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及其问点、答句句式和形式化的研究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及其问点、答句句式和形式化的研究

论文摘要

正反问句是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一个重要类型,前人已有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研究成果还很少能为计算机所用。为了让计算机能识别正反问句句式,判别正反问句的问点并给出合适的答句形式,则有对正反问句及其问点和答句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本文以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及其问点和答句为主要论题,回顾总结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确立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通过对正反问句的分类和对例句的逐一考察,在综合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关于正反问句及其问点和答句的句法规则和统计规律,并将这些规则、规律统一形式化描述成了可为计算机所利用的形式规则,最后针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分七章:第一章引言部分确立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阐释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和步骤进行了介绍。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相关的研究进行综述,我们把关于正反问句的文献大致分为三类,即关于疑问句的研究、关于正反问句的研究和关于疑问句的问点和答句的研究。第三章根据本文研究的特点提出了对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分类,即将其分为“V不/没(有)V”、“A不/没(有)A”、“D不/没(有)D”和“P不/没(有)P”4类,并对这四类正反问句的句式分情况、按句式依次进行了讨论。第四章针对上述四类正反问句的问点和答句句式分情况、按句式依次进行了讨论。第五章是问卷调查,验证了文中部分自己设计的例句的合理性,总结出了大量有关正反问句及其问点和答句的统计规律,弥补了句法规则的不足。第六章是形式化,本章对前面提出的句法规则和统计规律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形成了可为计算机所利用的形式规则。第七章是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展示了基于本研究结论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该项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 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本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步骤
  • 1.4 本文章节简介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研究
  • 2.2.1 现代汉语疑问句及其分类
  • 2.2.2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问点和答句
  • 2.3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研究
  • 2.3.1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句式
  • 2.3.2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问点和答句
  • 2.3.3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语义
  • 3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的句式分析
  • 3.1 引言
  • 3.2 “V 不/没(有)V”类正反问句句式的分析
  • 3.2.1 形式特点
  • 3.2.2 语义特征
  • 3.3 “A 不/没(有)A”类正反问句句式的分析
  • 3.3.1 形式特点
  • 3.3.2 语义特征
  • 3.4 “D 不/没(有)D”类正反问句句式的分析
  • 3.4.1 形式特点
  • 3.4.2 语义特征
  • 3.5 “P 不/没(有)P”类正反问句句式的分析
  • 3.5.1 形式特点
  • 3.5.2 语义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问点、答句句式的分析
  • 4.1 引言
  • 4.2 “V 不/没(有)V”类正反问句问点、答句句式的分析
  • 4.2.1 形式特点
  • 4.2.2 语义特征
  • 4.3 “A 不/没(有)A”类正反问句问点、答句句式的分析
  • 4.3.1 形式特点
  • 4.3.2 语义特征
  • 4.4 “D 不/没(有)D”类正反问句问点、答句句式的分析
  • 4.4.1 形式特点
  • 4.4.2 语义特征
  • 4.5 “P 不/没(有)P”类正反问句问点、答句句式的分析
  • 4.5.1 形式特点
  • 4.5.2 语义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使用习惯的问卷调查
  • 5.1 引言
  • 5.2 问卷调查的原因和目的
  • 5.2.1 调查的原因
  • 5.2.2 调查的目的
  • 5.3 问卷设计与调查统计
  • 5.3.1 问卷的设计
  • 5.3.2 调查的实施
  • 5.3.3 调查结果及统计
  • 5.4 问卷调查结果的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及其问点、答句句式形式化的分析
  • 6.1 引言
  • 6.2 符号说明与规则定义
  • 6.2.1 符号说明
  • 6.2.2 规则定义
  • 6.3 形式规则建立的具体过程
  • 6.3.1 “V 不/没(有)V”类正反问句形式规则的建立
  • 6.3.2 “A 不/没(有)A”类正反问句形式规则的建立
  • 6.3.3 “D 不/没(有)D”类正反问句形式规则的建立
  • 6.3.4 “P 不/没(有)P”类正反问句形式规则的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本文问卷
  • C. 本文问卷调查结果数据统计表
  • D. 本文例句及其形式规则提取
  • E. 本文引例用书
  • F. 规则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语入门》的正反问句[J]. 方言 2020(03)
    • [2].“哪里”类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1)
    • [3].汉语反问句在会话交际中的信息调节功能分析[J]. 语言科学 2018(02)
    • [4].反问句在话语进程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5].从汉语及吴方言的正反问句看疑问和焦点的互动[J]. 语言科学 2017(05)
    • [6].汉语口语语体反问句的特点及功用解析[J]. 山东工会论坛 2017(04)
    • [7].反问句否定意义的形成与识解机制[J]. 语文研究 2017(04)
    • [8].正反问句性质表达及功能标记[J]. 韶关学院学报 2017(10)
    • [9].“至于”反问句考察[J]. 语言科学 2016(04)
    • [10].汉语方言正反问句类型学探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1].请别对你妈妈使用反问句[J]. 小读者之友 2020(02)
    • [12].说反问句[J]. 快乐语文 2020(Z6)
    • [13].一起来说反问句[J]. 快乐语文 2019(15)
    • [14].“还”字背后有深意[J]. 语文学习 2016(07)
    • [15].何不从六个反问句入手——《归去来兮辞(并序)》微探究教学[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07)
    • [16].闽南方言正反问句的类型学研究[J]. 语文学刊 2015(10)
    • [17].《长生殿》正反问句初探[J]. 文教资料 2011(28)
    • [18].“不是X”反问句的主观性[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1)
    • [19].语法运作的经济原则:正反问句、否定词问句、选择问句三者结构关系的再调查[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 2011(02)
    • [20].第六讲 语言有文采[J]. 少男少女 2016(02)
    • [21].《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J]. 小学语文教学 2017(02)
    • [22].刍议低段问句教学的几个问题——与田星老师商榷[J].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7(03)
    • [23].问而不答 隐而不晦——《沁园春·长沙》结尾句修辞析疑[J]. 读写月报 2017(Z1)
    • [24].母亲的羽衣[J]. 读写算(小学高年级) 2017(05)
    • [25].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一个“反问句”的教学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7(07)
    • [26].比玫瑰更浪漫[J]. 快乐作文 2017(20)
    • [27].少用问句,多用陈述句[J].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05)
    • [28].《争论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06)
    • [29].交手中考中的感叹句[J]. 初中生辅导 2016(35)
    • [30].浅析运城方言中的正反问句[J]. 青年文学家 2017(11)

    标签:;  ;  ;  ;  ;  ;  ;  

    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及其问点、答句句式和形式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