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地位分析

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地位分析

论文摘要

隐名股东,作为一种现实经济生活中颇为常见的投资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商事法律兴旺的今天,此种现象有增无减,由其引发的纠纷亦愈来愈多,传统的合同法、物权法和公司法已不足以对此进行规范和保护。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地位问题,是解决隐名股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迄今为止,立法未对此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学界亦无成型理论及学说,以至于实务界在面临此类法律纠纷时处于无法可据、无理可依的境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法释[2011]3号,以下简称解释(三))于2011年2月16日公布施行,其中有关“实际出资人”的条款亦应适用于隐名股东,可以作为隐名股东纠纷解决的依据,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解释三》的出台并未对隐名股东问题进行根本上的解决,《解释三》的法律效果乃至社会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同时,《解释三》本身亦存在不少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因此,对隐名股东问题的理论研究未因《解释三》的发布而走向终点,而是刚刚走到一个新起点。本文基于这一观点,在《解释三》颁布不久,归纳总结时下较为通行的理论及立法例,以“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地位”为题撰写了此篇论文。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对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地位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本部分首先从比较法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隐名股东在不同法域国家中的存在,指出隐名股东这一投资模式并不符合各国的立法潮流,其他国家鲜有此立法例;分析隐名股东在我国的立法现状,指出隐名股东理论和立法上的缺失给实务界所带来的困扰;最后在列举和分析学界关于隐名股东各学说的基础上,界定本文所指称“隐名股东”的定义、特征及其类型。本文第二部分:本部分首先对隐名股东这一投资模式在经济生活中的纠纷形式进行列举,指出这一模式利益关系复杂,交易成本和风险较大。其后对隐名股东与其他关系人的法律关系进行深入剖析,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及其纠纷处理。本文第三部分:本部分主要在商法原则层面,对隐名股东这一投资模式进行价值分析。商事法的原则是商事立法的统率和指导,隐名股东模式在交易迅捷原则下,具有反效率性;在企业维持原则下,具有不稳定因素;在交易安全原则下,不利于对第三人的保护;而在私法自治原则下,为从商自由理念所允许和支持。本文第四部分:本部分首先对学界颇具影响的隐名股东立法理论——股权信托制度进行评论,指出我国引入该制度,并以此来规范隐名股东模式,保护有关当事人权益的可行性;其后对《解释三》相关法条进行评述,指出《解释三》在处理隐名股东问题上的进展与不足。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隐名股东的神秘面纱
  • (一) 隐名股东在不同法系国家中的存在
  • 1. 隐名股东在英美法国家的存在
  • 2. 隐名股东在大陆法系国家的存在
  • 3. 隐名股东在我国的存在
  • (二) 法学界对隐名股东的研究现状
  • 1. 关于隐名股东的学说
  • 2. 关于隐名股东的定义
  • 3. 关于隐名股东的特征
  • 4. 关于隐名股东的类型
  • 二、隐名股东与其他关系人
  • (一) 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关系
  • (二) 隐名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的关系
  • (三) 隐名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其他股东的关系
  • (四) 隐名股东、名义股东与第三人的关系
  • 三、商法原则对隐名股东地位的影响
  • (一) 促进交易迅捷原则
  • (二) 企业维持原则
  • (三) 确保交易安全原则
  • (四) 私法自治原则
  • 四、隐名股东的相关立法评述
  • (一) 信托法的引入
  • (二) 《解释三》有关规定的评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有限责任公司中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J]. 法制博览 2018(35)
    • [2].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及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19(05)
    • [3].论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法律制度之重构[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01)
    • [4].隐名股东法律问题探析[J]. 怀化学院学报 2019(02)
    • [5].浅析隐名股东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9(17)
    • [6].从权利主体的角度论公司股东的知情权——以隐名股东为视角探讨[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07)
    • [7].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9(08)
    • [8].股权代持中隐名股东法律风险相关问题分析[J]. 法制博览 2019(28)
    • [9].隐名股东法律地位确认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30)
    • [10].隐名股东资格司法认定标准循名责实:判例、学理与总结[J]. 区域金融研究 2017(12)
    • [11].隐名股东资格以及隐名股东转让股权的效力认定[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8(01)
    • [12].隐名股东转让股权的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07)
    • [13].隐名股东股权归属认定标准的类型化研究――以对最高法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比较为视角[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2)
    • [14].论隐名股东的存在对公司的影响及其风险防范[J]. 商业经济 2018(11)
    • [15].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代持股协议效力分析——以规避《公务员法》第53条为例[J]. 才智 2015(05)
    • [16].“隐名股东”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J]. 品牌与标准化 2015(06)
    • [17].浅议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基于隐名股东的角度分析[J]. 青春岁月 2016(23)
    • [18].股权代持法律风险分析[J]. 今日财富 2017(08)
    • [19].隐名股东的法律问题分析[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43)
    • [20].代持股权作为执行标的时隐名股东的异议权研究[J]. 天津法学 2019(02)
    • [21].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资格认定若干法律问题探析——以《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4条为研究对象[J]. 区域金融研究 2018(06)
    • [22].论执行异议之诉中隐名股东资格的确认[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3].公司不正当地阻却隐名股东显名应承担赔偿责任[J]. 人民司法 2015(16)
    • [24].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若干探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05)
    • [25].隐名股东不好当[J]. 大众理财顾问 2013(09)
    • [26].外商隐名股东出资纠纷问题研究[J]. 工商行政管理 2011(06)
    • [27].关于公司法中隐名股东的思考[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27)
    • [28].隐名股东法律问题小议[J]. 中国外资 2011(24)
    • [29].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J]. 东方企业文化 2010(08)
    • [30].隐名股东要求撤资能否得到法院支持?[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01)

    标签:;  ;  ;  

    隐名股东的概念及其地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