雷雨天气容易引雷增强附近雷电活动。雷击事故会对牵引变电所内设备的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整个变电所的防雷性能进行全面评估,采取措施降低设备的雷电过电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雷电波由220kV进线侧侵入高铁牵引变电所对所内设备造成的雷电危害。以某高铁牵引变电所的雷电防护情况为工程背景进行研究,采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主要设备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搭建雷电波入侵牵引变电所的整体模型。对雷击杆塔、雷击档距中央避雷线、绕击导线三种雷击情形分别进行仿真,根据所得主要电气设备的雷电过电压值计算其绝缘裕度,并以此评估变电所的防雷性能。针对现有措施的不足,从切断雷电波折反射路径与降低雷击杆塔时导线悬挂处的电压两个角度,验证防雷改进的措施,即在将进线侧的避雷线终止在终端杆塔基础上改进终端杆塔的结构,采用变电所避雷针与终端杆塔上装设的架构式避雷针联合保护这档线路。通过仿真计算后者能够有效降低雷电波侵入变电所导致的设备雷电过电压,且有效地防止终端杆塔至变电所间的档距落雷。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对结果进行了验证,改进后的措施能够显着提高所内电气设备的绝缘裕度,改善高铁牵引变电所的防雷性能。

陈国炎[6](2012)在《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电力运营市场化的不断推进,电网的结构和运行环境日益复杂,电网安全稳定问题日渐突出。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设备运行安全的关键元件,也是整个电网安全保障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性能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大影响。传统后备保护主要是利用就地单端量信息进行故障的检测判断,不同保护装置之间一般只能通过固有定值进行协调和配合,导致保护装置的适应性差,整定配合复杂,当出现非预期的故障或异常运行工况时,可能造成保护拒动、误动或连锁动作,引发全网性的大面积停电事故。近年来,随着广域同步测量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逐步成熟,基于广域测量信息的新型保护系统-广域保护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广域测量信息的应用,为大幅提高和改善继电保护的性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解决现有继电保护存在的适应能力较差、整定配合复杂等难题,提高保护装置在复杂故障和异常运行工况下动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保证电力设备和电网的运行安全,减小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集中决策与分布实现相协调的大电网后备保护系统研究”(50837002)的资助下,针对新型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原理、网络通信和可靠性等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提出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存在采样同步性要求高、广域通信流量较大、故障识别容错性能不强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采样同步性要求低,广域通信流量小,且具有高容错性能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新算法。新算法采用集中式广域保护系统结构,当电网发生故障后,区域内各子站通过支路电流群福比较法,确定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输电线路,并将该线路故障电流值上传给主站;而主站则根据各子站上传的电流故障分量值以及故障电流分布特性,确定候选可疑故障线路;然后向子站获取这些候选故障线路的保护信息域内的传统保护、方向元件等动作情况,并利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对该多源证据进行信息融合,最终识别出实际故障线路。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和良好的信息容错性能。随着智能电网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各种设备的信息建模及信息交互将在IEC61850框架下统一进行,IEC61850必将成为未来智能电网领域的主要标准之一。但目前IEC61850标准未对广域后备保护通信模型进行描述,这已成为广域后备保护实际应用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文首先根据IEC61850标准层层包含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广域后备保护IED统一建模方法。然后以一220kV数字化变电站和本文提出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为例,给出了遵循IEC61850标准的广域后备保护主站和子站的树型结构模型,以及主站与子站的消息流交互过程。最后建立了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交换通信服务模型,包括:客户端/服务器传输模型、电气量传输模型和逻辑状态量传输模型。所提出的后备保护通信建模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信息服务模型具有通信量小,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可满足不同结构和原理的广域保护的应用要求。广域通信系统是广域后备保护信息交互的支撑平台,良好的通信系统对广域后备保护正确地、快速地切除电网故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广域通信系统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域后备保护需求。因此,本文根据广域后备保护的通信特点设计了变电站和广域通信网络。提出了以太网接入方式的Ethernet over SDH(EOS)传输模式,建立了基于EVPL的广域通信系统的组网结构,并将并行冗余协议PRP用于变电站和广域通信网络,以实现在通信故障下的业务零故障恢复时间。为了评估广域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基于网络时延、网络时延抖动、吞吐量、带宽利用率、丢包率等参数的评估指标,并以IEEE14节点网络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广域通信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在构建模式、决策原理和实现技术等方面远较传统后备保护复杂,特别是涉及广域范围的网络通信,使得对其进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和性能评估非常困难。本文根据广域后备保护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开发了一套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和Agent技术的OPNET-PSCAD/EMTDC联合同步仿真平台WAPSS,为分析评估广域后备保护在网络通信环境下的总体性能提供了一有力的工具。文中详细论述了WAPSS平台的总体结构、各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接口方式以及多Agent的设计,最后以一仿真实例验证了平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广域后备保护涉及众多元件,在保护原理、实现方式、作用域等方面较传统保护都有了较大变化,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和环节增加,研究广域后备保护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分成多个子系统分别研究,综合考虑各组件的失效和修复过程,应用Markov状态空间法、故障树分析法建立了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最后利用故障树结构函数和蒙特卡罗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广域后备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实例评估。论文最后对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张益修[7](2009)在《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不均匀度的研究》文中认为冲击电压发生器是高电压试验中重要试验设备之一。在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过程中,由于发生器回路结构问题,不同级的电容充电电压在充电过程中存在不均匀现象。而各级电容充电电压的不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发生器输出预测和控制设定的准确度,特别是输出电压高、级数多的大型发生器,各级电容充电的不均匀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冲击电压发生器各级电容充电不均匀度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首先讨论直流电压源对均匀分布参数充电回路的充电过程,同时引入整流电压源对充电回路充电分析,计算分析各级电容充电电压之间的不均匀度。再根据冲击电压发生器结构,使用EMTP仿真软件搭建36级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回路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计算,分析并讨论充电回路元件参数、充电方式和充电控制策略等因素对充电电压不均匀度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结果,分析恒流充电方式、减小充电电阻以及采取合理的控制策略等技术措施对改善充电电压不均匀度的效果。最后,实验过程中,采用自主研发的光纤测量系统测量首末级电容的电压,编写四种PLC控制程序分别对实验室内冲击电压发生器进行恒流充电。通过对实际测量的充电不均匀度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对采用不同充电电流值和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并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充电方式采用恒流充电,同时尽量选用大电流充电;(2)减小充电电阻阻值改善充电过程的不均匀度;(3)控制策略采用大电流对第一级电容充电至整定电压值,然后采用开关控制方式使用较小电流充电。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小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不均匀度,从而达到提高冲击电压发生器充放电过程测量控制的准确性的效果。

廖俊德,王菁武[8](2004)在《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文中提出 (接上期)3.2 GW6-220G型隔离开关改造方案 (1)调节拉杆与接叉的调节螺纹锈蚀,更换为不锈钢调节拉杆。 (2)活动关节锈蚀严重,更换为镀锌件。 (3)上、下导电杆的软铜导电带子损坏,更换为新的软铜导电带子。

二、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论文提纲范文)

(2)R449A/CO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数码涡旋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R449A/CO_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理论模型
    2.1 变容量数码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2.2 数码变容量制冷系统容量调节理论模型
    2.3 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仿真模型
        2.3.1 涡旋压缩机数学模型
        2.3.2 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热力学模型
    2.4 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仿真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449A/CO_2数码变容量复叠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3.1 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3.2 系统制冷剂选择
    3.3 系统原理图
    3.4 制冷系统热力计算
        3.4.1 CO_2低温系统热力计算
        3.4.2 R449A高温系统热力计算
    3.5 系统关键部件选型
        3.5.1 压缩机选型
        3.5.2 量热器设计
        3.5.3 冷凝蒸发器选型
        3.5.4 风冷冷凝器选型
        3.5.5 电子膨胀阀选型
    3.6 辅助设备选型
        3.6.1 气液分离器选型
        3.6.2 油分离器选型
        3.6.3 储液器选型
        3.6.4 干燥过滤器与供液电磁阀选型
    3.7 数据采集系统
        3.7.1 温度采集
        3.7.2 压力采集
        3.7.3 流量采集
        3.7.4 功率采集
    3.8 系统控制设计
    3.9 实验台系统安装与调试
        3.9.1 实验台与电控柜电路连接
        3.9.2 系统清洁与保压
        3.9.3 实验台调试
        3.9.4 系统制冷剂充注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模型实验数据验证
    4.1 实验数据选取及模型验证条件
    4.2 仿真模型的验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449A/CO_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仿真研究
    5.1 系统能效比随容量调节比的变化规律
        5.1.1 低温定容压缩机容量大小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1.2 蒸发温度和低温容量调节比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1.3 冷凝温度和低温容量调节比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1.4 低温冷凝温度和低温容量调节比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1.5 中间换热温差和低温容量调节比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2 不同运行参数对高温数码变容量复叠系统能效的影响
        5.2.1 低温冷凝温度与低温压缩机排量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2.2 冷凝温度与中间换热温差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2.3 高、低温系统过冷度与过热度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5.3 不同高温冷媒CO_2复叠制冷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5.3.1 蒸发温度和低温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2 中间换热温差与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 R449A/CO_2系统不同改进措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4.1 带回热器的CO_2复叠系统性能分析
        5.4.2 带经济器的CO_2复叠系统性能分析
        5.4.3 带低温去过热器的CO_2复叠系统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无位置传感器方法研究现状
        1.2.1 适用于零速和低速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1.2.2 适用于中高速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矢量控制
    2.1 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2.1.2 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2 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
        2.2.1 磁链方程
        2.2.2 电压方程
        2.2.3 转矩方程
        2.2.4 运动方程
    2.3 无刷直流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2.4 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SVPWM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2.4.1 无刷直流电机的本体建模
        2.4.2 无刷直流电机双闭环SVPWM矢量控制系统建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转速及位置估计策略设计
    3.1 滑模观测器基本原理
        3.1.1 状态观测器
        3.1.2 滑模观测器
    3.2 传统滑模观测器策略概述
        3.2.1 滑模电流观测器
        3.2.2 稳定性分析
        3.2.3 反电动势提取
        3.2.4 转子速度与位置估计
        3.2.5 传统滑模观测器结构框图
    3.3 改进滑模观测器设计
        3.3.1 变滑模增益
        3.3.2 反电动势观测器
        3.3.3 锁相环估算转子位置策略
        3.3.4 改进滑模观测器结构框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驱动控制器设计
    4.1 驱动控制器结构
    4.2 硬件电路设计
        4.2.1 主控芯片
        4.2.2 电源部分
        4.2.3 控制及驱动电路
        4.2.4 电压及电流信号采样调理电路
        4.2.5 位置信号采集电路
        4.2.6 通讯电路
    4.3 硬件可靠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仿真与实验
    5.1 仿真分析
        5.1.1 不同改进措施下的滑模观测器仿真分析
        5.1.2 参数扰动下的改进滑模观测器仿真分析
    5.2 实验平台搭建
        5.2.1 平台构建
        5.2.2 BLDCM反电动势波形及HALL安装方式测定
        5.2.3 BLDCM定子电阻电感测定
    5.3 实验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混凝土除冰盐冻害性能退化及改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凝土受除冰盐破坏机理
    1.3 混凝土冻融破坏的研究现状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与关键问题
2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主要仪器
    2.3 试验方法
3 普通混凝土抗氯盐盐冻性能
    3.1 概述
    3.2 试验设计
    3.3 数据测量及分析
    3.4 结论分析
4 矿物掺合料、引气剂以及骨料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影响
    4.1 概述
    4.2 试验设计
    4.3 实验材料及实验过程
    4.4 粉煤灰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影响
    4.5 矿渣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影响
    4.6 引气剂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影响
    4.7 骨料对混凝土抗盐冻性能影响
    4.8 单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4.9 冻融损伤模型建立
    4.10 混凝土内部微观分析
    4.11 本章小结
5 涂层混凝土的抗氯盐盐冻性能及试验寿命预测
    5.1 概述
    5.2 试验设计
    5.3 试验过程
    5.4 环氧涂层试块抗氯盐盐冻性能
    5.5 其他涂层试块抗氯盐盐冻性能
    5.6 不同涂层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建立
    5.7 除冰盐作用下混凝土实际使用寿命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高铁牵引变电所的防雷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雷云放电与雷电的波过程
    2.0 雷云放电的机理及危害
    2.1 雷电模型
        2.1.1 雷电流极性与幅值
        2.1.2 雷电流的波形
    2.2 雷电传播的计算基础
        2.2.1 单相无损传输线的计算方法
        2.2.2 多导线传输线的计算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高铁牵引变电所的结构
    3.1 牵引变电所的介绍
        3.1.1 电气主接线
        3.1.2 牵引变电所的设施
    3.2 雷击牵引变电所的途径
    3.3 本章小结
4 PSCAD仿真模型的建立
    4.0 PSCAD的介绍
    4.1 雷电流的建模
    4.2 高压线路的建模
        4.2.1 线路模型
        4.2.2 线路的参数设置
    4.3 杆塔的建模
    4.4 绝缘子的建模
        4.4.1 绝缘子模型
        4.4.2 绝缘子的参数设置
    4.5 避雷器的建模
        4.5.1 避雷器模型
        4.5.2 避雷器的参数设置
    4.6 牵引变电所内设备的建模
    4.7 本章小结
5 高铁牵引变电所的防雷仿真研究
    5.1 高压侧入侵的仿真分析
        5.1.1 雷击杆塔
        5.1.2 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
        5.1.3 绕击导线
        5.1.4 高压侧防雷可靠性评估
    5.2 直击雷的计算
        5.2.1 折线法的介绍
        5.2.2 避雷针保护的计算
    5.3 本章小结
6 高铁牵引变电所防雷的改进研究
    6.1 理论分析
    6.2 改进后的仿真计算
        6.2.1 改进后的雷击仿真
        6.2.2 改进后的防雷评估
    6.3 验证改进方案的可行性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广域后备保护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基于证据理论融合的广域后备保护新方法
    2.1 引言
    2.2 基于证据理论融合的广域后备保护
    2.3 疑似故障线路的识别原理
    2.4 证据理论融合的故障线路识别
    2.5 仿真实例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 IEC 61850 的广域后备保护通信建模
    3.1 引言
    3.2 广域后备保护建模方法
    3.3 广域后备保护模型的建立
    3.4 信息服务模型的建立
    3.5 本章小结
4 广域后备保护通信系统的设计及其网络性能评估
    4.1 引言
    4.2 广域后备保护的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组网
    4.3 接入电力通信网方式和传输模式
    4.4 基于 MSTP 平台的广域通信组网
    4.5 PRP 协议在广域后备保护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4.6 广域后备保护通信系统网络性能评估方法
    4.7 仿真实例
    4.8 本章小结
5 基于 HLA/Agent 的广域后备保护仿真平台设计
    5.1 引言
    5.2 仿真平台的总体结构
    5.3 HLA 功能简介与实现
    5.4 仿真平台各组成部分及其接口的设计
    5.5 Agent 的设计
    5.6 仿真实例
    5.7 本章小结
6 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可靠性评估
    6.1 引言
    6.2 可靠性基础知识
    6.3 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失效分类
    6.4 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可靠性模型
    6.5 算例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附录 2 博士生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情况

(7)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不均匀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回路
    2.1 冲击电压发生器原理
        2.1.1 基本整流回路
        2.1.2 基本原理
        2.1.3 主要技术指标
    2.2 发生器充电回路
    2.3 充电回路的控制
        2.3.1 充电控制与检测
        2.3.2 球距调整
        2.3.3 系统控制软件
    2.4 单级充电回路计算
    2.5 多级发生器回路分析
第三章 冲击电压发生器不均匀度的仿真分析
    3.1 EMTP 介绍
    3.2 参数设定及EMTP 建模
        3.2.1 充电回路结构选择
        3.2.2 冲击电压发生器主要参数
        3.2.3 波头电阻与波尾电阻计算
        3.2.4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
        3.2.5 充电电阻和保护电阻选择
    3.3 无改进措施下的仿真分析
第四章 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不均匀度的改善分析
    4.1 充电方式对充电不均匀度的影响
        4.1.1 充电方式介绍
        4.1.2 充电方式的仿真结果
    4.2 回路参数对充电不均匀度的影响
    4.3 控制策略对充电不均匀度的影响
    4.4 仿真结果分析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
    5.1 测量系统结构
        5.1.1 分压器选择
        5.1.2 光纤测量系统
        5.1.3 数据采集
    5.2 实验结果分析
        5.2.1 充电电流实验验证
        5.2.2 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论文参考文献)

  • [1]融冰移相器的接入对线路纵联保护的影响分析[J]. 黄丽苏,郝正航,肖迎群,班国邦.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21(06)
  • [2]R449A/CO2数码变容量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研究[D]. 赵瑞杰.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7)
  • [3]基于滑模观测器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D]. 陶方方.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混凝土除冰盐冻害性能退化及改善措施研究[D]. 杨博渊.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5]高铁牵引变电所的防雷保护研究[D]. 王海姣.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6)
  • [6]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 陈国炎.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7]冲击电压发生器充电不均匀度的研究[D]. 张益修.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4)
  • [8]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下)[J]. 廖俊德,王菁武. 大众用电, 2004(01)

标签:;  ;  ;  

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