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研究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制度,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这透视出在我国再次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紧迫性。土地制度的创新来自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呼唤着改革的理论。因此对于改革的理论,文章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的主张。“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改革的热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国家和理论界都十分重视的问题。通过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的土地制度与”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土地的生存或保障、收入、就业等功能是始终存在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民在收入多元化的情况下,土地收入依然占60%;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土地制度承载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功能。因此“三农”问题之所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土地制度在农村中的巨大作用分不开。现阶段,我国农村由土地引起的经济纠纷、社会纠纷,甚至包括农民同基层政权组织的矛盾,都同土地制度直接地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现在我国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一项没有完成的土地制度改革,它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改革的不彻底性,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革。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农村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土地制度改革。我国理论界紧紧跟踪农村改革的实践,对这场改革为什么会发生、如何发生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持久、广泛而深入的争论和探讨。文章在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制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土地制度改革理论的不同侧重点为标准,将理论界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进行归纳,对每一种改革思路的主要论题、观点,优势和弊端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了总体性评论和改革思路探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文献述评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1 国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
  • 2.1.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3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分析
  • 3.1 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
  • 3.2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3.2.1 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空间界定不清、产权时间界限的不明确
  • 3.2.2 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导致土地流转机制失衡
  • 3.2.3 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中存在的三个“二律背反”
  • 3.2.4 监督成本过高,导致农民对土地监督的外部性
  • 3.3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 4 我国现有的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思路归纳
  • 4.1 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
  • 4.1.1 “国家模式”
  • 4.1.2 “两田制模式”
  • 4.1.3 “经营权物权化模式”
  • 4.1.4 “反均田制模式”
  • 4.2 变革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
  • 4.2.1 有限变革所有权的改革思路
  • 4.2.2 完全变革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
  • 4.3 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思路
  • 4.4 探索集体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思路
  • 4.5 多形式并存的土地制度
  • 4.5.1 “三元导向租赁制”
  • 4.5.2 国家所有、集体占有、农户经营的三级土地体制
  • 4.5.3 集体所有制占主体、主导的同时,允许部分土地国有,荒地私有现阶段的耕地
  • 5 各种改革思路的评析
  • 5.1 各种改革思路的优势分析
  • 5.1.1 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改革思路优势分析
  • 5.1.2 变革所有权的改革思路优势分析
  • 5.1.3 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多种土地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思路的优势分析
  • 5.1.4 探索集体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思路优势分析
  • 5.1.5 多形式并存的土地制度优势研究
  • 5.2 各种改革思路的弊端研究
  • 5.2.1 完善土地经营权改革思路的弊端研究
  • 5.2.2 变革土地所有权的改革思路弊端研究
  • 5.2.3 以集体所有制为基础,多种土地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思路弊端研究
  • 5.2.4 集体土地所有制实现形式改革思路的弊端分析
  • 5.2.5 多形式并存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的弊端
  • 6 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研究
  • 6.1 影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因素分析
  • 6.1.1 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必要性和充分性思辨
  • 6.1.2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中时机问题分析
  • 6.1.3 土地产权对我国农民的重要意义
  • 6.1.4 土地制度改革中的“土地政治意义、土地经济意义和土地社会意义”
  • 6.1.5 “诱致性变革”与“强制性变革”选择问题
  • 6.1.6 中国农民
  • 6.2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路研究
  • 6.2.1 第一阶段,界定土地的各种权利
  • 6.2.2 第二阶段:土地资产股份所有、市场化经营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J]. 中华建设 2019(12)
    •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制度改革历程史述及展望[J]. 农业展望 2020(01)
    • [3].土耳其土地制度的变迁(1300~1973)[J]. 农业考古 2018(06)
    • [4].未来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在哪?农业农村部透露三大信号[J]. 河南农业 2019(05)
    • [5].乡村振兴应坚守土地制度改革的底线[J]. 人民法治 2018(14)
    • [6].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体育利益演化的理论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J]. 农家参谋 2018(12)
    • [8].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的财政思考[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21)
    • [9].土地制度改革红利释放趋势和情景预测[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01)
    • [10].土地制度与生态文明[J]. 中国生态文明 2016(06)
    • [11].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改革探索[J]. 北方经济 2016(12)
    • [12].土地制度改革期待统筹推进[J]. 乡村科技 2016(31)
    • [13].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团结演变及趋势——以建国后四次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J]. 前沿 2017(04)
    • [14].“十三五”时期土地制度改革与农村发展的建议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8)
    • [15].论中国传统社会土地、田地与田业之关系——兼及与英国土地制度的比较[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6].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分析[J]. 经贸实践 2017(13)
    • [17].主编漫谈[J]. 农机科技推广 2017(08)
    • [18].一个渐进的方案浮出水面——刍议土地制度改革[J]. 紫光阁 2015(02)
    • [19].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缺陷分析[J]. 国土资源 2016(09)
    • [20].问题与路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机理解读[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06)
    • [21].土地制度改革如何实施之我见[J]. 广东土地科学 2014(04)
    • [2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 山西农经 2014(05)
    • [23].清代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启示[J]. 兰台世界 2015(06)
    • [24].新视角下的唐宋土地制度研究——耿元骊《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研究》读后[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5(02)
    • [25].土地制度改革是难点,也是痛点[J]. 商周刊 2015(11)
    • [2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历程和经验探索[J]. 品牌 2015(09)
    • [27].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展望[J]. 经济法研究 2018(02)
    • [2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土地制度[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7(03)
    • [29].农民宅基地能入市吗[J]. 中国乡村发现 2016(06)
    • [30].吉林省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制度改革的金融支持研究[J]. 赤子(下旬) 2016(05)

    标签:;  ;  ;  ;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