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践与人的发展研究

虚拟实践与人的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虚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且以不可逆转之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虚拟技术为技术支撑的虚拟实践活动初露端倪,在全新的空间开辟了人类实践前所未有的天地,把人类实践活动的范围扩大到一个新的未知领域,充分展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没有止境、充满活力的新型实践形式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现有的生产生活模式,冲击着人类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理论形态。虚拟实践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观点经受着新的挑战,经历着新的发展机遇期,而且也使人的全面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使人陷入对技术的依赖之中,沦为网络的奴隶;它造成了伦理道德、文化、信息安全的困境,加剧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勇敢而充满智慧地迎接这种挑战,在尽可能的人文关怀和既有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指导下,警惕并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虚拟实践活动可能产生的种种负面效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现代人的发展要求
  • 1.1.2 信息时代的哲学研究
  • 1.1.3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选题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哲学意义
  • 第二章 人的发展理论
  • 2.1 人的发展内涵
  • 2.1.1 人的本质
  • 2.1.2 人的价值
  • 2.1.3 人的自由与解放
  • 2.2 人的发展的衡量标准
  • 2.2.1 人的全面发展
  • 2.2.2 人的自由发展
  • 2.2.3 人的协调发展
  • 2.3 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发展的实现途径
  • 第三章 实践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 3.1 实践的内涵
  • 3.2 实践的特点与功能
  • 3.2.1 实践的特点
  • 3.2.2 实践的功能
  • 3.3 实践的演化及趋势
  • 3.3.1 实践的演化阶段分析
  • 3.3.2 实践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虚拟实践:新的实践形态
  • 4.1 虚拟实践的产生与发展
  • 4.2 虚拟实践的特点及结构
  • 4.2.1 虚拟实践的特点
  • 4.2.2 虚拟实践结构
  • 4.2.3 虚拟实践的运作模型
  • 4.3 虚拟实践的划时代意义
  • 4.3.1 哲学意义
  • 4.3.2 政治意义
  • 4.3.3 经济意义
  • 第五章 虚拟实践与人的发展的互动关系
  • 5.1 虚拟实践促进人的发展
  • 5.1.1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实践能力极大的提高
  • 5.1.2 人的自由发展----主体性的大大提高
  • 5.1.3 人的协调发展-----人的交往实践的更加丰富
  • 5.2 人的发展对虚拟实践的促进作用
  • 5.2.1 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虚拟实践技术的发展
  • 5.2.2 个性化与主体意识的上升促使网络文化的产生与繁荣
  • 5.2.3 交往关系的丰富促使虚拟实践交往的多元化
  • 第六章 虚拟实践与人的发展面临的困境与解决途径
  • 6.1 虚拟实践与人的发展面临的困境
  • 6.1.1 主体性的异化与消融
  • 6.1.2 文化困境
  • 6.1.3 安全困境
  • 6.2 解决途径
  • 6.2.1 虚拟实践的实践技术角度
  • 6.2.2 虚拟实践的人文关怀角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家安全视阈下虚拟空间治理的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8)
    • [2].初探虚拟空间中的刑法理论[J]. 法制博览 2019(23)
    • [3].成见消融与价值重塑——作为媒介的游戏虚拟空间对受众的影响[J]. 新闻世界 2019(10)
    • [4].虚拟空间犯罪盲区分析及治理策略[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7(05)
    • [5].空间失序与犯罪异化:论虚拟空间的犯罪应对[J]. 河南社会科学 2018(05)
    • [6].虚拟空间与实体功能[J]. 中国社会保障 2016(09)
    • [7].艺术的数字化“虚拟空间”探究[J]. 新闻爱好者 2017(04)
    • [8].王晴作品[J]. 美与时代(中) 2016(08)
    • [9].《虚拟空间》[J]. 美苑 2015(S2)
    • [10].陀螺男人[J]. 读友 2016(22)
    • [11].虚拟空间亦不能为所欲为[J]. 高中生 2017(01)
    • [12].小说教学:遇见未曾遇见的风景[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07)
    • [13].中国人为什么纷纷起了英文名[J]. 读者(原创版) 2017(02)
    • [14].论新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J]. 青年文学家 2017(14)
    • [15].开门不见山[J]. 词刊 2017(05)
    • [16].民意的底色是“正能量”[J]. 时代报告 2017(01)
    • [17].大学生虚拟空间群体交往现状——以一个有趣的访谈为例[J]. 大众心理学 2017(07)
    • [18].自然成长 自然成就[J].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7(08)
    • [19].从内外平衡看虚拟空间对党组织的五重挑战——兼论党组织法治化协同虚拟空间治理法治化何以必然[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01)
    • [20].信息素养:轻松玩转虚拟空间[J]. 中国德育 2016(01)
    • [21].社会化媒体信息共享虚拟空间特征及其对信息素养培育的启示[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09)
    • [22].简析虚拟空间交易中的维权困境[J]. 中国科技信息 2012(16)
    • [23].虚拟空间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 美术大观 2009(04)
    • [24].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广场舞狂欢及其反思[J]. 体育学刊 2018(01)
    • [25].基于虚拟空间场景的现地用图训练方法[J]. 地理空间信息 2017(08)
    • [26].论虚拟空间刑事法网之扩张与克制——以《网络诽谤解释》为背景的分析[J]. 刑事法评论 2014(01)
    • [27].虚拟空间相邻经济对青藏两省区建设铁路经济带的启示[J]. 青海民族研究 2008(02)
    • [28].关于虚拟空间的经济学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4)
    • [29].校园多维虚拟社交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辽宁经济 2019(07)
    • [30].虚拟社区:从特性分析去定义[J]. 传播力研究 2019(22)

    标签:;  ;  ;  ;  

    虚拟实践与人的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