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和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探讨了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料,丰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为大学生今后的性别角色塑造和人际交往提供更多的指导。本研究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学校,抽取全日制四年本科大学在校生900名,以贝姆性别角色调查表、二维自尊量表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为测量工具,通过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不均衡,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化、女性化大学生的分布显著低于双性化和未分化的大学生。本研究结果按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的分布升序排列;男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主要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女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以未分化和女性化为主,但双性化所占比例也较高;男生男性化者远多于男生女性化者,女生女性化者远多于女生男性化者;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具有跨年级的一致性;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专业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2)各性别角色类型在自尊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3)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大学生与其它三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比较而言,具有更高水平的自尊。(4)双性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5)性别角色类型与自尊、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交往能力、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6)自尊在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起着不同的中介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性别角色
  • 1.1.1 性别角色的定义
  • 1.1.2 性别角色的理论
  • 1.1.3 性别角色的研究现状
  • 1.2 自尊
  • 1.2.1 自尊的定义
  • 1.2.2 自尊的机能理论
  • 1.2.3 自尊的功能
  • 1.2.4 自尊的研究现状
  • 1.3 人际交往能力
  • 1.3.1 人际交往能力定义
  • 1.3.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构成
  • 1.3.3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研究现状
  • 1.4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 1.4.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尊的关系
  • 1.4.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 1.4.3 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个人基本资料调查
  • 3.2.2 贝姆性别角色调查表
  • 3.2.3 二维自尊量表
  • 3.2.4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
  • 3.3 研究程序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研究
  • 4.1.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
  • 4.1.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卡方检验
  • 4.1.3 各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自尊状况
  • 4.1.4 各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
  • 4.2 大学生自尊的研究
  • 4.2.1 大学生在自尊及其各维度得分的描述统计
  • 4.2.2 大学生自尊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4.3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研究
  • 4.3.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 4.3.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4.4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 4.4.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 4.4.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 4.4.3 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 4.4.4 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 4.5 自尊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1 自尊作为男性化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 4.5.2 自尊作为女性化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 4.5.3 自尊作为双性化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 4.5.4 自尊作为未分化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中介效应的检验
  • 5 分析讨论
  • 5.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研究
  • 5.1.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总体状况
  • 5.1.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异分析
  • 5.1.3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 5.1.4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
  • 5.2 大学生自尊的研究
  • 5.2.1 大学生自尊的基本情况
  • 5.2.2 大学生自尊的差异分析
  • 5.3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特点
  • 5.3.1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基本状况
  • 5.3.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分析
  • 5.4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 5.4.1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尊的关系
  • 5.4.2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 5.4.3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
  • 5.5 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
  • 6 结论
  • 7 研究的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性化人格视角下初中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意蕴、困境及生成路径[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 [3].运动员性别角色研究综述[J]. 青少年体育 2017(10)
    • [4].男性青少年性别角色冲突与心理亚健康关系[J]. 中国公共卫生 2016(01)
    • [5].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与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求助污名的中介作用[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3)
    • [6].性别角色冲突对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4)
    • [7].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05)
    • [8].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3)
    • [9].性别角色观念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幸福感的调节效应[J].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9(02)
    • [10].引导家长开展幼儿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0(06)
    • [11].动画中的英雄形象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26)
    • [12].家校合作进行小学生性别角色形成的辅导与研究[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09)
    • [13].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重视性别间的优势互补[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32)
    • [14].小班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的实施策略[J]. 山西教育(教学) 2018(08)
    • [15].试论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及对策[J]. 科普童话 2016(37)
    • [16].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 考试周刊 2017(12)
    • [17].青少年性别角色问题研究综述[J]. 青春岁月 2017(03)
    • [18].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特定体育活动对强化高中男生的男性化特质实验研究[J]. 教育 2017(12)
    • [19].浅谈幼儿性别角色教育现状及对策[J]. 新课程(上) 2017(05)
    • [20].孩子的早期性别角色认同很重要[J]. 益寿宝典 2017(18)
    • [21].电视对大学生青少年时期性别角色定位的影响——大学生青少年时期电视收视习惯及性别角色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J]. 明日风尚 2017(16)
    • [22].游戏角色和性别角色互补统一[J]. 学前教育 2017(06)
    • [23].双性化教育——使幼儿顺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J]. 科普童话 2017(36)
    • [24].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和自我接纳的关系研究[J]. 中华少年 2016(30)
    • [25].国外关于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 幼儿教育 2016(Z6)
    • [26].单亲家庭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研究综述[J]. 学园 2015(08)
    • [27].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的国外研究概况[J]. 媒体时代 2013(Z1)
    • [28].幼儿双性化发展初探[J]. 英才高职论坛 2009(04)
    • [29].我国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J]. 陇东学院学报 2019(01)
    • [30].基于绘本阅读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9(09)

    标签:;  ;  ;  ;  ;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