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沈从文小说中有关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试论沈从文小说中有关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论文摘要

沈从文小说非常擅长对动物意象的运用,其中的大量动物意象又倾注了极其丰富的修辞手法。将现代汉语修辞学意义上的多种修辞手法,与沈从文小说中有关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进行相应的对接,也就是将修辞学术语上的理论与沈从文小说创作中的实践进行对接并加以比照分析,是本篇论文的精华所在。本篇论文从人物塑造、空间情境、精神领域三大层面上,高度概括了沈从文一生小说创作中涉及动物意象进行修辞活动的四十六部较为典型的小说作品,对沈从文的整体动物修辞小说进行了多角度的文本综合分析。将上述四十六部小说中的动物意象修辞文句找出来,分门别类地与现代汉语修辞学意义上的摹状、旁逸、折绕、双关、示现、譬喻、异语、层递、飞白、错综、比拟、映衬、倒反、夸张、设问、用典、精细、借代、讳饰、别解、吞吐、拈连、排比、顶真、移就、反复、转品、岐疑、仿拟、推避、叠字、对偶、倒装、讽喻、引用、列锦等种类繁多的总共三十六种修辞理论术语实现比照对接,做到了将修辞理论术语与沈从文小说中的动物意象修辞实践,相互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沈从文小说在人物塑造、空间情境、精神领域三大层面上,都分别倾注了大量的动物意象修辞运用。人物塑造上又分女主角塑造和男主角塑造;空间情境上又分乡村情境、都市情境、少数民族情境;精神领域上又分生命欲望和心灵追问两部分。这也就成为了本篇论文章节结构中的分章点。再将沈从文一生小说创作中涉及动物意象进行修辞活动的四十六部主要作品,分别对应于女主角塑造、男主角塑造、乡村情境、都市情境、少数民族情境、生命欲望、心灵追问这一些相关概念,来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分析,是本篇论文章节结构的梳理方向和结构脉络。最后,再总结出沈从文小说有关动物意象修辞运用的作用和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物塑造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第一节 女主角塑造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一、橘树下的妖娆:《长河》
  • 二、神性俨然兽物一般:《边城》
  • 三、苞谷林里种豆荚:《萧萧》
  • 四、三十岁祖母的伙伴们:《一个女人》
  • 五、幻灭的慰藉:《三三》、《静》
  • 第二节 男主角塑造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一、暗夜里的光明:《逃的前一天》、《会明》
  • 二、野趣盎然的生命力:《山鬼》、《渔》
  • 三、缤纷多彩的寓意:《牛》
  • 第二章 空间情境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第一节 乡村情境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一、回首来时路:《腊八粥》、《往事》
  • 二、偏就要撒野:《雨后》、《阿黑小史》
  • 三、生活的信念:《王嫂》、《巧秀与冬生》
  • 第二节 都市情境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一、炫目的星星:《中年》、《都市—妇人》、《春》
  • 二、情欲的象征:《看虹录》、《长夏》
  • 三、与人共浪漫:《早餐》、《雨》、《生之记录》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情境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一、若华丽是一种罪过:《凤子》、《旅店》
  • 二、灵魂的旗帜:《月下小景》、《媚金·豹子·与那羊》
  • 三、爱归于勇者:《龙朱》、《神巫之爱》
  • 第三章 精神领域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第一节 生命欲望与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 一、娼妓的内心:《柏子》、《丈夫》、《十四夜间》、《第一次作男人的那个人》
  • 二、召唤与回归:《猎野猪的故事》、《赤魇》、《过岭者》
  • 三、童真缠绕的情结:《在私塾》、《往昔之梦》
  • 第二节 心灵追问与动物意象的的修辞运用
  • 一、社会的伤疤:《失业》、《乡城》
  • 二、爱与死的永恒命题:《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菜园》
  • 三、思想的物语:《船上岸上》、《芸庐纪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沈从文小说的写作发生学[J]. 长治学院学报 2019(06)
    • [2].沈从文小说的女性梦境书写研究——以翠翠、萧萧、三三为例[J]. 大众文艺 2020(11)
    • [3].论沈从文小说连环画改编的诗性建构[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9)
    • [4].试论沈从文小说民间文化建构的文化意蕴[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02)
    • [5].《沈从文小说的民族国家想象研究》简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6].淡泊名利沈从文[J]. 思维与智慧 2017(23)
    • [7].“细读”和“大写”——关于沈从文研究的访谈[J]. 当代文坛 2018(05)
    • [8].“湘西”背后的“民族”与“国家”——由近三十年沈从文研究的流变谈起[J]. 当代文坛 2018(05)
    • [9].“美的信徒”沈从文[J]. 文史天地 2018(09)
    • [10].沈从文小说的解释漩涡[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1].小议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女儿”的形象之美[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11)
    • [12].新世纪沈从文小说生态批评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13].往返于城性与乡性之间:沈从文小说的完人之困[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4].沈从文小说《丈夫》的群体描写[J]. 名作欣赏 2017(27)
    • [15].沈从文图书馆求学经历的考察与启示[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7(05)
    • [16].选本视角下沈从文小说的接受“错位”[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9)
    • [17].沈从文小说的反讽修辞——以人物“称谓”为中心[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6(03)
    • [1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关于沈从文小说的一点思考[J]. 大众文艺 2015(04)
    • [19].浅析沈从文小说的生命精神[J]. 大众文艺 2015(10)
    • [20].谈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性美[J]. 参花(上) 2020(04)
    • [21].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地域的两性关系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9(06)
    • [22].沈从文:在苦难中微笑[J]. 现代养生 2016(23)
    • [23].沈从文对湘西“受难者”形象的塑造[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6(01)
    • [24].上海:出版失败,文学趋向成熟,初尝教书生活[J]. 长城 2016(06)
    • [25].一曲爱的幻城——评沈从文短篇小说《菜园》[J]. 牡丹 2016(24)
    • [26].简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性爱意象[J]. 北方文学 2017(11)
    • [27].浅析沈从文《萧萧》中的人物形象[J]. 山西青年 2017(10)
    • [28].在青春与情爱的鼓动下酝酿逃亡——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年轻女性出逃”之现象[J]. 青年文学家 2017(23)
    • [29].北平:“提起‘时代’,真是一言难尽”[J]. 长城 2017(04)
    • [30].都市与乡村对立互参突显原始生命张力——评沈从文小说《夫妇》[J]. 牡丹 2016(12)

    标签:;  ;  ;  ;  ;  ;  

    试论沈从文小说中有关动物意象的修辞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