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不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V不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V不得”为研究对象,考察了“V不得”的分类,“V不得”中的“V”的特征,“V不得”的句法、语义、语用和语法化以及“V得”和“V不得”的不对称。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具有“V不得”形式的“V不得”进行了分类。首先,归纳了前人的分类标准,并指出不足;然后指出根据凝固度的差异给“V不得”分类的可行性,并以凝固度为标准将“V不得”分为三类;最后以“V不得”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的细微差异为依据,对“V不得”进行再分类。第二章分析了“V不得”中“V”的特征。当“V”为动词时,“V”具有[+动作性]的语义特征,“V”有后限,“V”在自主性、语体风格和词义的实虚等方面也有一定特点;“V”为形容词时,“V”为性质形容词而非状态形容词。第三章是“V不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首先描写了“V不得”的句法功能;然后描述了“V不得”与“不能V”的替换情况、“V不得”的语法意义以及及物性的“V不得”的受事的位置;最后说明了“V不得”的语用价值。第四章考察了“V得”与“V不得”的不对称。首先从三个方面陈述了“V得”与“V不得”不对称的事实:单双音节的不对称、使用频率的不对称、分布的不对称;然后对应这三个事实,从三个方面给予了解释。第五章探索了“V不得”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首先描述了“V不得”语法化的历程;然后归纳了语法化的四个动因;最后说明了焦点和语法化的关系。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零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0.1.1 作为可能补语的个案研究
  • 0.1.2 区分“V 得”、“V 不得”的必要性
  • 0.1.3 “V 不得”的研究有待深入
  • 0.2 研究状况简介
  • 0.2.1 “V”的限定条件
  • 0.2.2 “V 不得”的语法意义及其分类
  • 0.2.3 “V 不得”的语法特点
  • 0.2.4 “V 不得”的焦点及语法化
  • 0.2.5 “V 得”和“V 不得”的不对称
  • 0.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0.3.1 对于格式中的“V”
  • 0.3.2 “V 得”与“V 不得”的不对称
  • 0.4 解决问题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语料
  • 0.4.1 采用的理论、方法、技术
  • 0.4.2 “V 得/不得”的语料来源
  • 第一章“V 不得”及其类别
  • 1.0 关于“V 不得”
  • 1.1 前人的分类
  • 1.1.1 根据语法意义划分
  • 1.1.2 根据语用功能划分
  • 1.1.3 根据有无宾语划分
  • 1.2 根据凝固度划分
  • 1.2.1 “吃不得”类
  • 1.2.2 “怪不得”类
  • 1.2.3 “恨不得”类
  • 1.2.4 小结
  • 1.3 未凝固的“V不得”的再分类
  • 1.3.1 未凝固的“V 不得”的再分类
  • 1.3.2 “V 不得1”和“V 不得2”形式方面的差异
  • 第二章 “V 不得”中的“V”的特征
  • 2.1 “V 不得”中的“V”为动词
  • 2.1.1 [+动作性]
  • 2.1.2 “V”有终点,具有后限结构或双限结构
  • 2.1.3 [±自主性]
  • 2.1.4 “V”的语体风格与音节
  • 2.1.5 “V”的语义的虚实
  • 2.2 “V”为形容词
  • 第三章 “V 不得”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 3.1 “V 不得”的语法功能
  • 3.1.1 “V 不得”充当谓语
  • 3.1.2 “V 不得”充当定语
  • 3.1.3 “V 不得”充当补语
  • 3.1.4 “V 不得”作连接性成分
  • 3.1.5 肯定式和否定式连用
  • 3.2 “V 不得”与“不能V”的替换情况及语义分析
  • 3.2.1 “V 不得”与“不能V”的替换
  • 3.2.2 “V 不得”的语法意义
  • 3.2.3 及物性的“V 不得”受事的位置
  • 3.3 “V不得”的语用价值
  • 3.3.1 标题中——醒目
  • 3.3.2 会话中——干脆果断、不容反驳
  • 第四章 “V 得”与“V 不得”的不对称
  • 4.1 “V 得”与“V 不得”的不对称
  • 4.1.1 动词单双音节的不对称
  • 4.1.2 使用频率的不对称
  • 4.1.3 分布的不对称
  • 4.1.4 结论:“V 不得”为无标记成分
  • 4.2 “V 得”、“V 不得”不对称的原因
  • 4.2.1 动词“V”音节不对称的原因——韵律限制
  • 4.2.2 使用频率不对称的原因——“得”的语义程度
  • 4.2.3 动态的量和分布不对称的原因——“V 得”的“得”语义不确定
  • 第五章 “V 不得”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 5.1 “V 不得”语法化的历程
  • 5.1.1 唐代以前的“V 不得”
  • 5.1.2 唐代的“V 不得”
  • 5.1.3 宋代的“V 不得”
  • 5.1.4 明清时期的“V 不得”
  • 5.2 “V 不得”的虚化动因
  • 5.2.1 “得”的句法环境和“得”的意义
  • 5.2.2 推理和“礼”
  • 5.2.3 语言内部力量之一——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
  • 5.2.4 语义融合
  • 5.3 “V 不得”的焦点和虚化程度
  • 5.3.1 “V 不得”后面有宾语
  • 5.3.2 “V 不得”后面无宾语
  • 5.3.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V不得”的词汇化[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7)
    • [2].“V不得”与“不得V”的比较研究[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1)

    标签:;  ;  ;  ;  ;  

    “V不得”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