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乳糖凝集素-9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半乳糖凝集素-9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tis,AR)是环境抗原刺激导致的一组以辅助性T细胞-2型(T helper cells,Th2)细胞因子优势表达、嗜酸性粒细胞选择性浸润、黏膜高反应和IgE过度合成为特征的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与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另外,作为Galectin-9特异性受体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containing molecules-3,Tim-3)具有负相调节TH1细胞反应和诱导外周耐受的作用。地塞米松是有效抑制其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作用,但其具体治疗机制不清楚。罗格列酮是高选择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 -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外源性强力配体激动剂,其与PPAR-γ结合后激活PPAR-γ的活性,调控许多炎性反应因子。本研究应用地塞米松和罗格列酮治疗AR小鼠,观察其用药前后Galectin-9和Tim-3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和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Galectin-9和Tim-3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目的以卵清蛋白(ovalbumin,OVA)为致敏源建立AR小鼠模型。方法20只BALB/c级小鼠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AR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各10只。变应性鼻炎组(AR)、地塞米松组(DEX)和罗格列酮组(ROS):第1、14天腹腔注射OVA10μg加氢氧化铝(Al(OH)3)2 mg的生理盐水悬液0.1 ml。第21天每侧鼻腔给与1%OVA各50μl,持续7天。N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症状学观察后,对各组鼻粘膜组织切片分别行染色和甲苯胺兰染色以进行病理观察,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4、IL-5及IFN-γ的蛋白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在OVA激发后AR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喷嚏、搔抓鼻周围、大量清涕流出的表现,AR小鼠鼻黏膜组织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有多少不等的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扩张充。AR组IL-4、IL-5显著高于其它各组,N组IL-4、IL-5显著低于其它各组;而N组IFN-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AR组IFN-γ低于其它各组。结论本研究的小鼠AR模型诱导是成功的。这为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的观察Galectin-9和Tim-3蛋白和mRNA在小鼠鼻黏膜局部的表达,以确定Galectin-9及其受体Tim-3与AR的发病机制是否相关。方法小鼠分为AR组和N组,各10只。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鼻粘膜组织的Galectin-9和Tim-3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鼻粘膜中Galectin-9和Tim-3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4、IL-5及IFN-γ的蛋白表达。结果AR组鼻粘膜Galectin-9和Tim-3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N组,其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mRNA表达强度与IL-4、IL-5蛋白表达量成正相关(r=-0.528,-0.73,p<0.05),但与IFN-γ蛋白表达量成负相关(r=0.967,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小鼠鼻粘膜局部Galectin-9和Tim-3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有明显升高,并且其改变与TH1/TH2细胞因子表达量有直接关系,它们与变应性鼻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目的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小鼠鼻黏膜Galectin-9和Tim-3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模型建立后,DEX组于第21天开始每日OVA激发之前30min之前给予5 mg/kg腹腔注射,同时ROS组给予5mg/kg灌胃,连续给药7天。观察发作一般情况,做小鼠鼻黏膜HE染色,血清IL-4、IL-5、IFN-γ含量,鼻黏膜组织中Galectin-9和Tim-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应用二者治疗后小鼠变应性鼻炎发作时症状减轻,鼻黏膜局部嗜酸粒细胞浸润减少、血清Th2类细胞因子升高、Th1类细胞因子降低、鼻黏膜Galectin-9和Tim-3的表达降低。结论应用罗格列酮能抑制变应性鼻炎黏膜炎症反应,降低鼻黏膜Galectin-9和Tim-3的表达。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中文论著摘要
  • 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论文一 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二 Galectin-9及其受体Tim-3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粘膜中的表达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三 罗格列酮对Galectin-9及其受体Tim-3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五、附录
  • 附图
  • 综述一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六、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七、致谢
  • 八、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变应性鼻炎中医诊疗方案研究[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02)
    • [2].“治未病”与变应性鼻炎的防治初探[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3].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因素研究分析[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2)
    • [4].谢强教授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变应性鼻炎[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08(04)
    • [5].温补肾阳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1)
    • [6].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真假寒热辨证的体会[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0(01)
    • [7].近几年研究变应性鼻炎最常用的几种客观指标[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8].以和利阳气为主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可行性探讨[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9].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治疗综述[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10].鼻内结构正常化手术配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初探[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 2011(03)
    • [11].微波治疗仪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及对症状总积分影响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4)
    • [12].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9(11)
    • [13].等离子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远期随访观察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3)
    • [14].微信载体化亲情延续护理在儿童变应性鼻炎者中的应用分析[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0(03)
    • [15].孟鲁斯特钠联合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 2020(04)
    • [16].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03)
    • [17].自拟通窍止鼽汤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分析[J]. 当代医学 2020(12)
    • [18].“肺鼻同治”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17)
    • [19].热敏灸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6)
    • [20].以浅刺法为对照的感传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疗效[J]. 上海针灸杂志 2020(05)
    • [21].通窍鼻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20(07)
    • [22].蜂房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J]. 中国民间疗法 2020(16)
    • [23].扶正祛风汤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20(09)
    • [24].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同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9)
    • [25].四川乐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及护理启示[J]. 黑龙江医学 2020(10)
    • [26].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时间与疗效相关性调查[J]. 东南国防医药 2019(01)
    • [27].变应性鼻炎未控制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9(01)
    • [28].复方鼻炎汤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05)
    • [29].上海某社区部分成年人变应性鼻炎防治现况和应对策略[J]. 上海医药 2019(08)
    • [30].不同儿童体重指数和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关系研究[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  

    半乳糖凝集素-9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