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中和抗体筛选

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中和抗体筛选

论文摘要

白斑症病毒(WSSV)病是危害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十余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WSSV的囊膜与靶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介导病毒对宿主的感染,因此探明这一机理并进而阻断,成为防控WSSV感染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抗WSSV不同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分别获得了抗VP28,VP26及VP19线性表位的单抗;通过WSSV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对WSSV的体内与体外中和,筛选得到两株具明显病毒中和作用的抗VP28单抗;应用抗VP28单抗检测分析VP28与宿主细胞的作用关系,论证了其在WSSV感染中的作用;另外,论文通过单抗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螯虾血细胞内的WSSV,分析了机体感染进程中WSSV对血细胞的感染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WSSV囊膜蛋白单抗的研制。差速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从对虾鳃组织中分离获得WSSV,之后通过SDS-PAGE、切胶、蛋白洗脱方式分离获得病毒系列蛋白(VP31、VP28、VP26、VP19、以及VP76和VP51左右蛋白)。以获得的病毒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经细胞融合、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共获得3种抗WSSV囊膜蛋白线性表位的单抗,其中抗VP28单抗8株(1D6、2C8、2G3、2H5、3A6、3E1、4B5、5D2),抗VP26单抗3株(2D10、3G7、3H9),抗VP19单抗2株(2C7、2E9)。间接免疫荧光证明各株单抗均与感染WSSV的虾鳃切片呈特异性反应;Western-blot实验证明上述三组单抗所结合的抗原决定簇分别位于WSSV的VP28、VP26以及VP19上;抗体的亚型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单抗1D6,2G3,2H5,3A6,3E1,4B5,5D2, 3G7,3H9,2C7和2E9属IgG亚型;单抗2C8和2D10属IgM亚型。(2)单抗对WSSV的体内中和。以克氏原螯虾(Cambarus proclarkii)动物模型检测WSSV各囊膜蛋白单抗的中和效果。从自然感染的对虾组织中粗提WSSV,将病毒液作一定浓度稀释后与单抗1:1孵育2h,之后皮下注射克氏原螯虾(50μl/只),观察记录螯虾的死亡情况。结果显示2株VP28单抗(1D6,2G3)与病毒混合作用后感染的螯虾组出现死亡的时间(4d,3d)和达到100%死亡率的时间(13d,12d)比对照组(注射未经单抗作用病毒,1d,7d)明显延迟,其他单抗组与对照组相近或稍有提前。结果表明1D6和2G3可明显延缓WSSV对宿主的感染,部分中和了WSSV的感染力。(3)单抗对WSSV的体外中和。通过ELISA实验分析单抗对WSSV与对虾血细胞膜结合的阻断效果验证单抗的中和性。提取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血细胞膜并对WSSV进行地高辛(DIG)标记,将病毒和各单抗混合作用后吸附对虾血细胞膜,使用抗地高辛抗体检测结合到血细胞膜上的病毒。结果显示单抗1D6,2G3组WSSV的结合量(OD值:0.207,0.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毒未与单抗作用,OD值:0.401),其它单抗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单抗1D6,2G3可以明显降低WSSV和血细胞膜的结合,通过阻碍WSSV与宿主细胞的结合进而延缓病毒感染,两株单抗均具有部分中和作用。(4)VP28与靶细胞作用关系的分析。中国对虾血细胞与提纯的VP28作用后,应用VP28单抗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对虾血细胞与VP28作用后细胞边缘呈现特异性荧光亮点;中国对虾血细胞膜与提纯的VP28作用后,应用VP28单抗进行ELISA实验,结果显示呈现阳性反应;对虾血细胞电泳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铺覆VP28作用后,应用VP28单抗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VP28与中国对虾血细胞膜上的72kDa蛋白结合。以上三项实验均表明洗脱提纯的VP28可与对虾血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其通过与宿主细胞的黏附作用介导病毒感染,同时推测VP28作用的关键位点为线性结构。(5)WSSV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感染。通过皮下注射WSSV感染螯虾后每24h收集血细胞,经WSSV单抗及荧光二抗染色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同时记录累积死亡率及血细胞密度。结果显示感染后1-5天:螯虾的累积死亡率为3.3,13.3,16.7,36.7,70.0(%);血细胞被感染比例为6.47,6.93,10.65,26.08,4.94(%);被感染细胞平均荧光强度为10.7,10.89,11.71,13.77,15.47;血细胞密度(×106个/ml)为7.56±0.30,5.60±0.24,4.21±0.30,1.45±0.26,1.21±0.21(未感染为5.34±0.22)。以上结果表明,在机体感染进程中,螯虾血细胞密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至后期仅为感染前的1/5;血细胞被感染率同时也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被感染血细胞中的病毒量则始终呈上升趋势;血细胞处于最高感染率时机体濒临死亡,表明血细胞的WSSV感染程度与机体的感染状况密切相关。综上,本论文在获得WSSV多种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成功筛选到两株能够明显中和WSSV的单抗,这为进一步应用中和抗体阻断WSSV感染提供了工具;同时,应用VP28单抗表明了提纯的VP28可通过与宿主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作用,为明确WSSV囊膜蛋白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论文的研究结果对WSSV感染机理和防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感染机理的研究进展
  • 1.2 对虾白斑症病毒病防控途径的研究现状
  • 2 抗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1 白斑症病毒的提纯
  • 2.2 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的分离提取
  • 2.3 抗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4 抗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类型鉴定及纯化
  • 小结
  • 3 抗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对病毒的体内中和
  • 3.1 白斑症病毒与单克隆抗体的浓度配比
  • 3.2 白斑症病毒注射液的体内浓度滴定
  • 3.3 螯虾动物模型筛选白斑症病毒的中和单克隆抗体
  • 小结
  • 4 抗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对病毒的体外中和
  • 4.1 中国对虾血细胞膜的提取
  • 4.2 白斑症病毒的地高辛标记
  • 4.3 白斑症病毒与单克隆抗体及对虾血细胞的浓度配比
  • 4.4 ELISA 法筛选白斑症病毒的中和单克隆抗体
  • 小结
  • 5 应用抗VP28 的单克隆抗体分析VP28 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 5.1 VP28 与中国对虾血细胞的相互作用
  • 5.2 VP28 与中国对虾血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 5.3 中国对虾血细胞膜上VP28 结合蛋白的鉴定
  • 小结
  • 6 白斑症病毒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感染
  • 6.1 应用白斑症病毒单抗检测克氏原螯虾血细胞内的病毒
  • 6.2 螯虾感染白斑症病毒后血细胞的变化
  •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发表文章
  • 相关论文文献

    • [1].Immune Priming Induced by Heat-inactivated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in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Cultu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J].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7(06)
    • [2].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新株型WSSV-CN-Pc的毒力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 2018(02)
    • [3].Screening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Resistant Molecular Markers from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7(01)
    • [4].A new ALF from Litopenaeus vannamei and its SNPs related to WSSV resistance[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4(06)
    • [5].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Tetraspanin-3与WSSV的体外相互作用[J].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6)
    • [6].微囊藻和小球藻携带WSSV量的变化及对水体游离WSSV的影响[J]. 南方水产科学 2014(02)
    • [7].中国明对虾WSSV携带量、生长和抗WSSV育种值的相关性分析[J]. 水产学报 2013(07)
    • [8].5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早期生长及感染WSSV存活率的影响[J]. 热带生物学报 2010(04)
    • [9].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组分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能量代谢和抗WSSV能力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0].亚硝基氮胁迫下WSSV对凡纳滨对虾致病性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9)
    • [11].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2号”人工感染WSSV的荧光定量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3(03)
    • [12].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结合cDNA MICROARRAY技术在中国明对虾WSSV感染后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上的应用[J]. 海洋与湖沼 2008(05)
    • [13].Shrimp arginine kinase being a binding protein of WSSV envelope protein VP31[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6(06)
    • [14].高位池养殖过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情况的动态变化[J]. 中国水产科学 2012(02)
    • [15].微生物在感染WSSV的克氏原鳌虾死亡过程中的作用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32)
    • [16].几种理化因子对急性感染WSSV凡纳滨对虾的影响[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17].2015年中国典型对虾养殖区WSSV流行株高变异区序列的分析比较[J]. 渔业科学进展 2018(02)
    • [18].流式细胞术检测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感染[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9].温度对WSSV感染中国对虾越冬亲虾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0].白斑症病毒(WSSV)对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感染规律[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9)
    • [21].Effect of Different Diet Combinations on WSSV Load and Survival Rate of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Larvae[J].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5(06)
    • [22].Characterization and Diagnostic Use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for VP28 Envelope Protein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J]. Virologica Sinica 2011(04)
    • [23].WSSV单抗的制备及其在红螯螯虾病毒病检测中的应用[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4].滩涂半精养池塘斑节对虾WSSV携带量与水体理化因子的相关性[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2)
    • [25].Genotyping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 Chinese Cultured Shrimp during 1998-1999[J]. Virologica Sinica 2011(02)
    • [26].凡纳滨对虾商业苗种抗WSSV性能比较[J]. 渔业科学进展 2019(01)
    • [27].凡纳滨对虾氨氮急性胁迫应激敏感群体和耐受群体对WSSV敏感性的差异分析[J]. 渔业科学进展 2018(01)
    • [28].The Roles of Heat Shock Proteins 70 and 90 in Exopalaemon carinicauda After WSSV and Vibrio anguillarum Challenges[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8(02)
    • [29].Influence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 on Hepatopancreas Gene Expression of ‘Huanghai No.2' Shrimp(Fenneropenaeus chinensis)[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7(05)
    • [30].黄芪多糖对克氏原螯虾抗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的效果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03)

    标签:;  ;  ;  ;  ;  

    对虾白斑症病毒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中和抗体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