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定位

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定位

论文摘要

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以利用BT型不育系为主,由于BT型不育系的育性不够稳定,同时单一细胞质的应用也使杂交粳稻的推广存在着潜在风险。因此,对其他类型粳稻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显得十分重要。已有的研究表明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较好地协调了育性稳定性、开花习性和可恢复性几方面的矛盾。因此,研究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定位对选育HL型、CL型粳稻不育系及其相应的恢复系,解决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育性不够稳定及细胞质单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HL、CL型粳稻不育系(HL-六千辛A、CL-六千辛A、HL-苏秋A)、各自的保持系(六千辛B、苏秋B)和相应的恢复系(泗R2982、SWR78)为材料,对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性遗传及恢复基因定位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三交群体HL-六千辛A//六千辛B/泗R2982、CL-六千辛A//六千辛B/泗R2982、HL-苏秋A//苏秋B/SWR78育性分离情况,当采用套袋结实率5%为育性划分标准时,不育株与可育株的株数符合1:1的分离比,推测HL、CL型粳稻不育系育性的恢复可能受1对显性主基因控制。2、调查HL-六千辛A/泗R2982、CL-六千辛A/泗R2982、HL-苏秋A/SWR783个组合的F2群体的套袋结实率,在3个群体中均未出现不育株,表明HL、CL型粳稻不育系具有配子体不育的遗传特点。3、用HL-六千辛A//六千辛B/泗R2982、CL-六千辛A//六千辛B/泗R2982两个三交群体对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恢复基因进行初步定位,表明恢复系泗R2982带有对HL、CL型六千辛A相同的恢复基因,该基因位于标记STSh-7和STS10-16之间。4、以HL-六千辛A//六千辛B/泗R2982中的不育株为材料,将恢复基因定位于第10染色体长臂,标记STS10-52和STS10-19之间,两标记物理相距208Kb;以群体中可育株为材料,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结果在STS10-52和STS10-19之间208Kb的区间存在2个恢复基因位点Rf-hl-a1(t)与Rf-hl-a2(t)。其中,Rf-hl-a1(t)位于标记STS10-52和STS10-63之间,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142Kb。Rf-hl-a2(t)位于标记STS10-13和STS10-19之间,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55Kb。5、以HL苏秋A//苏秋B/SWR78中的不育株为材料,将恢复基因定位于STS10-46和STS10-79之间,两标记相距210Kb;以群体中的可育株为材料,对恢复基因进行定位,结果与HL六千辛A//六千辛B/泗R2982群体相似:在STS10-52和STS10-19之间210Kb的区段内定位到2个HL型恢复基因Rf-hl-b1(t)、 Rf-hl-b2(t)。其中,Rf-hl-b1(t)位于标记STS10-46和STS10-75之间,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72Kb, Rf-hl-b2(t)定位于标记STS10-65和STS10-79之间,两标记间的物理距离为96Kb。6、将本研究定位到的HL、CL型粳稻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与前人对不同类型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发现Rf-hl-a1(t)、Rf-hl-b2(t)定位区段与BT型恢复基因Rf1a基本相同,推测三者可能为等位基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 1 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
  • 1.1 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简史
  • 1.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主要类型及不育机理
  • 2.1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主要类型
  • 2.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不育机理
  • 3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机理
  • 4 水稻几种胞质不育系育性恢复性遗传研究进展及基因定位
  • 4.1 WA型不育系育性恢复遗传及基因定位
  • 4.2 BT型不育系育性恢复遗传及基因定位
  • 4.3 HL、CL型不育系育性恢复遗传及基因定位
  • 5 植物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克隆
  • 第二章 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定位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水稻材料
  • 1.1.2 常用分子生物学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遗传分析群体及基因定位群体的构建
  • 1.2.2 花粉育性鉴定
  • 1.2.3 小穗育性鉴定
  • 1.2.4 水稻DNA提取
  • 1.2.5 PCR反应体系和程序
  • 1.2.6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恢复系泗R2982对HL、CL型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的恢复性遗传与基因定位
  • 2.1.1 恢复系泗R2982对HL、CL型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的恢复性遗传
  • 2.1.2 恢复系泗R2982的恢复基因定位
  • 2.1.2.1 亲本的多态性分析
  • 2.1.2.2 恢复系泗R2982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 2.1.2.3 恢复系泗R2982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及物理图谱构建
  • 2.2 恢复系SWR78对HL型粳稻不育系苏秋A的恢复性遗传与基因定位
  • 2.2.1 恢复系SWR78对HL型粳稻不育系苏秋A的恢复性遗传
  • 2.2.2 恢复系SWR78的恢复基因定位
  • 2.2.2.1 亲本的多态性分析
  • 2.2.2.2 恢复系SWR78恢复基因的初步定位
  • 2.2.2.3 恢复系SWR78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及物理图谱构建
  • 3 小结与讨论
  • 3.1 育性指标的选择
  • 3.2 HL型粳稻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浙中地区杂交籼粳稻“甬优15”引进与应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 [2].生物炭对寒地早粳稻生长的影响[J]. 中国种业 2020(11)
    • [3].含水量对粳稻品比试验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11)
    • [4].江苏省粳稻种植经济效益变化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03)
    • [5].基于叶片尺度的东北粳稻产量估测[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1)
    • [6].南方稻区“籼改粳”研究进展[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01)
    • [7].粳稻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 2017(28)
    • [8].寒地粳稻大棚育苗技术要点[J]. 中国种业 2016(01)
    • [9].浅述寒地粳稻抗倒伏原因和防治措施[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5(12)
    • [10].浅析安徽省发展粳稻生产的优势及建议[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20)
    • [11].新形势下加快江苏粳稻优质化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12)
    • [12].短期粳稻运行仍将偏弱[J]. 农家致富 2013(23)
    • [13].江苏启动粳稻托市收购[J]. 农家致富 2013(24)
    • [14].粳稻市场稳中求进[J]. 农家致富 2014(10)
    • [15].粳稻收购行情稳定[J]. 农家致富 2012(01)
    • [16].粳稻市场仍将小幅震荡[J]. 农家致富 2012(11)
    • [17].粳稻市场需求旺盛[J]. 农家致富 2013(14)
    • [18].粳稻期货优势众多[J]. 农家致富 2013(22)
    • [19].江苏10年来首启粳稻托市收购[J]. 农家致富 2013(22)
    • [20].粳稻市场“仍看涨”[J]. 农家致富 2010(01)
    • [21].粳稻价格反弹有限[J]. 农家致富 2010(13)
    • [22].寒地粳稻耐碱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J]. 作物杂志 2016(06)
    • [23].寒地粳稻种质苗期耐碱鉴定与评价[J]. 中国种业 2017(01)
    • [24].都昌县2016年一季粳稻新品种生产力对比试验小结[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4)
    • [25].第十五届粳稻发展论坛隆重召开[J]. 北方水稻 2017(04)
    • [26].寒地粳稻指纹图谱的构建及聚类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 2017(04)
    • [27].粳稻—小麦周年协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集成与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0)
    • [28].中国粳稻生产中技术进步研究——基于粳稻主产省面板数据的分析[J]. 管理评论 2016(10)
    • [29].豫南粳稻/小麦两季高产机理分析及配套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05)
    • [30].粳稻价格走势稳定[J]. 农家致富 2015(07)

    标签:;  ;  ;  ;  ;  

    HL、CL型粳稻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及恢复基因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