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机理研究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遗传背景为珍汕97和IRAT109的18份水稻材料(16份近等基因系和2份亲本)为研究对象,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其在正常水分和干旱处理下的根部性状特性,调查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并在收获期取样考察其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综合分析各试验材料的抗旱表现,探讨其抗旱性差异的原因。同时以这18份水稻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探讨正常水分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干旱胁迫下,来源于ZS97的水稻材料的卷叶较为缓慢,其耐脱水能力强于来源于IRAT109的水稻材料,而来源于IRAT109的水稻材料的避旱性强于来源于ZS97的水稻材料。2)以抗旱指数和综合抗旱指数为基础,综合考虑其农艺性状表现可得,来源于ZS97的水稻材料N19、N23和N24的抗旱性高于其亲本,来源于IRAT109的水稻材料N4、N11的抗旱性高于其亲本。3)探讨其抗旱性高的原因,并鉴定其表现性状是否与其QTL定位的性状相符。N19和N23抗旱性高于ZS97主要是因为其相对结实率(干旱胁迫下的性状表现/正常水分条件下的性状表现)较高,这与N23的QTL定位性状相符。N24抗旱性高则是因为其强大的根系,相对单株颖花数和相对千粒重较高。相对千粒重较高这与其QTL定位结果相符,但2010年这一性状表现不明显。N4抗旱指数高于IRAT109主要因为其每穗颖花数较高,而N11主要因为其相对结实率较高。在正常水分条件下,N11的根系总体积最大,在干旱胁迫下,N15最大扎根深度最大,这些性状都与其QTL定位的结果相符。但N15的相对结实率显著低于IRAT109,因此其抗旱指数低于IRAT109。4)比较其水分利用效率,探讨其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的原因。来源于ZS97的水稻材料N6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亲本ZS97,而N19、N20、N23和N24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ZS97。N6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主要因为其耗水量较低,N19和N20主要因为其单株产量较低。N19的单株产量较低的原因是因为其粒重和结实率较低;而N20主要是因为其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较低。N24的单株产量较高主要是因为其每穗颖花数较高,但是N24的耗水量较大,所以其水分利用效率较低。来源于IRAT109的水稻材料N12、N15、N36和N37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亲本IRAT109。N37和N15主要是因为耗水量过大,结实率较低而引起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低;N12和N36却主要是因为单株产量过低。N12的单株颖花数、每穗颖花数和粒重与IRAT109相比无显著差异,但是其结实率却较为偏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列表
  • 1 研究背景
  • 1.1 作物抗旱性概念和适应机制
  • 1.1.1 避旱性
  • 1.1.2 耐旱性
  • 1.1.3 逃旱性
  • 1.2 作物形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1 水稻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2.2 水稻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3 作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 1.3.1 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响应
  • 1.3.2 叶绿素荧光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3.3 渗透调节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1.4 水分利用率的内涵
  • 1.4.1 单叶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
  • 1.4.2 作物群体的水分利用率
  • 1.4.3 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率
  • 1.5 作物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
  • 1.6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 1.6.1 内在因素
  • 1.6.2 环境条件
  • 1.7 水分利用效率与抗旱性的关系
  • 1.8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机理研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4 抗旱性评价指标
  • 2.1.5 统计分析
  • 2.2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水分利用效率机理研究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
  • 3.2 抗旱水稻材料的生理特性
  • 3.2.1 根系特性
  • 3.2.2 产量性状
  • 3.2.3 相对电导率和伤害度
  • 3.2.4 气孔导度
  • 3.2.5 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
  • 3.3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水分利用效率
  • 3.4 不同水分利用效率的水稻近等基因系的生理特性
  • 3.4.1 产量性状
  • 3.4.2 根系性状
  • 3.4.3 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叶片失水速率
  • 3.4.4 光合特性和荧光特性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机制分析
  • 4.2 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应用[J]. 宁波农业科技 2011(04)
    • [2].近等基因系构建及其在育种中应用综述[J]. 中国园艺文摘 2018(06)
    • [3].家蚕黄血近等基因系差异蛋白组学分析[J]. 蚕业科学 2010(02)
    • [4].低磷胁迫条件下大豆磷高效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08)
    • [5].不同近等基因系氨基酸含量及食味特征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5)
    • [6].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籽粒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5(05)
    • [7].小麦抗/感白粉病近等基因系基因表达差异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8(01)
    • [8].玉米空秆与不空秆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及生理指标比较[J]. 种子 2016(08)
    • [9].水分亏缺冬小麦近等基因系冠气温差与群体总耗水量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9(01)
    • [10].粳稻云引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构建及遗传背景恢复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09)
    • [11].家蚕第2白卵近等基因系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J]. 蚕业科学 2010(03)
    • [12].干旱胁迫对蜡质含量不同小麦近等基因系光合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2)
    • [13].彩色小麦近等基因系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24)
    • [14].抗感菌核病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盛花期叶片转录组比较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20(03)
    • [15].20对大麦株高近等基因系农艺与产量性状差异及相关性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6(05)
    • [16].opaque-2玉米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赖氨酸含量快速检测[J]. 作物学报 2013(09)
    • [17].油菜MICMS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近等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1(03)
    • [18].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J]. 作物学报 2010(08)
    • [19].水稻近等基因系中5个抗旱主效QTL的验证[J].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5)
    • [20].黄瓜CsSUN和CsLNG1调控果实大小的机理分析[J]. 园艺学报 2020(01)
    • [21].玉米o2,o16和wx基因不同聚合类型近等基因系的选育[J]. 种子 2019(02)
    • [22].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参与家蚕氟化物耐受性形成的研究[J]. 蚕业科学 2018(01)
    • [23].12个优质蛋白玉米(QPM)近等基因系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06)
    • [24].家蚕耐氟近等基因系SSH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J]. 蚕业科学 2011(01)
    • [25].利用近等基因系对水稻芒基因AWN3-1的遗传定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 [26].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41基因的差异表达[J]. 华北农学报 2008(05)
    • [27].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11)
    • [28].小麦近等基因系与白粉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01)
    • [29].中国水稻近等基因系在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的应用研究[J]. 北方水稻 2011(06)
    • [30].3个纤维颜色不同的棉花近等基因系主茎功能叶生理特性变化与产量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激光生物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及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