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论文摘要

本试验于2003-2005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进行,选用中筋小麦品种山农8355和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采用酶学研究、生理生化和谷物化学的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在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以及在高、中土壤肥力条件下,施氮量和追氮时期互作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生理基础1.1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高肥地力条件下,当施氮量在每公顷0-240kg纯氮范围内时,山农8355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以及济麦20公顷穗数、千粒重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继续增加施氮量,产量构成因素趋于下降,因此,两品种均以240kg·hm-2施氮量处理产量最高,继续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下降。当施氮量在每公顷0-240kg纯氮范围内时,增加施氮量可提高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延长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面团断裂时间等品质指标,改善小麦加工品质;施氮量超过240 kg·hm-2时,加工品质变劣。1.2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的影响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小麦植株的氮素积累量。小麦的旗叶、倒二叶、其余叶、穗下节间+鞘、倒二节间+鞘、其余节间+鞘、穗轴+颖壳七部分营养器官在开花期的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呈提高的趋势。当施氮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时,两品种营养器官的氮素总转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超过240 kg·hm-2时,趋于下降。两品种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随着施氮量增加呈提高的趋势,而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效率则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山农8355各营养器官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从大到小的次序为:穗下节间+鞘>穗轴+颖壳>倒二节间+鞘>倒二叶>其余叶>其余节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氮素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 氮素对小麦产量品质影响的生理生态基础
  • 第一章 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 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的影响
  • 2.3 施氮量对小麦碳代谢的影响
  • 2.4 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变化及氮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二章 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2 追氮时期对小麦氮素代谢的影响
  • 2.3 追氮时期对小麦碳代谢的影响
  • 2.4 追氮时期对土壤硝态氮含量时空变化及氮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施氮量和追氮时期互作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影响
  • 2.2 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2.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小麦春季追氮时期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4(22)
    • [2].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10)
    • [3].不同追氮方式对寒地玉米干物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5(03)
    • [4].追氮时期对不同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2)
    • [5].追氮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 2013(04)
    • [6].追氮时期对不同粒色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2)
    • [7].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小麦氮素代谢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9(06)
    • [8].不同氮素水平下追氮时期对小麦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8(05)
    • [9].提高立体匀播冬小麦光合效能和产量的最佳追氮时期[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8)
    • [10].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8(07)
    • [11].追氮方式对寒地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15(03)
    • [12].不同生育时期追氮与多效唑化控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13].氮肥基追比和追氮时期对超高产冬小麦生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04)
    • [14].追氮时期及次数对马铃薯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 2019(05)
    • [15].等量分次施氮对冬枣~(15)N和~(13)C利用与分配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4)
    • [16].追氮与化控组合对超高产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17].覆膜条件下追氮量对烤烟伸根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节水灌溉 2011(01)
    • [18].不同追氮时期对两种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03)
    • [19].不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2)
    • [20].两种追氮方式对砂壤质潮土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河南科学 2014(11)
    • [21].灌水对不同追氮水平下夏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8)
    • [22].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2)
    • [23].基于冠层反射光谱的水稻追氮调控效应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10(20)
    • [24].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08(03)
    • [25].新疆不同追氮量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 2018(04)
    • [26].不同追氮方式对寒地玉米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5(09)
    • [27].减量追氮对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根层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4)
    • [28].不同时期追氮对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及转运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2)
    • [29].不同密度和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1)
    • [30].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春性强筋小麦镇麦12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0(08)

    标签:;  ;  ;  ;  ;  ;  

    施氮量和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