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综述现今多用户检测算法发展动态,分析线性和非线性两类多用户检测法性能,将算法复杂度低、便于硬件实现的干扰抵消类算法作为研究目标,根据现有串、并行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不足提出自适应和盲适应改进算法,并将改进的盲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应用在高速率信道中。基于上述目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比较现阶段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六种多用户检测算法,分析每种算法优缺点,选择复杂度低、结构简单的串、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做进一步分析。第二、由于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存在误差累积缺点,基于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的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可部分抑制误码传播,但该算法收敛速率慢,时延长,本文提出递归最小均方误差(recursive least square,RLS)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改进算法;虽然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可增强弱功率用户判决性能,却不能提高强功率用户判决性能,本文提出改进算法盲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在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前端引入最小二乘恒模算法加强对强功率用户的判决并提高系统整体性能。第三、并行干扰抵消算法也存在误差累积缺陷,基于LMS的部分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检测算法仅在干扰抵消第二级使用LMS算法自适应调节接收信号估计值,不能抑制误码累积,没有充分发挥自适应滤波作用,本文提出基于LMS和RLS的二次迭代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改进算法;由于RLS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复杂度随用户数增加呈指数级增长,本文提出改进的盲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在LMS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前端加入最小二乘恒模算法改善系统性能,降低算法复杂度。第四、由于串行类干扰抵消算法每判决一个用户时需对所有剩余用户进行排序,接入用户较多时算法复杂度增大,时延增加,本文在高速率MC-CDMA系统中采用盲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盲自适应干扰抵消算法可实现抗多址干扰和抗符号间干扰双重目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1.2 多用户检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章 多用户检测算法2.1 扩频通信基本原理2.2 CDMA系统介绍2.3 传统 CDMA检测技术2.3.1 CDMA系统接收端模型2.3.2 传统检测器原理及性能仿真2.4 多用户检测技术简介2.5 最优多用户检测算法2.6 线性多用户检测算法2.6.1 解相关检测算法原理及性能仿真2.6.2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算法原理及性能仿真2.7 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算法2.7.1 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原理及性能仿真2.7.2 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原理及性能仿真2.8 本章小结第3章 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3.1 自适应信号滤波算法3.1.1 LMS算法3.1.2 RLS算法3.2 盲自适应算法3.2.1 恒模算法3.2.2 最小二乘恒模算法3.3 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3.3.1 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原理3.3.2 改进的RLS-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3.3.3 算法仿真及结论3.4 盲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3.4.1 改进的LSCMA盲自适应串行干扰抵消算法3.4.2 算法仿真及结论3.5 本章小结第4章 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4.1 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原理4.2 改进的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4.2.1 改进的 LMS-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4.2.2 改进的 RLS-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4.2.3 算法仿真及结论4.3 盲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4.3.1 改进的LSCMA盲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4.3.2 算法仿真及结论4.4 本章小结第5章 MC-CDMA中的盲自适应千扰抵消算法5.1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简介5.2 MC-CDMA发射/接收系统5.2.1 MC-CDMA发射机模型5.2.2 MC-CDMA接收机模型5.3 MC-CDMA中的盲自适应并行干扰抵消算法5.3.1 MC-CDMA中改进算法应用描述5.3.2 算法仿真及结论5.4 本章小结结论致谢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盲自适应干扰抵消论文; 串行干扰抵消论文; 并行干扰抵消论文; 多用户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