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72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基因表达

CD72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基因表达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信号素Sema4D和其免疫受体CD72的基因表达情况、血浆Sema4D.血浆Th细胞因子IL-2, IL-4, IL-6和INF-γ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浆细胞因子IL-2,IL-4,IL-6.水平,ELISA检测血浆sSema4D和INF-γ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Q-PCR)检测Sema4D.cD72.IL-4和INF-γmRNA表达水平。结果:共检测39例ITP患者和23名正常对照,血浆工L-2水平未治疗ITP组(1.435±0.617ng/mL)显著低于完全缓解组为(3.100±2.410ng/mL,P<0.01)和正常对照组(2.272±1.385ng/mL,P<0.05),在缓解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IL-4水平未治疗ITP组(0.856±0.183ng/mL)和完全缓解组为(0.898±0.218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714±0.170ng/mL,P<0.01),在缓解组和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IFN-γ/JL-4(Thl/Th2)mRNA水平在活动期ITP患者(中位数1.957,0.181-9.292)和缓解期患者(中位数2.499,0.186-29.32)是明显高于对照组(中位数0.819,0.018-4.88,P(0.01,P=0.01)。在缓解期和活动期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期ITP患者CD72 mRNA(中位数1.664,0.184-9.659)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中位数3.251,0.289-19.15,P<0.05.有明显差异,与完全缓解期患者相比(中位数3.491,0.266-47.38,P<0.05也有显著差异,但是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CD72mRNA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未治疗组患者CD72 mRNA表达水平与血浆IL-2水平(P=0.036)及Sema4DmRNA表达水平(p=0.024)呈正相关。结论:CD72在ITP发病中可能起着一种负性调节的作用,ITP患者存在Thl/Th2细胞的失衡,CD72与Sema4D与IL-2存在一定相关性。目的:为探讨老年ITP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症,治疗反应以及预后情况,我们对在我院1980-2009年间就诊的大于60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和方法:我们共回顾性分析了525例(325例女性,200例男性)患者,中位年龄66岁(60-91岁)。结果:在最初诊断时,461例(87.8%)患者有出血症状,62.5%的患者合并有其他疾病,其中合并高血压为112例(22.1%),冠心病77例(14.7%)。144例患者(27.4%)没有接受任何治疗,299例患者(57%)仅接受一线治疗。14例患者行脾切除术,仅占患者总数的2.7%。90例长期随访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1个月(12-128月),总的治疗反应率68.8%(CR+PR)。31.2%患者未到CR或R,但是血小板中位数随访时为48.5×109/L(5-95×109/L)。直接或间接因治疗ITP相关死亡率为8%。结论:在60-69岁年龄段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出血症状更多,由于药物治疗近期和远期反应率较好,在老年患者中较少实施脾切除。尽管老年ITP因血小板减少死亡率较高,但是和其他死亡原因并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可认为老年ITP仍旧为一种良性疾病。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CD72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基因表达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525例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免疫性信号素Sema4A和Sema4D的生物学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常见英文缩写
  • 附录二 主要实验仪器及通用试剂
  • 附录三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会议报告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用药方案治疗ITP的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7)
    • [2].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ITP临床效果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 2016(07)
    • [3].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ITP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5(14)
    • [4].ITP患者血小板抗体特征分析暨1例含血小板自身和同种抗体的ITP患者输血疗效观察[J]. 重庆医学 2020(01)
    • [5].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ITP的短期疗效对比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2)
    • [6].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护理中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3)
    • [7].探析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01)
    • [8].流式微球技术定量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在ITP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24)
    • [9].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4)
    • [10].骨髓穿刺检查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确诊的意义[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S2)
    • [11].用特比澳治疗小儿ITP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2)
    • [12].紫癜汤抑制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破坏的作用机制研究[J]. 天津中医药 2013(08)
    • [13].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04)
    • [14].雷公藤多甙联合长春新碱治疗ITP的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13)
    • [15].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中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重型ITP的疗效[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30)
    • [16].药物联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观察[J]. 吉林医学 2011(21)
    • [17].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小儿ITP临床疗效观察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15)
    • [18].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ITP的临床疗效观察[J]. 淮海医药 2011(05)
    • [19].利妥昔单抗在治疗和ITP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17)
    • [20].ITP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0(01)
    • [21].他莫昔芬辅助治疗20例难治性ITP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08)
    • [22].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成人持续性ITP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 2015(21)
    • [23].血清血小板膜糖蛋白对ITP患儿诊断及治疗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11)
    • [24].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ITP的疗效观察[J]. 血栓与止血学 2014(02)
    • [25].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急性ITP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04)
    • [26].ITP并发脑梗死13例临床分析[J]. 新医学 2013(09)
    • [27].ITP患者血小板生成素及相关抗体临床检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21)
    • [28].探索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甲强龙)冲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J]. 名医 2020(05)
    • [29].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型ITP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系统医学 2017(02)
    • [30].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 2015(05)

    标签:;  ;  ;  

    CD72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基因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