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

论文题目: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教育技术学

作者: 朱彩兰

导师: 李艺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文化,文化教育,课程建构,信息素养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独立科目地位的确立都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本文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进行历史回溯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在文化教育的视野下观察信息技术课程,即在文化教育的层面上理解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追求的是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于人,实现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于文化,促进信息文化的传承、建构与创新。 在对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文化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本文从信息活动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文化,它是大众化信息活动与专业化信息活动分别对应的信息文化的综合,本质上是大众群体与专业群体的信息活动规则的总称。 在文化教育的层面上理解和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意味着:内容建设要从目标、学生、过程三个维度加以考察,分别兼顾内容的技术性与文化性、阶段性与系统性、预设性与生成性;教材编写要体现适应差异、突出实践、穿插评价、价值渗透等原则;教学活动要关注过程体验文化、面向需求建构文化、全面促进适应文化、弘扬个性创新文化,这一切都需要以主体参与为前提;要实现课程创生,则需在内容、方法、过程、空间等方面做出努力。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流变

1.1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历史回溯

1.1.1 计算机文化论

1.1.2 计算机工具论

1.1.3 文化论再升温

1.1.4 信息文化观

1.2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总结与问题

1.2.1 课程发展小结

1.2.2 积淀问题分析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教育转向

2.1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理论借鉴

2.1.1 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

2.1.2 斯普朗格的文化教育学

2.1.3 信息技术课程的新视野

2.2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时代背景

2.2.1 趋基础教育改革之势

2.2.2 合课程自身发展之需

2.3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教育转向的历史意义

2.3.1 促进课程价值统一

2.3.2 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第三章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解析

3.1 信息技术课程与信息文化的相互作用

3.1.1 信息文化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

3.1.2 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文化的作用

3.2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3.2.1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内涵

3.2.2 信息技术课程的文化价值

第四章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4.1 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

4.1.1 双本体观适用的原因

4.1.2 双本体观的指导意义

4.2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确定

4.2.1 信息素养认识概述

4.2.2 信息素养概念辨析

4.3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建设

4.3.1 内容建设的目标维度:兼顾技术性与文化性

4.3.2 内容建设的学生维度:兼顾阶段性与系统性

4.3.3 内容建设的过程维度:兼顾预设性与生成性

4.4 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编写

4.4.1 教材编写的整体原则

4.4.2 教材内容的基本特点

第五章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5.1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原则

5.1.1 重视过程与文化体验

5.1.2 需求导向与文化建构

5.1.3 全面促进与文化适应

5.1.4 弘扬个性与文化创新

5.2 信息技术课程创生的策略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 叶丽新.华东师范大学2005
  • [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 陆真.南京师范大学2007
  • [3].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 钱旭升.西南大学2008
  • [4].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D]. 王秋爽.东北师范大学2015
  • [5].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路向与策略研究[D]. 张晓卉.东北师范大学2016
  • [6].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 李吉南.东北师范大学2009
  • [7].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转变研究[D]. 王靖.东北师范大学2013

标签:;  ;  ;  ;  ;  

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