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民工的发展演变

试论农民工的发展演变

论文摘要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农村人,有土地,却从事城市人的工作;是城里人,却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是“农民工”群体。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农民工”一词,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它发韧于改革开放初期,壮大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当代中国由农业型社会走向工业型社会的过渡性产物和过渡性群体。从1978年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农民工演变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形成了一脉相承而又各自不同的阶段性农民工群体,被称之为“一、二、三代农民工”。三代农民工既表现出共同的特征,同时也随其演化进程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农民工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他们却未能得到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地位与尊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农民工群体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尊重、关心、善待农民工已成为社会共识。本文拟运用历史学的方法,通过对农民工发展过程的考察,揭示农民工演变的的社会动因,分析不同时期农民工的特点,评析农民工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以期对农民工问题研究有所裨益。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农民工演变概述,主要论述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第三部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去分析农民工演变的社会动因;第四部分分析农民工群体的特点;第五部分是简要论述农民工演变所带来的启示与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农民工演变概述
  • (一) 第一阶段(1978 年~1991 年)
  • (二) 第二阶段(1992 年~2001 年)
  • (三) 第三阶段(2002 年~2007 年)
  • 二、农民工演变的社会动因
  • (一)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工群体产生的历史原因
  • (二) 农村改革是农民工群体产生的现实原因
  • (三)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提供外部条件
  • (四)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形成农民工群体的内在动力
  • 三、农民工群体分析
  • (一) 三代农民工的共同特征
  • (二) 三代农民工的不同特征
  • 四、启示与展望
  • (一) 农民工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二) 农民工的贡献与社会地位相悖
  • (三) 民工的发展过程充满了辛酸,却又承载着希望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试论农民工的发展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