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长株潭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湘江长株潭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论文摘要

湘江作为洞庭湖水系最大的河流,既是流域主要饮用水源地,又是沿江城市的重要纳污水体,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脉。“十五”期间湘江流域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其经济总量和工业发展总体水平居全省之冠。由于产业结构和工业企业地区分布的不合理以及冶炼、化工等行业工艺水平的相对落后,湘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有毒有害重金属在部分河段超标频率越来越高,超标倍数呈增加趋势,部分江段重金属排放量已超过了环境功能规划所容许的纳污能力,已严重威胁着饮用水及工农业用水源的安全。据国家“十一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的《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水质目标管理与监测技术研究》子课题任务2湘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本文以湘江“长株潭”段水系-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湘江“长株潭”段水相-沉积物物重金属Cd、Hg、As、Cr+6、Pb、Cu、Zn污染特征,水相中总浓度超标的重金属As、Hg和Cd随时间和空间的沿程变化特征为:年内变化特征大致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Hg和As的年际变化特征为:2006>2005>2007,Hg的含量与流量呈一定的正相关;而As的含量与流量成负相关;Cd的年际变化特征为:2005>2006>2007,Cd含量与流量关系在2005年为正相关,2006和2007年为负相关。该段水体的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变化特征为:As沿程变化不大,但大部分采样点超标;Pb有一个采样点超标;Cr未出现超标现象;Zn和Hg沿程分布波动性很大,而且大部分采样点的检测值很高,污染比较严重。Mn的沿程分布比较均匀,大部分采样值比标准值高。Cd沿程分布没有明显规律,在霞湾段含量最高。其次,利用地质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险指数法、沉积物污染指数法确定了“长株潭”段重要污染的重金属和污染区域,综合三种方法分析认为:污染较严重的元素为Cd、Hg、Zn和Pb,污染严重的断面为霞湾、钢炼铁厂排污口、竹埠港油库断面、浏阳河口下、游坪塘镇下游、三叉矶和乔口。再者,通过对重点污染区域沉积物中重要污染因子的形态分析可知,重点污染区域重点污染因子的形态分布特征为:Cd、Zn主要趋向于与Fe-Mn水合氧化物和碳酸盐结合,Pb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为主,而Cu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较大。最后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矩阵因子分解解析湘江底泥重金属污染源,四种方法都定性地将污染源分为三大类。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相似,主成分分析和正矩阵因子分解解析结果相似,第一类因子上的主要污染物质为Cr、Cu、Zn、Ni,主要来源于岩石的自然风化与侵蚀,第二类因子上的主要污染物质为Pb、Mn和Hg,主要来源于工业污染,第三类因子上的主要污染物质为Cd和As。最后用主成分分析、正矩阵因子分解半定量解析每种污染源的相对贡献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来源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水环境重金属污染评价现状
  • 1.3 染源解析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大气污染源解析技术现状
  • 1.3.2 源解析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
  • 1.3.3 源解析技术在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中的应用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湘江水-沉积物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2.1 “长株潭”水相重金属含量及分布特征
  • 2.1.1 “长株潭”各监测断面单因子超标情况
  • 2.1.2 重金属随时间变化特征
  • 2.1.3 重金属随流量变化特征
  • 2.2 “长株潭”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 2.2.1 “长株潭”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2.2.2 “长株潭”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湘江重点污染因子和污染区域的确定
  • 3.1 潜在危害生态指数确定重点污染因子和污染区域
  • 3.1.1 潜在危害着指数
  • 3.1.2 潜在危害指数评价的结果
  • 3.2 地质积累指数确定重点污染因子
  • 3.2.1 地质积累指数
  • 3.2.2 地质积累指数的结果
  • 3.3 沉积物污染指数确定重点污染区域
  • 3.3.1 沉积物污染指数
  • 3.3.2 沉积物污染指数的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重点污染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
  • 4.1 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
  • 4.1.1 Cd 的形态分布特征
  • 4.1.2 Cu 的形态分布特征
  • 4.1.3 Pb 的形态分布特征
  • 4.1.4 Zn 的形态分布特征
  • 4.2 生物有效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湘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5.1 相关分析初步确定污染源
  • 5.2 聚类分析确定污染源
  • 5.3 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解析污染源
  • 5.3.1 主成分分析
  • 5.3.2 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
  • 5.3.3 主成分分析解析结果
  • 5.4 正矩阵因子分解解析污染源
  • 5.4.1 正矩阵因子分析法
  • 5.4.2 正矩阵因子分解解析结果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环保污染源在线自动检测监控管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1)
    • [2].中国石油污染源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0(01)
    • [3].浅谈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2)
    • [4].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的回顾和总结[J]. 现代园艺 2020(03)
    • [5].一种基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业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环境与发展 2019(12)
    • [6].浅谈面向污染源监管的多维数据集[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2)
    • [7].污染源企业自行监测管理系统应用分析[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3)
    • [8].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控工作方法[J]. 区域治理 2020(04)
    • [9].简述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4)
    • [10].污染源普查对环境治理的作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05)
    • [11].探究石化企业VOCs污染源管控与治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6)
    • [12].污染源入户调查方法对策研究[J]. 绿色科技 2020(02)
    • [13].污染源无组织废气采样注意事项分析[J]. 环境与发展 2020(06)
    • [14].论“中观审核”在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应用解析[J]. 江西化工 2020(03)
    • [15].地下水潜在污染源危害性评价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6)
    • [16].如何做好污染源普查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明水县营商环境局污染源普查期间档案收集和整理为例[J]. 黑龙江档案 2020(03)
    • [17].遂宁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7)
    • [18].我国摸清全国污染源情况[J]. 生态经济 2020(08)
    • [19].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发布[J]. 绿色包装 2020(07)
    • [20].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公布[J]. 广西节能 2020(02)
    • [21].关于乌鲁木齐市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方法探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8)
    • [22].蕉城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心得[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8)
    • [23].试析污染源普查档案整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 2020(04)
    • [24].关于区域污染源普查成果开发应用的思考[J]. 新疆有色金属 2020(04)
    • [25].河南省平顶山市畜禽养殖业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经验与思考[J]. 养殖与饲料 2020(09)
    • [26].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相关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9)
    • [27].第三方机构在省级污染源普查工作中的作用探讨[J]. 化工管理 2020(26)
    • [28].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评估实践[J]. 甘肃科技 2020(18)
    • [29].关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经验与建议[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10)
    • [30].探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方法[J]. 环境与发展 2020(10)

    标签:;  ;  ;  ;  

    湘江长株潭段水体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