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竭的力量源泉

创新,不竭的力量源泉

一、创新,力量不竭之源(论文文献综述)

何新生,王健[1](202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思考》文中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引导和凝聚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精神凝聚力、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等涵义及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促生国家精神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动力及影响要素,探索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基本原则、着力点和有效路径。

金春花[2](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认为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王南芳[3](2021)在《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用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这六个层层递进的词语来形容文化自信,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也充分说明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文化自信的提出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协调,“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期,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尤其在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下,各种各样的不良社会思潮使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剧烈冲击。思想文化领域一旦“根不稳”、“魂不定”,将会动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坚定文化自信,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凝聚力、塑造力、生产力、防御力,有助于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价值。实现从文化不够自信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必须通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艰苦的文化自信培育实践,而关于文化自信培育的研究正是当前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文化自信培育是对当前中国文化不够自信的理性审视,也是对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学术回应,既有助于增强我国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水平,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又能弥补当前研究的局限,深化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意义十分显着。文化自信培育是指在深刻掌握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依靠一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教育方法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以期实现增强我国社会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文化自信培育围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展开,与文化自信的重构、重塑、重建的形成机制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生长点和落脚点是培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等特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对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进行深入系统探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需要。文化自信培育的展开始终依靠人、围绕人并服务人。依据人在文化自信培育中地位、任务、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文化自信培育的主体划分为文化自信培育者和文化自信培育对象,这是文化自信培育最基本构成要素。文化自信培育者肩负着教育引导培育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知识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的神圣使命,必须具备过硬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能力素质、健全的人格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虽然文化自信培育具有人民性,应该面向全体中华儿女展开,但也应该有重点,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探讨。因此本文将青少年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网络大流量群体作为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进行深入探讨。文化自信培育者与文化自信培育对象在实践交往中要秉承平等性、亲和性、发展性的交往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革命文化自信培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三个方面构成的系统。从结构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是基础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是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是核心内容。从层次来看,按照从低到高的原则,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和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其中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础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中间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是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最高层次。从当前的培育状况来看,我国民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高,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得分最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认同、低认知的现实反差,要求我们不仅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而且要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层次性原则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完整、结构协调和层次科学。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桥和船。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实践的完备化、效果的优质化、制度的常态化,必须遵循“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的古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研究。随着文化自信培育的显性方法与隐性方法、线上方法与线下方法、内部方法与外部方法的综合使用,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日益呈现协同性、互补性、同构性等特征。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是由哲学方法、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法构成的层次分明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相关论述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的哲学方法,起到最根本的作用。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方法,是指导文化自信培育顺利实施的基本准则。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要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指影响文化自信培育活动的一切环境因素的总和。按照范围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按照外延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按照形态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按照作用来划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可以分为积极环境和消极环境。从结构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构成要素,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体系的完整性;从功能来看,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感染、导向和强化功能有助于提升文化自信培育的实效性,没有它就没有文化自信培育目标的达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文化自信培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国内外环境的变化,科学分析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机遇与挑战,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要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环境观的指导,秉承实事求是、方向一致、协同共振、循序渐进的优化原则,努力建设繁荣有序的经济环境、民主法治的政治环境、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温馨乐学的家庭环境、风清气正的学校环境、文明有礼的社区环境、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在有效应对危机中抓住新机、开拓新局,将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优化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开展下去,有效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季双禹[4](2020)在《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民俗文化是舟山文化中的主要艺术形式,历经千年的兴衰变革成为现在具有舟山特色的民俗文化。但因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即将消亡,舟山民俗文化也同样受到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变革的影响而面临威胁,传统的传播方式不再适合新形态下的语境,要在信息时代和新媒体的夹击中求生存求发展,民俗文化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利用多种传播平台,为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播提供更好的建议。因此民俗文化需要改变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本文以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内核,结合大众传播学和议程设置理论框架来分析舟山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通过研究民俗文化传播的背景因素来剖析文化传播的内在价值,寻求更优质的传播内容。其中客观分析舟山民俗文化的现状是为了寻求文化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寻找更适合的传播方式。本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重点分析了民俗文化传播和民俗文化的研究现状,突出研究创新,为全文做统领性概述。第二章,概念阶段和理论阐释,在对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基础上,对大众传播模式和议程设置理论下民俗文化的传播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海洋民俗文化自身的传播价值进行阐释,为下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舟山海洋民俗文化概况的介绍,对舟山海洋民俗文化的特征和传播意义进行归纳分析。第四章,以大众传播模式和议程设置模式为切入点,研究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的现状并对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第五章,针对上述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针对性的从传播主体、传播定位、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研究旨在寻找传播与民俗文化的内在联系,探索民俗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结论认为:在大数据信息时代下,舟山应该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升传播合力、明确传播目标、拓展传播手段、丰富传播内容,积极寻求符合海洋民俗文化发展的传播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海洋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张春元[5](2020)在《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坚定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根基底蕴。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高校文化资源丰富而集中,在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在新时代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论文聚焦高校文化资源整合与建设,通过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研究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意义和要求、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优势和作用、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高校文化资源更好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认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甄别力、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大学生文化践行力、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需要,以达到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中国革命文化的信守者和践行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之目的。而高校所拥有的丰富而全面的文化资源、优良的文化培育氛围、专业的文化培育队伍、多样的文化培育平台等,在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恰有其独特优势。充分利用高校文化资源优势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空间、丰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和方式,而且可以达到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效果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但就目前实际来看,高校文化资源在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物质文化资源内涵展现不足、精神文化资源载体功能欠缺、制度文化资源保障功能滞后、行为文化资源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文化资源力量有待整合等。究其原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化、大学生对主文化认同不足、亚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冲击消解、高校文化资源整合力有限等可能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基于此,有必要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整体联动,与时俱进,从做好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顶层设计入手,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主学习能力,加强高校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和效率,紧抓高校物质文化资源的“以文化人”功能发挥,深入挖掘高校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核,不断丰富高校行为文化的服务内涵和实践形式,等等。如此,培育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大学生才有可能。

高洁[6](2020)在《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远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近到中国新冠战役的胜利;大到航空母舰的建造、小到螺丝钉的制造,革命传统一直凭借它敢为人先、开辟创新、勇敢战斗、众志成城的精神力量引领着中华民族走向强大与繁荣,是封存在在华夏儿女脊背中的精神能量。近年来,国家发展日新月异,新时代正催生着无限的发展机遇,也渴求着德才兼备的智慧型人才。十九大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新的教育任务,其中一个教学切入口便是革命传统教育;但近年来革命“过时论”、革命“空谈论”革命以及“无用论”甚嚣尘上,革命领袖形象和革命事实被严重诋毁和歪曲,革命传统作品教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革命传统作品面临的困境的双重压力下,革命传统教学的研讨与探究就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本论文将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为研究对象,阐释现代价值,分析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理论研讨相应的教学策略,力求引起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对革命传统作品的热情、对革命精神的传承。自语文独立成科以来,革命传统文本一直是教材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时代的起伏中从主流变为旁支再到如今的重新崛起,其中不仅是现代人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尊重,更是因为在革命传统中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现代教育价值,如激励道德发展、增强创新意识、促进文化引领、增强政治导向性以及改善学生心理。革命传统作品在内容上也与其他类别的文本有着极其明显的不同:从国家和个人层面而言,在国家层面上,革命传统作品弘扬的是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历史使命;从个人层面上看注重宣扬“明德笃行,弘毅持志”的人格精神以及“悲天悯人,兼善天下”的社会关怀。革命传统作品主题的隽永性也要求教学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首先要学生引导学生品读,从朗读到涵泳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其次,为学生创设具身认知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语言、事物、游戏以及VR技术尽量还原学生对革命的清晰认知;另外,利用历史资料对革命事物和革命事件进行必要补充,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选取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单篇教学、群文阅读教学以及整本书阅读的教育能量,去尽可能地感染一个人、教育一个人。之后,是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实践,以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语言分析和情感渲染目标为例设计教学片段,采用教学案例加反思研读的形式撰写。最后,为落实课改的要求,撰写延安研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活动以及课后评价三个阶段。

朱悦[7](2020)在《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依据金融要素流动趋势和空间格局分布,相继在各区域推动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加速打造金融集聚区板块,表明金融集聚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尤其在创新型国家转型期间,金融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动力引擎,对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金融集聚、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相关理论,明晰二者的作用机制。其次,阐述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现状,并结合2005-2017年共计13年度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金融集聚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金融集聚度,运用DEA模型测度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值。通过设计纳入空间相关关系的空间杜宾模型,从实证角度测度并评价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最后,结合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金融资本配置、金融市场化进程、金融监管、金融体系优化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受空间相关关系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起到促进作用,但在长期内效果不会持续。将金融集聚进一步分解验证发现,银行业集聚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提升作用显着,证券业集聚的支持作用并不显着,保险业集聚则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起到制约作用。鉴于此,为充分利用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提出配置金融资本高效支撑科技创新、金融市场化发挥创新激励效应、金融监管助推技术创新风险体系建设、多层次金融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四个建议。

王宇翔,张志泉[8](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滋养作用。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与不断发展着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明确其对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向往以及升华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要赓续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人民性和文化历史传承性的基本立场,更要进一步通过改革与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和方法、寻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强的路径研究,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程绫绡[9](2019)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习近平根据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马克思主义的 根本立场出发,全面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自觉地把握文化共相与殊相、古意与新知、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理论和实践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传承和弘扬得以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期,转化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积极效果尤为显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 族和个人的重要性已经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共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得以真正表达。研究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实 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助于我们从其传统文化观入手,更加深入地、全面地学习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有利于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使其在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立足于现实社会条件,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相关资料、文献进行梳理,了解习近平传统文化 观的形成基础,分析其形成的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个人因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观、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习近平传 统文化观形成的理论基础,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是伴随当前时代发展产生新需求的召唤而来,是对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出现新问题的回应,习近平个人成长实践经历 是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阐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论述中国传统 文化的传承方式”这四个角度阐述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呈现出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总结。由此,得出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并 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对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价值进行阐释。

冯志峰[10](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二、创新,力量不竭之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力量不竭之源(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意义和紧迫性
二、国家精神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根本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精神凝聚力与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相互关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国家精神凝聚力的源泉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要素分析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有效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应坚持的原则
        第一,多样中坚持一元主导的原则。
        第二,理性与感性认同并重的原则。
        第三,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原则。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着力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有效路径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实施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四、分析与讨论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一)内容调适决策
        (二)内容创新决策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五、分析与讨论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一)课程性质
        (二)价值目标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四)课程的要求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二)教材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一、本研究的结论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二)归因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三、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三、访谈实录
    四、课堂观察表
后记

(3)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一、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二、交往视域下文化的交流和安全
        三、共产主义视域下文化建设
    第二节 列宁的文化理论
        一、文化革命理论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改造理论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概述
        二、科学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辩证关系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
        四、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五、借鉴外来文化的精髓
        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七、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第三章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
    第一节 文化自信内涵的厘定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二、自信的内涵和特点
        三、文化自信内涵的多维解读
        四、文化自信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二、文化自信培育的特征
    第三节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关系
        一、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区别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信培育的联系
第四章 文化自信培育者和培育对象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
        一、文化自信培育者的内涵和特征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的作用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的素质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对象
        一、文化自信培育对象的内涵和特征
        二、青少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点对象
        三、共产党员是文化自信培育的重要对象
        四、网络大流量群体是文化自信培育的特殊对象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的关系
        一、澄清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关系的误区
        二、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特征
        三、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影响因素
        四、正确处理文化自信培育者与培育对象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要素分析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基本要素
        二、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具体要素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结构分析
        一、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结构分析的必要性
        二、基础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培育
        三、重要内容:革命文化自信培育
        四、核心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培育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内容的层次分析
        一、第一层次:知识层面的认知性内容
        二、第二层次:道德层面的规范性内容
        三、第三层次:政治层面的信仰性内容
第六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方法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特点和价值
        一、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内涵
        二、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类型与特点
        三、文化自信培育方法的价值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原则
        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相互补的原则
        二、平等性与层次性相协调的原则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促进的原则
        四、渗透性与协同性相共生的原则
        五、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的基本方法
        一、用理论点亮文化自信
        二、用实践养成文化自信
        三、用文艺滋养文化自信
        四、用网络传导文化自信
        五、用制度保障文化自信
第七章 文化自信培育的环境
    第一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类型、特征和价值
        一、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内涵
        二、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类型
        三、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特征
        四、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重要价值
    第二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宏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微观层面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建设
        一、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态度
        二、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基本原则
        三、建设文化自信培育环境的现实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价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研究综述评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民俗文化
        2.1.2 海洋民俗文化
        2.1.3 民俗文化传播
    2.2 文化传播相关理论基础
        2.2.1 大众传播模式
        2.2.2 议程设置理论
    2.3 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的理论分析
        2.3.1 大众传播理论与民俗文化传播
        2.3.2 议程设置理论与民俗文化传播
第三章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概述
    3.1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的基本情况
        3.1.1 舟山群岛概况
        3.1.2 舟山群岛海洋民俗的内容和分类
    3.2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3.2.1 海洋内涵独特
        3.2.2 地域特征明显
        3.2.3 文化内容丰富多彩
    3.3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的意义
        3.3.1 传承海洋生活的记忆与精神
        3.3.2 传播地域文化的符号与特征
        3.3.3 带动相关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章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4.1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播分析
        4.1.1 大众传播形式和渠道优势和劣势
        4.1.2 议程设置传播主题优势和劣势
    4.2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的成效
        4.2.1 通过海洋民俗文化整理形成了传播内容
        4.2.2 通过各类媒体的运营构建了传播框架
        4.2.3 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培育了传播受众
        4.2.4 通过非遗文化的展示和传承等活动扩大了影响
    4.3 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4.3.1 政府在统筹传播中的功能有待提升
        4.3.2 议程设置和传播主题的选择不够明确和集中
        4.3.3 传播渠道过于单一制约传播受众范围
        4.3.4 传播内容的局限与失衡影响了传播效果
第五章 提升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水平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传播合力,突出政府文化传播主体性
        5.1.1 突出政府在文化传播中的主体性
        5.1.2 强化民俗传承人的传播意识
    5.2 定位传播目标,明确议程设置和传播主题
        5.2.1 依托媒体打造鲜明的海洋文化城市名片
        5.2.2 加强特色海洋民俗节庆宣传
        5.2.3 打造海洋民俗文化多元化IP品牌
    5.3 拓展传播手段,构建完整的文化传播体系
        5.3.1 民俗文化进高校,普及文化教育
        5.3.2 民俗文化进展馆,增加文化认同
        5.3.3 推进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的融合传播
    5.4 丰富传播内容,联动产业促进传播常态化
        5.4.1 民俗文化+影视综艺,打造品牌形象
        5.4.2 民俗文化+旅游,以旅游业推进传播发展
        5.4.3 民俗文化+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尝试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尝试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高校文化资源的内涵
        1.4.2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涵
2 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和目标
    2.1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必要性
        2.1.1 提高大学生文化甄别力
        2.1.2 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
        2.1.3 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
        2.1.4 提升大学生文化践行力
    2.2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目标
        2.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
        2.2.2 中国革命文化的信守者和践行者
        2.2.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引领者
3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优势和作用
    3.1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优势
        3.1.1 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
        3.1.2 优良的文化培育氛围
        3.1.3 专业的文化培育队伍
        3.1.4 多样的文化培育平台
    3.2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作用
        3.2.1 有效拓展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空间
        3.2.2 丰富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内容和方式
        3.2.3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效果
        3.2.4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题及成因
    4.1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问题
        4.1.1 物质文化资源内涵展现不足
        4.1.2 精神文化资源载体功能欠缺
        4.1.3 制度文化资源保障功能滞后
        4.1.4 行为文化资源水平参差不齐
        4.1.5 网络文化资源力量有待整合
    4.2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4.2.1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化
        4.2.2 大学生对主文化认同不足
        4.2.3 亚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冲击消解
        4.2.4 高校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不够
5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实现路径
    5.1 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遵循原则
        5.1.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性原则
        5.1.2 学生主体性原则
        5.1.3 整体联动性原则
        5.1.4 与时俱进原则
    5.2 做好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顶层设计
        5.2.1 树立人性化制度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2.2 明确学生主体性理念,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5.3 加强高校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和效率
        5.3.1 整合高校文化资源要素,健全培育工作格局
        5.3.2 强化网络文化资源建设,完善文化自信培育体系
    5.4 紧抓高校物质文化资源的“以文化人”功能发挥
        5.4.1 做好校园环境整体规划,提升优秀文化的培育效力
        5.4.2 培植优质校园人文景观,营造优良浓厚的文化氛围
    5.5 深入挖掘高校文化资源的深层内核
        5.5.1 发挥校训文化感召力,培育大学生弘扬传统文化
        5.5.2 发挥校史的载体功能,培育大学生信守革命文化
        5.5.3 发挥校风的引领作用,培育大学生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6 丰富高校行为文化资源的服务内涵和实践形式
        5.6.1 提高校园活动文化品位,培育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
        5.6.2 以红色文化基地为载体,培育大学生革命文化自信
        5.6.3 以社会实践为培育导向,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育价值
    一、道德激励价值
    二、文化引领价值
    三、创新激发价值
    四、心理优化价值
    五、审美提升价值
第二章 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文本教材分析
    一、革命传统作品进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历史回溯
        (一)解放区语文教科书中的革命传统作品
        (二)建国至二十世纪以来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
        (三)现行统编本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
    二、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的分布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作品分布组织研究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编排分类
        (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文本特点
第三章 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理论基础及基本理念
    一、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理论基础
        (一)中国革命传统教育理论
        (二)视域融合理论
        (三)文化教育学
    二、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基本理念
        (一)倡导革命精神的开发
        (二)指向红色基因的传承
第四章 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内容与策略研究
    一、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内容选择建议
        (一)有关形象的教学内容
        (二)有关革命作品主旨的教学内容
        (三)有关环境描写的教学内容
        (四)有关构思艺术的教学内容
    二、初中语文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一)吟咏文本,唤醒革命情感
        (二)涵泳文本,捕捉革命唤情点
        (三)引入革命乡土资源,激发情感共鸣
        (四)具身认知,完善革命认知
        (五)统整课内课外,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章 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教学实录
    三、教学反思
第六章 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的意义
    二、延安红色研学旅行课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分析
    2.1 金融集聚的内涵及效应
        2.1.1 金融集聚的内涵
        2.1.2 金融集聚的效应
    2.2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2.1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内涵
        2.2.2 区域科技创新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3 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
        2.3.1 资源配置机制
        2.3.2 创新激励机制
        2.3.3 风险管理机制
        2.3.4 信息揭示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金融集聚与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金融集聚现状分析
        3.1.1 金融业总体现状分析
        3.1.2 银行业集聚现状分析
        3.1.3 证券业集聚现状分析
        3.1.4 保险业集聚现状分析
    3.2 区域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3.2.1 区域科技创新资本投入现状
        3.2.2 区域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现状
    3.3 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影响的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测度分析
    4.1 变量选择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金融集聚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科技创新效率的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4.1.4 控制变量选取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1 金融集聚度的测定
        4.2.2 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测定
    4.3 空间相关性检验
        4.3.1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4.4 模型测算与结果分析
        4.4.1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取及建立
        4.4.2 测度模型检验结果
        4.4.3 实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集聚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5.1 配置金融资本高效支撑科技创新
        5.1.1 协调集聚区内要素匹配
        5.1.2 积极拓展引导直接融资
        5.1.3 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
    5.2 发挥金融市场化创新激励效应
        5.2.1 利率改革服务小微企业
        5.2.2 双向联动利用财政资金
        5.2.3 推动保险产业创新发展
    5.3 金融监管助推创新风险管控
        5.3.1 推进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5.3.2 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
        5.3.3 加快社会保险机制建设
    5.4 推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
        5.4.1 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
        5.4.2 发挥金融体系的协同作用
        5.4.3 利用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二)文化发展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发展是汇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不竭动力
二、赓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立场
    (一)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展人民的文化
    (三)在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传承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路径
    (一)立足改革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在中华文化寻根中构筑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三)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发展自信的文化

(9)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基础
    2.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观
        2.1.2 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2.1.3 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
    2.2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2.2.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需要
        2.2.3 协和万邦国际观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2.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个人因素
        2.3.1 优秀的家风家教
        2.3.2 深厚的文化素养
        2.3.3 丰富的实践阅历
    2.4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3.1.1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3.1.2 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3.1.3 阐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1.4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
    3.2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3.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3.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3.2.3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3.2.4 具体性与全局性相结合
    3.3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价值
    4.1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4.1.2 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
        4.1.3 推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4.1.4 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4.2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现实价值
        4.2.1 有利于促进以文化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2.2 有利于凝聚民族共识,铸就中国精神力量
        4.2.3 有利于进行文化省思,增强文化自觉自信
        4.2.4 有利于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四、创新,力量不竭之源(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意识形态共识的思考[J]. 何新生,王健.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王南芳. 湖北大学, 2021(01)
  • [4]舟山海洋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季双禹.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5]高校文化资源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D]. 张春元.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研究[D]. 高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金融集聚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D]. 朱悦.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路研究[J]. 王宇翔,张志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9]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D]. 程绫绡.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2)
  • [10]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创新,不竭的力量源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