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学习者在显性教导下对英语请求语的习得

不同水平学习者在显性教导下对英语请求语的习得

论文摘要

本研究的焦点在于调查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显性教导的条件下习得英语请求语的情况。本研究选取了48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根据他们学习英语的年限和水平测试的分数将他们分为高水平和低水平两个实验小组。采取前后测的方法,通过话语完形法收集了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显性教导后,两组实验对象在请求语的分布与前侧相比都有了改变。低水平学习者在请求语的习得方面要好于高水平的学习者,因为低水平的学习者明显地减少了直接请求语的使用,并大量增加了暗示的使用,而高水平的学习者减少了间接请求语的使用,增加了直接请求语的使用和暗示的使用。高水平学习者增加的暗示的数目要远远少于低水平学习者增加的数目。实验最显著的一个结果也正是在暗示的习得方面。在中介语语用习得的研究中,暗示似乎是不可教也很难习得的一种请求语。但是在本研究中,两组实验对象都在暗示语的习得中有着很明显的进步。Schmidt(1993)提出学习者必须注意到特定相关的语用知识和情景特征才能开始对语用知识进行编码,因此对于任何学习来说,对于输入的注意都是必须的。本研究中显性教导的有效性也给Schmidt(1993)的注意假设带来了有利的支持。研究结果也表明低水平学习者在习得语用知识方面要优于高水平的学列者。广义上来说,本研究的结果也给Bialystok(1993)的二维模式假设带来了支持。二维模式指出高级阶段的二语学习者主要面临的任务是如何控制运用已经学会的知识而低水平的学习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还是习得语言知识。最终的结果表明,学习者的语法发展和语用发展是不同步的,正如Bardovi-Harlig(1999)所说的那样,语法水平高并不能保证语用水平高,本研究证明了语法水平高并不能保证习得语用的能力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 1.1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from an acquisitional perspective
  • 1.2 The speech act of request as a target for pragmatic instruction
  • 1.3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of proficiency in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development
  • 1.4 DCT(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s) as a data-gathering method
  • 1.5 Research Questions
  • Chapter 2 Methodology
  • 2.1 Participants and research setting
  • 2.2 Instrumentation
  • 2.3 Material development
  • 2.4 Treatments
  • 2.5 Coding
  • Chapter 3 Results
  • 3.1 Total number of strategies
  • 3.2 Directness
  • 3.3 Conventional Indirectness
  • 3.4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ness(Hints)
  • 3.5 Summary of results
  • Chapter 4 Discussion
  • 4.1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interface
  • 4.2 The effect of instruction in 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classroom Conclusion
  • Conclusion
  •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
  •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Limitations and future work
  • Bibliography
  • Appendices
  • Appendix 1
  • Appendix 2
  • Appendix 3
  • Appendix 4
  • Appendix 5
  • Appendix 6
  • Appendix 7
  • Appendix 8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不同水平学习者在显性教导下对英语请求语的习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