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设计与实现

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设计与实现

一、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戎梦蛟[1](2021)在《无人机飞控软件配置项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无人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国产无人机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导致其研制周期时间越来越短,而在整个研制周期中软件测试阶段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其中,配置项测试是非常关键和耗时的一环,如果能有效地减少该项的测试时间,对于缩短整个产品的研制周期有很大帮助。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实现无人机飞控软件配置项测试软件。本文首先对于国内外飞控软件测试方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软件开发中使用到的Eclipse RCP平台、自动化测试等相关理论和技术。然后论述了软件整体框架和主体功能,最后针对工程管理、用例编辑、用例管理、用例执行几个关键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实现和测试进行了描述。软件的设计是针对无人机嵌入式飞控软件嵌入性、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在基本测试技术基础上,通过运用数据仿真环境与GDB调试环境,解决了配置项测试中需要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手段的问题。通过使用Eclipse平台的RCP框架进行软件GUI界面的开发,使界面美观度和响应速度大大的提升,并具备良好的插件可扩展性。运用测试用例工程化管理、自动化测试脚本、测试结果的管理、测试报告生成等手段,在测试用例开发、执行、管理各方面,大大提升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用户使用体验感。通过实验结果证明无人机飞控软件配置项测试对无人机飞控软件配置项测试阶段带来了诸多便捷与改善。不仅完成了从手动测试到自动化测试的提升,也使得测试管理上更加统一规范。提升了项目在配置项测试阶段的效率,最终在缩短无人机飞控软件的开发周期和节省项目测试资源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无人机飞控软件的产品质量。

李永[2](2021)在《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物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涉及到的通信设备也越来越多,对通信设备的通信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与日俱增的设备测试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测试云平台。测试云平台基于云计算相关技术,能够根据需求动态地将测试任务分配到位于云边缘的测试系统,从而提升测试效率。边缘测试系统是整个互操作测试云平台的底层部分,也是完成测试任务的关键部分,其测试效率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云平台的测试效率,但当前测试系统存在人工干预较多、测试自动化程度较低、系统功能耦合度较高、系统功能不便于扩展等痛点。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针对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1)基于设备互操作测试环境的特点,将测试系统架构设计为基于代理的分布式系统架构,降低系统功能之间的耦合度,方便系统功能扩展,实现系统测试自动化,提高测试系统的测试效率。2)基于消息中间件技术,设计测试系统内部代理之间通信的消息模型,屏蔽不同平台间的差异,完成系统对多平台的适配工作。3)设计基于流程分解的测试例生成方法,改变原有测试例定制化模式,实现测试例自主可编辑。4)设计并实现测试系统。将测试系统从功能上分为三个模块,并针对三个模块功能进行需求分析,然后基于需求分析对各模块进行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进而实现各模块功能,最后完成系统功能测试,验证本课题设计的测试系统功能符合预期。

温晋杰[3](2020)在《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同发展,我国提出了“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其核心是促进军民两个领域双向技术交流。空天运输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先导行业,在空天运输嫦娥系列任务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地面控制中心通过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推送操控信息实现月面巡视器无人自动巡视和科学就位探测。但是,针对我国空天运输领域信息技术国产、自主和可控的发展需求,我国还没有相当的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设计、实施、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质量评估方法、技术、体系和标准,在技术层面还缺乏军民融合准入/准出评估机制。围绕上述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应用净评估理论,提出了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系统净评估方法,定量认定了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的可信度,建立了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体系,意图保障嫦娥五号任务万无一失,为空天运输领域军民融合战略落地提供技术保障。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首次将净评估理论引入空天运输领域,提出了利用形式化方法建立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借助自主可控的自动化工具采集系统可信证据,从而实现遥操作系统可信度认定的净评估方法。在嫦娥五号任务联调联试过程中,通过净评估方法准确定位了遥操作系统全生命周期的不可信因素,解决了系统质量不可控的问题,实现了遥操作系统联调联试零差错。(2)以遥操作系统相关的软件过程文档、国家军用标准和空天运输领域特性作为净评估指标来源,利用形式化Z语言构建了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保障了评估指标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解决了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任务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二义性和需求动态变化的问题,为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自动化采集打下基础。(3)以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为输入,搭建了国产自主可控的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自动采集平台。在嫦娥四号任务执行前,该平台自动采集了科学客观的嫦娥四号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确保了嫦娥四号遥操作任务圆满完成。(4)利用偏差最小化方法提出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针对数学理论赋权方法的不实际性问题,在航天信息资源国产化的前提下,借助可视化技术实现了近十年来国家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历次航天任务数据的长期保存,完成了净评估前期知识积累。同时,构建了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虚拟仿真环境,通过回放和论证净评估过程,实现了工程实践数据持续优化数学理论赋权模型的研究方案,提高了净评估指标赋权的可靠性和可信性。(5)针对空天运输领域信息技术自主可控的核心需求,在Windows和国产麒麟操作系统上完成了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评估,实现了跨平台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任务信息推送平台,为嫦娥系列任务执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上述研究成果经探月工程二期实战检验,实现了遥操作系统可信度认定,精准实施并圆满完成了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并通过了GJB 9001C-2017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任务信息系统的开发、质量评估和改进提供了技术框架。

许峰[4](2020)在《基于Linux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变的越来越多,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可以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让电梯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是当今电梯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电梯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结合目前领先的通信技术和控制算法,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该电梯控制系统具备了电梯物联网、故障诊断、智能速度控制,无线通信等功能,使电梯的在数据管理、智能控制、安全性能、节能高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本文首先对当前电梯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中所总结的相关问题和未来电梯技术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其次对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进行了设计说明,定义了电梯控制的硬件的功能接口和软件的应用功能,随后对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设计。根据硬件结构的规划,结合嵌入式硬件系统的技术特点,完成了电梯控制器的硬件原理图和PCB的详细设计,并打样制作完成了电梯控制器成品。在软件设计方面,搭建了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开发环境,并设计了适用于本课题的底层软件以及电梯控制应用软件,实现了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最后搭建了测试环境,并对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分别进行了调试与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电梯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电梯基本逻辑,也可以实现复杂的智能控制和数据处理功能,这给未来的智能电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思路。

曹锋[5](2020)在《一种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动推理是人工智能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命题逻辑求解和一阶逻辑定理证明。一阶逻辑系统相比命题逻辑系统具有更丰富的表达能力,许多的现实问题都可用一阶逻辑表示。因此,对于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普遍采用浸透算法演绎框架和二元归结方法。浸透算法是一种局部的演绎框架,其子句的选择效率对于启发式策略的要求非常高。二元归结方法每次有且只有2个子句进行归结,只消去一组互补对文字,导致归结式文字数较多,其演绎机制存在潜在的提升空间。矛盾体分离规则是徐扬教授提出的一种多元演绎方法,该方法突破了传统二元归结方法每次限定只有2个子句参与演绎,每次只消去1组互补对文字的限制,具有很多优良的演绎特性。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矛盾体分离理论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的各个组成部分、系统构建、演绎过程验证和实验评估,设计实现了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融合系统、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验证检查工具,包含了用于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的整个体系。在矛盾体分离理论方面,提出了一种矛盾体分离演绎子句约简规则,能通过分析演绎特点高效地对子句进行约简,并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提出了几种矛盾体分离演绎方法,缩减了矛盾体分离演绎的路径搜索空间。在一阶逻辑子句集预处理方法上,针对当前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中的预处理技术采用基于符号相关性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刻画文字间演绎距离的子句集预处理方法,能有效地对子句集进行约简。将该方法应用于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Vampire(国际证明器竞赛排名第一)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定理证明的能力。研究了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启发式策略,通过分析矛盾体分离演绎过程中的路径搜索决策,提出了子句选择策略、文字选择策略、矛盾体分离式评估策略、矛盾体分离式演绎控制策略,有效地优化了矛盾体分离演绎路径的搜索。基于不同的路径搜索方案,提出了3种有效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分别称为基于较优子句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基于优化演绎路径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基于充分使用子句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在演绎过程中能通过回溯机制搜索较优的路径,从而提高了路径搜索的效率。在定理证明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起步子句迭代演绎的路径搜索算法,有效地规划了矛盾体分离演绎的搜索路径,且能提升子句参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充分性。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CSE,并正式发布3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版本(CSE 1.0、CSE 1.1和CSE 1.2),并参加了近2年的国际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竞赛,其性能都超过了知名证明器Prover9。CSE证明器可用于对一阶逻辑定理进行自动证明,支持命令行运行方式和界面运行方式,支持策略的多种使用方法。以来自TPTP中的定理作为测试例,CSE证明器超过了许多知名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能证明一些其它证明器无法证明的定理。研究了CSE与其它证明器的融合方法,提出了2种融合方法用于不同难度系数的一阶逻辑定理判定。选取了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Vampire(国际证明器竞赛排名第一)和Eprover(国际证明器竞赛排名第二)进行融合,设计实现了2套融合系统CSE_V和CSE_E,其中CSE_E在参与的2018年国际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竞赛中获得了第二名(标准一阶逻辑问题组)。支持不可满足问题和可满足问题判定。以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国际竞赛例进行测试评估,CSE_V和CSE_E定理证明能力都超过了融合的证明器本身(Vampire、Eprover)。此外,CSE融合系统还证明了一批Rating等于1的定理。研究了CSE证明器和CSE融合系统的演绎过程验证方法,设计实现了2套系统的演绎过程验证检查工具,有效地保障了演绎的正确性。

郭子轩[6](2020)在《基于EasyMesh技术的无线Mesh异构融合组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WLAN技术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无线接入的要求,因此发展出了无线Mesh网络技术,相对传统无线Wi Fi技术而言,它拥有稳定、灵活、高效的优势,但是在网络需求日益膨胀的今天,单纯的Mesh网络技术在很多大范围、多用户、高负载、强干扰的应用环境下往往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其面临着兼容性差、传输质量低、抗干扰性弱等问题,因此在许多场合,我们希望能够将无线Mesh网络与其他类型网络融合使用,以满足需求。基于上述无线Mesh技术的缺憾,本文将提出有线网络与无线Mesh网络融合的方案,并在Linux内核系统环境下予以软件实现,完成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的设计、实现与测试,实现在维持网络稳定之余提升整体传输质量的目标。另一方面,IEEE在无线Mesh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EasyMesh标准,该标准基于IEEE 1905.1的思想,将Mesh与多种其他网络类型进行异构融合,但当前该技术仍处于协议研究阶段,本文便基于对EasyMesh技术的研究,设计Mesh异构融合组网组网方案,在弥补Mesh网络缺陷的同时发扬其兼容性好、健壮性强、可扩展性强的优势,通过异构融合组网提升网络的整体传输质量。本文首先对无线Mesh技术协议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不足提出Mesh网络与有线网络组网的需求,经过需求分析给出技术路线,根据关键技术划分功能模块,并设计整个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的框架;然后对Linux系统内核与方案相关的模块与结构进行简单研究,在Linux平台上对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进行软件实现;之后在给定的软硬件环境下对实现的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进行测试,以验证各模块和系统整体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最后,基于对EasyMesh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EasyMesh的无线Mesh异构融合组网方案,从多方面给出其技术路线,并进行性能分析。

艾成炜[7](2020)在《面向固件程序的混合符号执行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在PC软件防护手段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嵌入式设备固件已成为网络攻击者的优选目标,针对固件程序的攻击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一种重要的程序分析技术,混合符号执行具有自动化的程序状态空间探索、测试用例生成、漏洞检测等能力,如何将混合符号执行技术应用到固件分析领域是目前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提升嵌入式设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嵌入式Linux系统固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与面向固件程序的混合符号执行相关的方法和关键技术,主要工作与贡献如下:1.给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固件程序的混合符号执行系统设计。调试主机采用调试插桩方法监控设备上的固件程序的具体执行,从设备内存提取被执行的基本块代码,经语义提升变换为中间表示后进行符号执行,并可将路径约束求解后得到的测试用例注入到设备内存,进而控制固件程序的执行路径,实现程序状态空间探索。该设计避免了常见的基于软件仿真构建固件符号执行系统带来的不精确性和不稳定性,且具有固件代码片段按需符号执行、支持多种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固件符号执行等特点。2.实现了一款面向固件程序的混合符号执行系统原型F3CE。F3CE基于GDB远程调试及扩展脚本技术实现了对固件程序的动态二进制插桩,以监控固件程序的执行并提取运行时信息;基于VEX中间表示对固件程序指令进行语义提升,并实现了面向VEX中间表示的符号执行器;基于后备存储对固件程序内存进行符号化表示,按需提取固件程序的数据页面并转换为架构无关的符号存储;基于深度优先和路径制导两种策略实现了路径探索功能,可控制固件程序的具体执行路径。3.进行了混合符号执行系统原型F3CE的详细测试。对F3CE的动态二进制插桩、指令向中间表示的转换、符号执行、符号数据引入、路径约束提取及求解等基本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F3CE的跨平台混合符号执行能力;首先对二进制插桩模块和中间表示转换器进行了单元测试,证明了关键模块的有效性;然后对混合符号执行框架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框架在多种架构下具备符号执行的能力,证明了本文方案解决了符号执行用于固件程序分析时的环境建模问题;最后结合静态分析,测试了框架的按路径探索算法,证明了本文方案部分缓解了路径爆炸问题。

王鹏浩[8](2020)在《基于SaaS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云计算市场趋于稳定增长,我国云计算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云计算应用已经深入到政府、金融、工业、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当今时代企业要解决的共同课题,依托于云计算迅速发展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以其灵活扩展、按需付费的独特优势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为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路径。它可以满足企业定制化需求,赋能企业,打造新生态。企业端的SaaS软件业务逻辑相对复杂,迭代周期相比于传统软件大幅缩短。在这个大的背景下,针对SaaS模式软件的敏捷开发模型、Dev Ops(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词)的软件交付思路和前沿的自动化测试技术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正朝着专业化、平台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以用友网络某SaaS软件产品自动化测试平台研发项目为研究背景,主要针对接口自动化测试和UI自动化测试两个维度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研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分布式测试执行、测试框架及其实现方法、敏捷测试和测试报告自动生成等。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将关键字驱动测试框架和数据驱动测试框架的优点结合,设计出了一种混合驱动的UI自动化测试框架。(2)在UI自动化测试框架和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优化实现的基础上开发实现了一个SaaS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解决了UI自动化和接口自动化测试数据的可视化共享和团队协作的问题;并利用分布式执行关键技术实现了UI自动化测试的并行执行,提高了自动化测试的执行效率。(3)通过对敏捷开发、测试理念和敏捷交付实践的研究和外部集成接口的开发,将测试平台与DevOps工具链无缝集成实现了持续集成流水线,助力SaaS软件发布流程高度自动化。(4)通过对测试平台功能性、和非功能性的系统性测试,评估了当前测试平台的实现满足需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以上线投入使用。

蔡东华[9](2019)在《军用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在军用软件研制模式网络化、信息化、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高,用户初始需求模糊,研制中需求不断变化,研制周期缩短、软件版本迭代快,要求测试能够快速响应并反馈测试结果。传统的人工管理测试过程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测试工作的要求,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成为测试过程管理标准、高效、规范的开展的重要手段。现有的商业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大多语言环境不同,价格昂贵,尤其在管理体系中的流程要求及规范约束、测试工作的跟踪等方面,不能与军用软件测试要求和过程管理需求紧密结合,安装部署的方式与目前推广使用的国产化、自主化平台兼容存在差异,升级维护成本较高。本文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国外现有的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针对军用软件的研制特点及测试要求,建立具有领域特色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从军用软件测试过程应符合标准流程、过程管理应规范化高效的需求出发,结合军用软件测试过程复杂、保密性等特点,设计开发了一个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使用MVC设计模式,设计了测试过程管理、系统管理、测试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模块,覆盖了军用软件测试过程全部业务活动;(2)对核心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3)对工具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设计中实现的工具满足了需求。该工具能够有效规范测试过程,解决现有工具与军用软件测试需求、过程管理体系符合性不满足要求的问题;具备数据同步功能,满足外场独立测试要求,加强外场测试管理;满足随研发模式转型需快速提交软件测试结果的需求,实现数据自动汇聚、文档自动生成,解决测试过程重复性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工具已经部署在本单位的数据中心上试运行,在软件测试实验室样例考试培训时开始使用,使用效果良好。通过工具的使用,达到有效地管理软件测试过程的目的,减少了文档编写工作量,测试人员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软件测试方法的选取、测试技术采用以及软件问题挖掘上,从而达到提高软件测试效率,规范管理软件测试过程的效果,最终保证软件产品质量。

孙海旭[10](2019)在《基于MOOE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兴起,对开放式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因在实验教学上的不足,MOOE(Massive Open Online Experiments)便应运而生。MOOE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中时间与场地的限制,真正实现了各能力层次、各行业背景的“学生”用户随时随地、按需选择的自主实验学习,因此,开发基于MOOE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有充分的必要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多级增量镜像的实验镜像管理方案,解决实验镜像存储占用严重,部署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在块设备模拟器与磁盘镜像之间添加缓存层,提升实验并发创建速度;基于虚拟机动态迁移技术,构建了实验主机动态放置模型,解决同一时间段内实验并发运行导致物理集群负载失衡的问题;对Web Socket协议的原理进行了研究,解决自主学习系统中实验环境的远程在线访问问题;为了监控和管理系统,对集群监控技术及虚拟化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开发了在线学习交互平台,为学生访问学习资源提供入口。首先,构建物理集群环境,利用虚拟磁盘增量机制,通过Libvirt及NFS进行实验模板镜像部署,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实验质量进行评价,辅助实验生命周期决策;其次,通过KVM虚拟化技术将实验以虚拟机形式运行,以实验为单位划分虚拟子网;拦截磁盘读取请求,重定向至缓存区减轻磁盘I/O负载;分析虚拟机资源调度需求,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负载预测,基于迁移代价与迁移效率的待迁实验机选取,以及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迁移映射,实现系统对实验高并发运行的支持。利用Web Socket协议构建远程桌面代理,进行浏览器与虚拟实验主机间的桌面数据转发,并屏蔽底层实验机真实地址。然后,实现对系统中的实验管理,基于SNMP协议及时序数据存储实现系统监控功能,利用Web开发技术,实现在线学习交互功能。最后,完成对自主学习系统的测试,并验证系统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完成基于MOOE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通过测试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实验环境的远程在线访问,解决了并发启动物理集群负载失衡问题,提供了可供用户在线访问的学习平台,系统测试结果符合以上描述。

二、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机飞控软件配置项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开发技术
    2.1 Eclipse RCP
        2.1.1 Eclipse简介
        2.1.2 RCP简介
        2.1.3 Eclipse RCP简介
    2.2 自动化测试技术
        2.2.1 自动化测试概述
        2.2.2 自动化测试方法
        2.2.2.1 黑盒测试
        2.2.2.2 白盒测试
        2.2.2.3 灰盒测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置项测试软件需求分析
    3.1 软件总体需求分析
    3.2 软件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3.2.1 工程管理
        3.2.1.1 工程管理功能
        3.2.1.2 工程管理组成
        3.2.1.3 ICD需求分析
        3.2.2 用例编辑
        3.2.2.1 用例编辑功能
        3.2.2.2 用例编辑组成
        3.2.3 用例管理
        3.2.4 用例执行
        3.2.4.1 用例执行功能
        3.2.4.2 用例执行组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置项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软件的总体设计
        4.1.1 总体系统设计
        4.1.2 执行方案
        4.1.3 控制通信接口
        4.1.4 消息上报通信接口
    4.2 软件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4.2.1 工程管理
        4.2.1.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4.2.1.2 输入与输出
        4.2.1.3 逻辑流程设计
        4.2.1.4 数据结构设计
        4.2.2 用例编辑
        4.2.2.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4.2.2.2 输入与输出
        4.2.2.3 逻辑流程设计
        4.2.2.4 数据结构设计
        4.2.3 用例管理
        4.2.3.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4.2.3.2 输入与输出
        4.2.3.3 逻辑流程设计
        4.2.3.4 数据结构设计
        4.2.4 用例执行
        4.2.4.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4.2.4.2 输入与输出
        4.2.4.3 逻辑流程设计
        4.2.4.4 数据结构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置项测试软件功能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测试过程
        5.2.1 测试策略和方法
        5.2.2 测试内容
    5.3 测试结果及问题
        5.3.1 测试结果
        5.3.2 测试问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
    1.3 研究生期间工作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技术
    2.1 研究现状
        2.1.1 测试云平台
        2.1.2 互操作测试
        2.1.3 自动测试系统
        2.1.4 测试例生成技术
        总结
    2.2 相关技术
        2.2.1 .NET
        2.2.2 Java Swing
        2.2.3 消息中间件
        2.2.4 MongoDB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 面向异构测试环境的分布式系统架构
        3.1.1 异构测试环境
        3.1.2 分布式物理架构
        3.1.3 三层逻辑架构
    3.2 基于消息中间件与统一消息模型的多平台适配技术
        3.2.1 系统通信
        3.2.2 消息模型
    3.3 基于流程分解的测试例生成方法
    3.4 测试自动化及测试结果自动解析
        3.4.1 测试自动化
        3.4.2 测试结果自动解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
    4.1 测试系统功能分析
    4.2 功能性分析
        4.2.1 测试管理模块
        4.2.2 测试环境控制模块
        4.2.3 数据交互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系统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5.1 测试系统概要设计
        5.1.1 测试系统架构设计
        5.1.2 系统对象模型设计
        5.1.3 系统接口设计
    5.2 模块详细设计
        5.2.1 测试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5.2.2 测试环境控制模块设计与实现
        5.2.3 数据交互模块设计与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1.1 硬件测试环境
        6.1.2 软件测试环境
    6.2 模块测试
        6.2.1 测试管理模块
        6.2.2 测试环境控制模块
        6.2.3 数据交互模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1.3 航天信息系统故障导致的灾难
    1.4 信息系统质量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5.1 研究内容
        1.5.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理论基础
    2.1 信息系统可信性定义
        2.1.1 面向用户主体的定义
        2.1.2 面向系统客体的定义
    2.2 信息系统质量模型
        2.2.1 面向过程的系统质量模型
        2.2.2 面向产品的系统质量模型
    2.3 信息系统相关的标准
        2.3.1 国际通用标准
        2.3.2 国家军用标准
    2.4 净评估理论
        2.4.1 净评估的内涵及特性
        2.4.2 净评估研究现状
    2.5 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遥操作系统介绍
        2.5.1 业务流程介绍
        2.5.2 质量控制措施
    2.6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要素
        2.6.1 战略自动化
        2.6.2 文本数据挖掘
        2.6.3 形式化方法
        2.6.4 软件测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形式化规约
    3.1 形式化方法—Z语言
    3.2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的形式化规约
    3.3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内容及其形式化规约
        3.3.1 软件过程文档
        3.3.2 国家军用软件标准
        3.3.3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领域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遥操作系统可信证据采集平台
    4.1 动态可信证据采集
        4.1.1 功能类可信证据采集
        4.1.2 性能类可信证据采集
    4.2 静态可信证据采集
        4.2.1 源代码类可信证据采集
        4.2.2 文档类可信证据采集
        4.2.3 环境类可信证据采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净评估指标权重计算
    5.1 指标赋权法
        5.1.1 单一赋权法
        5.1.2 单一赋权法的组合方法
    5.2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赋权方法
        5.2.1 AHP和 EWM的组合优化
        5.2.2 不同赋权方法对比指标
    5.3 构建对比判断矩阵的工程方法
        5.3.1 航天信息资源国产化
        5.3.2 航天系列任务信息传承与长期保存
        5.3.3 知识本体构建评估知识库
        5.3.4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虚拟仿真环境
    5.4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指标赋权
        5.4.1 权重计算
        5.4.2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遥操作系统净评估
    6.1 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6.1.1 开发环境搭建
        6.1.2 跨平台系统设计
    6.2 嫦娥四号遥操作系统实际工程应用
    6.3 嫦娥五号遥操作系统净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A Z语言词汇表
附录 B 探月工程嫦娥系列任务
附录 C 开源的证据采集工具
附录 D 常见的指标赋权方法

(4)基于Linux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电梯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2.1 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
    2.2 智能电梯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分析
    2.3 智能电梯控制器的平台选型
        2.3.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
        2.3.2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型
    2.4 智能电梯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2.4.1 电梯控制器的硬件接口方案
        2.4.2 电梯控制器的软件功能方案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电梯控制器的硬件平台设计
    3.1 电梯控制器的硬件结构
    3.2 电梯控制器的原理图设计
        3.2.1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3.2.2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3.2.3 数码管显示电路
        3.2.4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3.2.5 以太网通信电路设计
        3.2.6 CANBUS通信电路设计
        3.2.7 4G通信模块
        3.2.8 控制器核心板
    3.3 电梯控制器的PCB设计
        3.3.1 PCB设计的流程
        3.3.2 PCB设计的要求
        3.3.3 PCB的详细设计
        3.3.4 PCB设计的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电梯控制器系统软件设计
    4.1 开发环境的建立
    4.2 U-Boot移植
        4.2.1 系统启动过程
        4.2.2 U-Boot的源码结构
        4.2.3 U-Boot的移植
    4.3 Linux内核移植
        4.3.1 Linux内核的结构
        4.3.2 Linux内核的优化和编译
    4.4 嵌入式系统驱动软件开发
        4.4.1 嵌入式系统驱动软件概述
        4.4.2 CAN总线驱动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电梯控制器应用软件设计
    5.1 电梯逻辑控制功能
        5.1.1 电梯逻辑控制功能的流程设计
        5.1.2 电梯逻辑控制功能的软件设计
    5.2 速度控制功能
        5.2.1 电梯速度曲线的分析
        5.2.2 电梯速度曲线的计算
        5.2.3 速度控制功能的流程设计
        5.2.4 速度控制功能的软件设计
    5.3 通信协议设计
        5.3.1 CAN通信协议的设计
        5.3.2 网络通信协议的设计
    5.4 故障处理功能
        5.4.1 故障处理功能的设计
        5.4.2 故障诊断功能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6.1 系统软件的测试
        6.1.1 底层软件调试
        6.1.2 系统软件测试
    6.2 应用软件的测试
        6.2.1 CAN通信协议的测试
        6.2.2 电梯逻辑功能的测试
        6.2.3 速度控制功能的测试
        6.2.4 故障处理功能的测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一种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子句集预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1.2.2 启发式策略研究现状
        1.2.3 推理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矛盾体分离演绎理论
    2.1 引言
    2.2 一阶逻辑基础知识
    2.3 矛盾体分离规则
    2.4 矛盾体分离约简规则
    2.5 矛盾体分离演绎的其它形式
    2.6 小结
第3章 一阶逻辑子句集预处理
    3.1 引言
    3.2 冗余子句处理
    3.3 基于演绎距离的子句度量方法
        3.3.1 文字演绎距离
        3.3.2 子句演绎距离
    3.4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子句预处理方法
    3.5 实验与分析
        3.5.1 实验准备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启发式策略
    4.1 引言
    4.2 启发式策略
        4.2.1 子句选择策略
        4.2.2 文字选择策略
        4.2.3 矛盾体分离式评估策略
        4.2.4 矛盾体分离演绎控制策略
    4.3 启发式策略的使用方法
    4.4 小结
第5章 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
    5.1 引言
    5.2 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关键技术
    5.3 矛盾体分离演绎框架
    5.4 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
        5.4.1 基于较优子句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
        5.4.2 基于优化演绎路径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
        5.4.3 基于充分使用子句的矛盾体分离演绎算法
    5.5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路径搜索算法
    5.6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全局参数
    5.7 小结
第6章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系统构建
    6.1 引言
    6.2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的构建
        6.2.1 CSE系列证明器的运行方式
        6.2.2 CSE证明器支持的问题格式
        6.2.3 CSE证明器问题解析与存储
        6.2.4 合一项函数最大复杂度动态控制
        6.2.5 因子归结的实现
        6.2.6 等词归结的实现
        6.2.7 CSE证明器演绎过程正确性检查
    6.3 CSE证明器的实现
    6.4 CSE证明器性能分析
        6.4.1 实验准备
        6.4.2 CSE性能分析
        6.4.3 CSE矛盾体分离演绎能力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融合系统构建
    7.1 引言
    7.2 关键技术
        7.2.1 融合系统结合方案
        7.2.2 矛盾体分离式筛选方法
        7.2.3 接口实现
    7.3 CSE与其它证明器的融合系统构建
        7.3.1 CSE 融合系统方案一的实现
        7.3.2 CSE 融合系统方案二的实现
    7.4 CSE融合系统演绎过程正确性检查
    7.5 CSE融合系统实验评估
        7.5.1 实验准备
        7.5.2 CSE_V性能分析
        7.5.3 CSE_E性能分析
    7.6 小结
第8章 总结
    8.1 论文总结
    8.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6)基于EasyMesh技术的无线Mesh异构融合组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2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无线Mesh协议研究
    2.3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需求分析
    2.4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技术路线
    2.5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整体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软件实现
    3.1 引言
    3.2 Linux内核网络协议栈概述
    3.3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软件结构分析
    3.4 系统功能模块软件实现
    3.5 本章小结
4 Mesh有线无线融合系统功能测试
    4.1 引言
    4.2 测试目标分析
    4.3 测试工具及环境介绍
    4.4 系统功能模块测试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Easy Mesh的异构融合组网方案研究
    5.1 引言
    5.2 现有Easy Mesh标准和协议框架
    5.3 Easy Mesh异构融合组网需求分析
    5.4 基于Easy Mesh的 Mesh网络融合方案研究
    5.5 Easy Mesh异构融合网络方案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面向固件程序的混合符号执行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固件程序分析
        1.3.2 混合符号执行
        1.3.3 面向固件程序的符号执行
    1.4 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6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混合符号执行系统设计
    2.1 设计目标
    2.2 设计思路
        2.2.1 混合符号执行实施方案的选取
        2.2.2 多架构统一设计思考
        2.2.3 框架架构
    2.3 具体执行
    2.4 符号执行引擎
        2.4.1 中间表示语言选取
        2.4.2 符号执行器
        2.4.3 符号求解器
    2.5 符号存储
        2.5.1 符号内存设计思考
        2.5.2 符号存储方案设计
    2.6 后备存储
    2.7 探索器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符号执行实现
    3.1 实现方法与关键技术
    3.2 固件程序二进制插桩
        3.2.1 调试环境的构建
        3.2.2 基于gdb的动态插桩方案的实现
    3.3 符号执行引擎
        3.3.1 中间表示提升器
        3.3.2 符号执行器
        3.3.3 符号求解器
    3.4 符号存储
        3.4.1 符号存储架构
        3.4.2 符号存储结构字节序的约定
    3.5 后备存储
    3.6 探索器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测试
    4.1 测试环境
        4.1.1 硬件环境
        4.1.2 软件环境
    4.2 各部分功能单元测试
        4.2.1 具体执行
        4.2.2 中间表示转换
    4.3 混合符号执行框架功能测试
        4.3.1 代码符号执行
        4.3.2 符号数据引入
        4.3.3 路径约束提取
        4.3.4 路径约束求解
        4.3.5 测试用例自动生成
    4.4 深度优先探索算法测试
    4.5 结合静态分析的按路径探索算法测试
        4.5.1 在生成CFG的基础上进行静态寻路
        4.5.2 路径引导下的混合符号执行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本文存在不足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基于SaaS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关键技术研究
    2.1 敏捷开发模型
        2.1.1 Scrum开发过程
        2.1.2 极限编程XP
        2.1.3 DevOps体系
    2.2 自动化测试
        2.2.1 自动化测试的概念
        2.2.2 自动化测试分层策略
        2.2.3 自动化测试框架及其实现方法
    2.3 接口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
        2.3.1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
        2.3.2 主流工具和框架对比分析
        2.3.3 HttpRunner框架及其实现原理
    2.4 UI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
        2.4.1 UI自动化测试框架
        2.4.2 主流工具和框架对比分析
        2.4.3 Selenium框架及其实现原理
    2.5 本章小结
3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SaaS软件自动化测试特点
        3.1.2 平台功能性需求分析
        3.1.3 平台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3.2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3.2.1 平台体系结构
        3.2.2 软件功能结构
        3.2.3 数据库设计
    3.3 接口自动化测试子系统设计
        3.3.1 关键技术选型
        3.3.2 测试框架设计
        3.3.3 接口自动化流程设计
    3.4 UI自动化测试子系统设计
        3.4.1 关键技术选型
        3.4.2 测试框架设计
        3.4.3 UI自动化流程设计
    3.5 平台与DevOps融合设计
        3.5.1 DevOps中的持续集成
        3.5.2 平台持续集成流水线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自动化测试平台实现
    4.1 测试平台整体框架实现
    4.2 测试平台核心执行模块实现
        4.2.1 UI自动化测试执行引擎实现
        4.2.2 UI自动化测试分布式执行实现
        4.2.3 接口自动化用例流执行实现
    4.3 测试报告生成模块实现
    4.4 测试平台融入DevOps流程实现
    4.5 本章小结
5 自动化测试平台的验证与分析
    5.1 自动化测试平台部署运行
    5.2 自动化测试平台测试验证
        5.2.1 平台的测试策略
        5.2.2 平台验证性测试
        5.2.3 测试平台的展示和应用
        5.2.4 测试执行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军用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软件测试及测试过程方法
    2.2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2.3 软件测试过程评估方法
    2.4 开发使用的关键技术介绍
        2.4.1 Struts2
        2.4.2 Spring
        2.4.3 Hibernate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用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需求分析
    3.1 军用软件测试过程模型
    3.2 工具需求分析
        3.2.1 需求概述
        3.2.2 功能需求分析
        3.2.3 非功能需求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军用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4.1 工具架构设计
    4.2 工具功能及业务活动
    4.3 工具主要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3.1 测试过程管理
        4.3.2 系统管理
        4.3.3 测试项目管理
        4.3.4 质量管理
    4.4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军用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测试
    5.1 工具的部署实施环境
    5.2 工具软件测试
        5.2.1 测试内容及方式
        5.2.2 测试结果及问题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主要参与的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MOOE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自主学习系统需求分析
    2.1 需求概述
    2.2 角色需求
    2.3 功能性需求
        2.3.1 登录管理需求
        2.3.2 实验模板管理需求
        2.3.3 网络管理需求
        2.3.4 实验在线访问需求
        2.3.5 系统监控管理需求
        2.3.6 实验主机迁移需求
    2.4 非功能性需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自主学习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概述
        3.1.2 系统架构设计
        3.1.3 系统拓扑设计
    3.2 实验管理子系统设计
        3.2.1 镜像管理模块设计
        3.2.2 集群管理模块设计
        3.2.3 网络管理模块设计
        3.2.4 系统监控管理模块设计
    3.3 自主学习子系统设计
        3.3.1 系统远程交互模块设计
        3.3.2 权限管理模块设计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主学习系统实现
    4.1 镜像管理模块实现
        4.1.1 镜像部署管理
        4.1.2 实验质量评估
    4.2 集群管理模块实现
        4.2.1 实验环境运行
        4.2.2 镜像缓存管理
        4.2.3 动态放置策略
        4.2.4 实验主机迁移驱动
    4.3 网络管理模块实现
        4.3.1 虚拟子网管理
        4.3.2 节点通信管理
    4.4 系统监控管理模块实现
        4.4.1 系统资源监控
        4.4.2 系统性能监控
    4.5 系统远程交互模块实现
        4.5.1 实验远程访问
        4.5.2 实验结果评测
        4.5.3 在线学习交互
    4.6 权限管理模块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主学习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环境
    5.2 系统测试过程
        5.2.1 镜像管理模块测试
        5.2.2 集群管理模块测试
        5.2.3 网络管理模块测试
        5.2.4 系统监控模块测试
        5.2.5 远程交互模块测试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机飞控软件配置项测试软件设计与实现[D]. 戎梦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物联网测试云中边缘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永.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空天运输遥操作系统净评估与可信度认定研究[D]. 温晋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4]基于Linux的智能电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许峰. 山东大学, 2020(02)
  • [5]一种基于矛盾体分离演绎的一阶逻辑自动定理证明器研究[D]. 曹锋.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6]基于EasyMesh技术的无线Mesh异构融合组网研究[D]. 郭子轩.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面向固件程序的混合符号执行技术研究[D]. 艾成炜.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8]基于SaaS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鹏浩.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军用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 蔡东华.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MOOE的学生自主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海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基于StP CASE工具的软件自动测试环境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