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二甲苯硝化制2,4(2,6)-二甲基硝基苯研究

间二甲苯硝化制2,4(2,6)-二甲基硝基苯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验证了国内某化工研究院小试技术的可靠性后,根据提供的小试技术进行中试装置的设计,开展中试研究,并且针对间二甲苯硝化中试结果中二硝基物含量偏高的情况,进一步开展了间二甲苯硝化条件优化小试研究工作,在降低二硝基物生成比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间二甲苯硝化、精馏中试研究表明,在相比2.68,混酸FNA71%,硝酸比1.0,硝化温度12~15℃,反应时间3~4小时条件下,间二甲苯平均转化率96.75%;硝化产物中2,4-二甲基硝基苯与2,6-二甲基硝基苯生成比率为82:18;硝化过程2,4(2,6)-二甲基硝基苯平均收率95.61%,但二硝基物含量高达1.5~4.0%;相比和FNA对二硝基物的生成量起主导作用;增加相比、降低FNA,有利于降低硝化物中二硝基物的含量。采用6.4米高CY-700填料的间歇精馏塔分离间二甲苯硝化物,回流比12左右,2,4-和2,6-二甲基硝基苯含量均可达到99%以上;精馏过程中,造成2,4-二甲基硝基苯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精馏釜残焦油报废而造成的损失,精馏过程2,4(2,6)-二甲基硝基苯总收率为89.65%。间二甲苯硝化条件优化小试研究表明,影响二硝基物生成量最显著的因素是混酸的FNA。FNA越低,则二硝基物生成量越少;其次是相比,相比越大,则二硝基物生成量越少;间二甲苯转化率随硝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2,4(2,6)-二甲基硝基苯收率随硝化温度升高而下降,焦油生成量随硝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鉴于间二甲苯容易发生硝化反应,也容易发生串联硝化反应,本文提出不求高单程转化率而求高选择性的思路,建议适宜硝化条件为:硝化活性因素(FNA)为68%,相比为4.5,硝化温度10~15℃,硝化反应时间为3h。在该条件下,间二甲苯转化率在75%以上,2,4(2,6)-二甲基硝基苯总收率可达97%以上,2,4-二甲基硝基苯与2,6-二甲基硝基苯生成比例约为即81.8:18.2,二硝基物总含量可控制在0.6%以下,综合因子ψ可达30以上;而中试条件下,二硝基物总含量高达1.5~4.0%范围,综合因子ψ只有4~15,与中试条件相比,二硝基物生成比例明显降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1.1 2,4(2,6)-二甲基硝基苯的性状
  • 1.1.2 2,4(2,6)-二甲基硝基苯的用途
  • 1.1.3 2,4(2,6)-二甲基硝基苯国内外生产开发情况
  • 1.2 间二甲苯硝化制2,4(2,6)-二甲基硝基苯研究现状
  • 1.2.1 非均相混酸硝化工艺
  • 1.2.2 有机溶剂硝化工艺
  • 1.3 硝化反应机理及分析
  • 1.4 硝化动力学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试技术验证
  • 2.1 间二甲苯硝化制2,4(2,6)-二甲基硝基苯的反应过程
  • 2.2 实验主要仪器与原料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原料
  • 2.3 相关物料物性
  • 2.4 中间体及产品的控制分析方法
  • 2.4.1 硝化产物分析
  • 2.4.2 2,4(2,6)-二甲基硝基苯成品分析
  • 2.5 硝化摩尔转化率和收率的计算方法
  • 2.6 硝化验证实验
  • 2.7 硝化物的精馏分离验证实验
  • 2.7.1 装置
  • 2.7.2 小试精馏方法
  • 2.8 小结
  • 第三章 中试系统设计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中试装置的设计
  • 3.2.1 硝化锅
  • 3.2.2 间歇精馏塔
  • 3.2.3 中试设备
  • 3.2.4 中试工艺流程
  • 3.3 中试实验方案
  • 3.3.1 硝化
  • 3.3.2 精馏
  • 3.4 中试结果及讨论
  • 3.4.1 硝化中试
  • 3.4.2 精馏中试
  • 3.4.3 原料单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间二甲苯硝化条件优化小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2,4(2,6)-二甲基硝基苯的反应过程
  • 4.3 试验仪器和药品
  • 4.3.1 主要仪器
  • 4.3.2 主要原料
  • 4.4 混酸硝化能力的表示方法
  • 4.5 试验装置和方案
  • 4.6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的结论
  • 5.2 本课题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N-(6-羟基己基)-2-甲氧基-8-硝基苯偶氮基咔唑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英文)[J]. 含能材料 2020(03)
    • [2].杜邦硝基苯液相加氢技术副产物研究[J]. 河南化工 2020(08)
    • [3].硝基苯分析方法综述[J]. 化学分析计量 2019(01)
    • [4].降低废酸中硝基苯含量的实验研究[J]. 氮肥技术 2017(02)
    • [5].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黑碳的分子标志物——苯多羧酸和硝基苯多羧酸[J]. 色谱 2016(03)
    • [6].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降解硝基苯[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05)
    • [7].乙硝基苯的合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35)
    • [8].1,3,5-三硝基苯纯度测定方法研究[J]. 化学试剂 2013(12)
    • [9].硝基苯氨洗工艺综述及安全分析[J]. 化工管理 2014(23)
    • [10].2-氨基-3-氯-5-硝基苯腈的合成[J]. 染料与染色 2013(03)
    • [11].硝基苯毒理学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05)
    • [12].酒精耐受性短小芽孢杆菌在硝基苯降解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 2009(S1)
    • [13].生产三氟硝基苯过程中产生三废的治理[J]. 科技风 2009(20)
    • [14].硝基苯类溶液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计量 2008(03)
    • [15].硝基苯在鹅体内的代谢及其毒性[J]. 中国兽医杂志 2008(04)
    • [16].自然冰冻对松花江冰与水中硝基苯分配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8(06)
    • [17].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J]. 山东化工 2019(20)
    • [18].2,4-二氟硝基苯回收过程的模拟与优化[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6(07)
    • [19].还原—偶氮光度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的改进[J]. 干旱环境监测 2014(01)
    • [20].氯代硝基苯类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4(02)
    • [21].天然藻类对硝基苯富集与释放能力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03)
    • [22].酸析与微电解法预处理 硝基苯工业废水的研究[J]. 钦州学院学报 2013(02)
    • [23].3-溴-4-氟硝基苯的合成[J]. 精细石油化工 2012(06)
    • [24].蒙脱石对硝基苯强化吸附机理的初步研究[J]. 矿物学报 2010(S1)
    • [25].1,2-二氯-4-硝基苯合成工艺研究[J]. 云南化工 2009(01)
    • [26].硝基苯[J]. 江苏氯碱 2009(04)
    • [27].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痕量硝基苯的试验研究[J]. 城镇供水 2008(07)
    • [28].邻硝基苯氧乙酸的合成工艺改进[J]. 广州化工 2012(24)
    • [29].非水相硝基苯在含水层中的迁移释放规律[J]. 环境工程学报 2010(07)
    • [30].硝基苯类废水处理研究进展(续前)[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10(04)

    标签:;  ;  ;  ;  ;  

    间二甲苯硝化制2,4(2,6)-二甲基硝基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