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实践与理论研究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实践与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科技全球化影响的扩展,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要义,科技外交亦成为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从实践和理论上对中国共产党的科技外交进行研究,具有深刻的学理意义和现实价值。第一部分界定了科技外交的概念,剖析了科技外交的内在机理: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具有深刻影响;科技外交兼具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双重优势,贯通了科技与外交的双向互动,具有二元性;科技外交扩展了对外关系的内涵与外延,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国家自身发展。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包括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准备阶段(1921-1949),初步创立阶段(1949-1956),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8),逐渐成熟阶段(1978-1992)和大发展阶段(1992-2010)。第三部分是理论解析,通过与第二部分的结合来总结和提炼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理论的发展,包括理论的基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论的突破:以科技促外交,统筹兼顾;理论的创新: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使科技外交服务经济建设;理论的深化:以我为主、平等互利,使科技外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第四部分提出政策建言。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要做到坚持党对科技外交事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加快科技外交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制定正确的科技外交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外交与其他领域外交的联系,做好科技外交与总体外交的战略协调;立足发展,迎接挑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 科技外交的概念界定与机理分析
  • 1.1 概念界定:科技外交
  • 1.1.1 科技
  • 1.1.2 外交
  • 1.1.3 科技外交的定义
  • 1.1.4 科技外交的形式
  • 1.2 科技外交的机理分析
  • 1.2.1 科技外交兴起的时代背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
  • 1.2.2 科技外交的作用基石:科学技术对国际关系具有深刻影响
  • 1.2.3 科技外交的特性:科技外交的二元性
  • 1.2.4 科技外交的效用:对国家对外交往、国际合作和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 2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准备阶段(1921-1949)
  • 2.1.1 准备阶段的国内外背景
  • 2.1.2 准备阶段的表现:备战中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及实践
  • 2.2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初步创立阶段(1949-1956)
  • 2.2.1 初步创立阶段的国内外背景
  • 2.2.2 初步创立阶段的科技外交实践:"向苏联学习"与"一边倒"外交战略相配合
  • 2.3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曲折发展阶段(1956-1978)
  • 2.3.1 曲折发展阶段的国内外背景
  • 2.3.2 曲折发展阶段的科技外交实践:"向科学进军"与"三个世界"理论相配合
  • 2.4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逐渐成熟阶段(1978-1992)
  • 2.4.1 逐渐成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
  • 2.4.2 逐渐成熟阶段的科技外交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独立自主外交相结合
  • 2.5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大发展阶段(1992-2010)
  • 2.5.1 大发展阶段的国内外背景
  • 2.5.2 大发展阶段的科技外交实践:整合发展战略与外交战略
  • 3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理论解析
  • 3.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理论基石
  • 3.1.1 重视科技在国际格局转换中的催化性作用,坚持独立自主
  • 3.1.2 重视科技在国家实力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自力更生
  • 3.2 以科技促外交,统筹兼顾——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理论突破
  • 3.2.1 以科技促交往,注重科技外交在国际形象塑造中的兼容性价值
  • 3.2.2 统筹兼顾,注重科技外交对总体外交的方式和内容的拓展
  • 3.3 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使科技外交服务经济建设——新时代观下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理论创新
  • 3.3.1 以新观念带动党科技外交理念转变,使科技外交以国家利益为导向
  • 3.3.2 使科技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以科技外交助推国家实力提升
  • 3.4 以我为主、平等互利,使科技外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的理论深化
  • 3.4.1 以我为主、平等互利,将科技外交作为创造良好内外环境的重要途径
  • 3.4.2 使科技外交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科技外交纳入党执政的战略轨道
  • 4 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未来发展的思考
  • 4.1 坚持党对科技外交事业的领导毫不动摇
  • 4.2 把加快科技外交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 4.3 从战略高度重视科技外交,制定正确的科技外交发展战略
  • 4.4 加强科技外交与其他领域外交的联系,做好科技外交与总体外交的战略协调
  • 4.5 立足发展,迎接挑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越南战争中中国外交实践的反思:基于传统现实主义视角[J]. 智富时代 2017(06)
    • [2].“印太”概念与莫迪政府的印太外交实践[J].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03)
    • [3].俄罗斯外交实践分析[J]. 青年与社会 2019(06)
    • [4].民国“奥运之父”王正廷的体育外交实践及其积极效应[J]. 兰台世界 2015(28)
    • [5].老骥伏枥 志在世博[J]. 上海房地 2010(05)
    • [6].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反思:企业的视角[J]. 中国与世界 2015(00)
    • [7].美国外交实践中的人权问题论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 [8].中国生态外交实践的序幕:历史回顾与影响——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视点[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2(06)
    • [9].从均势到霸权:春秋战国外交实践与思想研究[J]. 长江丛刊 2015(16)
    • [10].国际关系教学如何服务于理论创新和外交实践?[J].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2)
    • [11].上海世博会公共外交实践评估[J]. 国际展望 2010(06)
    • [12].图书外译传播的公共外交实践研究——美国富兰克林图书项目的解析与启示[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4)
    • [13].共生、国际共生体系与中国外交实践[J]. 社会观察 2014(08)
    • [14].试论G20多边外交实践的历史、挑战与中国应对之策[J]. 兵团党校学报 2020(03)
    • [15].习近平体育外交实践的内在机理与外在价值:道义现实主义的视角[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6].美国与法国的公共外交实践[J]. 公共外交季刊 2010(03)
    • [17].“一带一路”建设上的电视外交实践——以大型跨国体验报道《丝绸之路万里行》为例[J]. 对外传播 2017(03)
    • [18].论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的关系[J]. 国际论坛 2015(05)
    • [19].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构建[J]. 理论界 2015(11)
    • [20].国学与我国当代外交实践[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02)
    • [21].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对日外交实践[J]. 日本学刊 2016(05)
    • [22].用“世界语”讲好中国故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共外交实践[J]. 对外传播 2017(06)
    • [23].德国对太平洋岛国政策的新动向、原因及影响[J]. 德国研究 2017(01)
    • [24].印度公共外交的资源、实践与启示[J]. 南亚研究季刊 2016(01)
    • [25].中国—拉美关系:开启合作新时代[J]. 世界知识 2018(05)
    • [26].现代中医外交实践及运用策略探讨[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8(02)
    • [27].中国外交实践中的人本思想[J]. 职业时空 2008(11)
    • [28].论周恩来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 [29].论中国在中非关系发展中的大国责任——中国知识话语权的建构[J]. 学术探索 2012(04)
    • [30].习近平外交实践新风格及其意义[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7(01)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科技外交实践与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