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研究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研究

论文摘要

论文对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震、钻井、测井、录井、测试及分析化验数据对孝泉-丰谷构造带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层段气藏类型、储集层岩石物性特征、盖层特征、构造形态及流体性质(产能、气水物理化学性质、温压条件)等目前已发现的气藏地质要素进行阐述,客观地展示各构造单元及不同层位气藏静态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分析不同构造单元、不同层位各地质特征的差异性,进而指出有利的勘探区带和方向。(1)有机显微组分析、烃源岩族组份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表明,孝泉-丰谷地区干酪根类型主要以Ⅱ型为主,烃源岩TOC含量高;生烃潜力较大;须家河组烃源岩目前均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从平面上看,须下盆在有机质厚度、丰度及生排烃率新场地区明显好于合兴场和丰谷地区,须上盆须四中亚段丰谷地区则要好于新场和合兴场地区。(2)须家河组储层总体上看具低孔低渗特征,但不同层段差异明显。须四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三角洲平原沉积,沉积物粒度由北向南逐渐变细;须二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现自西向东的退积。均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主要为碎屑石英砂岩、粉砂岩、局部含有煤层。从纵向上看,研究区须四上亚段以T3X43砂组最好,中亚段T3X47砂组储层物性相对较好,下亚段T3X49砂组物性最好,次之为T3X410砂组;须二段T3X24砂组物性最好,T3X21、T3X25次之。从平面上看,新场地区T3X43砂组最好,丰谷和合兴场地区物性相对较差,T3X47砂组只在丰谷地区发育以外,合兴场也见少量薄层砂体,物性相对较差,T3X49砂组新场地区物性最好,丰谷地区次之,合兴场高庙子地区相对较差;须二段新场-丰谷地区目的层为T3X21、T3X24砂组,其中新场地区T3X21砂组储层物性最好,次之为高庙子地区,合兴场和丰谷地区相对较差,T3X24砂组高庙子地区好于新场地区。(3)通过对29口井声波时差分析和38口井的实测地层压力统计表明,研究区须家河组储层段压力分布范围较广,压力系数1.44~2.19。须四段多为强超压或近强超压的压力特征,平均压力系数1.90,其中丰谷、新场地区地层为强超压,压力系数接近2.0,而合兴场、高庙子地区压力相对较小,压力系数平均1.58;须二段主要分布在中等超压范围内,平均压力系数1.60,平面上变化不明显,只在孝泉和五郞泉构造顶部压力略高。研究区存在三种超压组合类型,至少存在三个超压仓和两个明显的泄压层。超压仓的形成与地层关系不明显,气藏分布与超压仓的分布关系密切。(4)研究区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既有封盖能力强的泥页岩层广泛发育,又存在多种类型封盖形式。区域盖层微观发育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层段盖层封闭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须二保存条件明显好于须四。从平面上看须四段自西向东,盖层突破压力逐渐增大,丰谷地区最好(>8.5MPa),孝泉地区最差(<8MPa),而须二段则正好相反,孝泉、新场地区最好(>14MPa),丰谷最差(<13MPa)。盖层突破剩余压力研究表明,新场主体构造东北部及丰谷地区东南部须四盖层存在多处漏点,不具有保存条件,孝泉构造西部、新场主体构造南部、合兴场地区及丰谷主体构造西部保存条件均较好,而须二盖层均无突破,保存条件较好。研究表明,当储层压力系数超过1.9,圈闭多为非产层或干层,盖层不能在垂向上形成有效封盖。(5)通过对63个烷烃碳同位素统计分析表明,天然气δ13C2>-29‰,主要为煤型腐植气。须家河组绝大多数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混源特征不明显。须下盆和须上盆成藏组合在烃源岩类型及天然气特征方面明显不同,须上盆为成熟烃源岩气,须下盆为高成熟后期气体。(6)在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分析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构造基本特征,对断裂系统精细刻划。划分出孝泉-丰谷构造须上盆和须下盆地构造单元,分析其形成演化基本特征;在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基础上,对盆地构造沉降史和构造演化史进行分析得出:须二段构造形成较早,构造高点为新场和合兴场地区,且须二段有连通小塘子组和马鞍塘组的断裂存在,提供运移通道利于油气保存,而须四段构造形成较晚,且有贯穿上部地层的断裂存在,造成天然气散逸,保存条件较须二段更差;总结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典型气藏解剖,综合分析生储盖圈运保条件得出有利勘探方向:须二段新场、合兴场地区为最有利勘探区;须二丰谷地区、须四下亚段合兴场、丰谷地区、须四上亚段新场、合兴场地区为有利勘探区;须四上亚段孝泉、丰谷地区为潜力地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成果
  • 1.6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1.1 区域构造特征
  • 2.1.2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地层分布及沉积特征
  • 2.2.1 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沉积演化
  • 2.2.2 须家河组二-五段沉积演化
  • 2.2.3 侏罗纪-白垩纪沉积演化
  • 2.2.4 中晚白垩世以后沉积演化
  • 第3章 气藏特征
  • 3.1 天然气特征
  • 3.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 3.1.2 天然气气源对比
  • 3.1.3 天然气成因分析
  • 3.2 地层水特征
  • 3.2.1 地层水分布特征
  • 3.2.2 主要地层水化学组份分析
  • 3.2.3 地层水成因分析
  • 3.3 气水分布
  • 3.3.1 新场须二气藏
  • 3.3.2 新场须四气藏
  • 3.3.3 合兴场须二气藏
  • 3.3.4 丰谷须四气藏
  • 第4章 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
  • 4.1 局部构造特征差异性
  • 4.1.1 局部构造特征
  • 4.1.2 剥蚀量恢复
  • 4.1.3 局部构造演化
  • 4.2 烃源岩差异性
  • 4.2.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 4.2.2 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 4.2.3 排烃强度计算
  • 4.3 储层特征差异性
  • 4.3.1 砂体展布特征
  • 4.3.2 储集性能
  • 4.3.3 储集空间类型
  • 4.4 保存条件差异性
  • 4.4.1 盖层特征
  • 4.4.2 区域盖层微观发育特征
  • 4.4.3 发育多种类型封盖层
  • 第5章 成藏条件差异性综合评价
  • 5.1 烃源岩差异性综合评价
  • 5.2 储层差异性综合评价
  • 5.3 保存条件差异性综合评价
  • 5.4 圈闭和运聚条件差异性综合评价
  • 5.5 成藏条件差异性综合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感受德孝文化 孝泉古镇非去不可[J]. 新城乡 2014(09)
    • [2].四川孝泉古镇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 新西部 2010(08)
    • [3].身体作为媒介——对谈孝泉民族小学学生与对谈建筑师华黎[J]. 世界建筑 2014(05)
    • [4].孝泉民族小学[J]. 城市环境设计 2011(Z3)
    • [5].孝泉[J]. 民间文学(经典) 2008(10)
    • [6].中华第一德孝城——孝泉[J]. 中华民居 2009(06)
    • [7].川西坳陷孝泉—丰谷构造带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模拟[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1)
    • [8].孝子之乡:大行孝道两千年(下)[J]. 晚霞 2015(19)
    • [9].孝泉古镇保护面临问题及对策探讨[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08)
    • [10].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孝泉校区2013年招生简章[J]. 今日中学生 2013(15)
    • [11].大孝故里孕育七彩“德育美”——德阳市孝泉民族小学校“学校特色美创建”纪实[J]. 教育科学论坛 2018(17)
    • [12].PDC钻头在川西孝泉~新场构造的使用[J].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0(12)
    • [13].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陆相天然气地球化学及运移特征[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14].三孝流芳第一镇[J].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4(06)
    • [15].德阳孝泉:崇“德孝”百业兴[J]. 当代县域经济 2016(12)
    • [16].川西坳陷孝泉—新场地区天然气成因类型与运移[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06)
    • [17].初探小学活动空间的营造原则[J]. 山西建筑 2015(17)
    • [18].川西凹陷孝泉地区3D3C量地震资料采集方法[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2)
    • [19].忧思[J]. 当代职校生 2008(06)
    • [20].法国文化软实力的大国效应[J]. 红旗文稿 2011(23)
    • [21].孝泉安安:“孝子贤孙”两千年[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5(02)
    • [22].涌泉跃鲤[J]. 民间文学(故事) 2015(06)
    • [23].偶遇孝泉,指尖都在流汗(外一首)[J]. 扬子江诗刊 2016(01)
    • [24].孝泉-新场地区须四段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33)

    标签:;  ;  ;  ;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