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蝴蝶梦》(又名吕蓓卡)是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作者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较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学者们对这部小说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并已取得很多成果。但据笔者了解和考证,鲜有认知语言学角度的研究。因此,本论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借助概念隐喻和情感隐喻理论,来归类和分析《蝴蝶梦》中的恐惧情感表达,从而扩大小说《蝴蝶梦》的研究领域,证明情感隐喻的认知性、体验性及互动性。此外,本论文以《蝴蝶梦》汉译本为语料,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洋为中用”,是进行汉语本体研究的一种新尝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蝴蝶梦》[J]. 中国资产评估 2015(11)
 - [2].《蝴蝶梦》中的女性哥特主义元素诠释[J]. 商业故事 2016(25)
 - [3].无言的反抗——透视电影《蝴蝶梦》中的女性主义[J]. 牡丹 2017(12)
 - [4].午夜梦回的冰凉——看电影《蝴蝶梦》[J]. 红豆 2015(02)
 - [5].明武状元谢弘仪《蝴蝶梦》传奇考论[J]. 文化遗产 2018(04)
 - [6].精神分析批评视野下的《蝴蝶梦》[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4(08)
 - [7].谈《蝴蝶梦》的两位女性人物——天使与魔鬼[J]. 才智 2015(19)
 - [8].《蝴蝶梦》中女性角色人物分析[J]. 牡丹 2020(08)
 - [9].从空间叙事看《蝴蝶梦》的女性叙述者[J]. 青春岁月 2013(10)
 - [10].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蝴蝶梦》中吕贝卡的人物形象[J]. 芒种 2013(19)
 - [11].达夫妮《蝴蝶梦》中的主要人物分析[J]. 飞天 2011(04)
 - [12].《蝴蝶梦》中吕蓓卡形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海外英语 2014(13)
 - [13].基于《蝴蝶梦》与《吕蓓卡的故事》分析女性主义叙事方式[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 [14].《蝴蝶梦》中吕蓓卡的人物形象浅析[J]. 名作欣赏 2020(20)
 - [15].《蝴蝶梦》中的女性形象新解[J]. 文学教育(上) 2018(04)
 - [16].《蝴蝶梦》中的饮食和服饰文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07)
 - [17].《蝴蝶梦》的现象学初释[J]. 家教世界 2012(16)
 - [18].解析《蝴蝶梦》中吕蓓卡的女权主义[J].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4)
 - [19].女性主义视角下《蝴蝶梦》中的女性形象[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 [20].蝴蝶梦魇过后的觉醒与成熟——试析《蝴蝶梦》的成长主题及其凸显[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 [21].《蝴蝶梦》中的哥特式主义[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5(04)
 - [22].论期待视野下《蝴蝶梦》的审美内涵[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04)
 - [23].噩梦醒来是黎明——《蝴蝶梦》中的梦的解析[J]. 山东文学 2009(04)
 - [24].透过《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解读性格与命运[J]. 科技信息 2013(02)
 - [25].《蝴蝶梦》女性意识探析[J]. 文学教育(下) 2009(03)
 - [26].笛曲《蝴蝶梦》中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论析[J]. 艺术百家 2016(S1)
 - [27].隐形的女主人公——《甄嬛传》与《蝴蝶梦》的对比分析[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28].从对话的文体分析看小说《蝴蝶梦》中人物的性格[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01)
 - [29].“天使”与“恶魔”—浅析《蝴蝶梦》中的女性主义思想[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30].《蝴蝶梦》中两个女性人物的对比[J]. 参花(下) 201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