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观察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既继承运用了普通针刺疗去的特性,其作用效果也一样,并具备针刺“静以留之”的长期作用,又融入中药辨正论治的精神,是针药并用的完全结合。本研究首次以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生肥胖症,不论在选穴或用药均是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色,皆在为临床治疗单纯性把胖症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方法:参考第三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单纯性肥胖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者,进行诊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依据肥胖患者的志愿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组,对照组为中药组。对照组:依中医辨证分型应用中药治疗,予6倍浓缩科学中药胶囊(0.5克/粒)3粒/次,每日3次饭前服用,14周为一疗程。治疗组:在中药治疗方面(同对照组)加穴位埋药线,取穴为主穴(辨病取穴)各证型通用,辅穴(辨证取穴)。每次依辩证分型选取7~10个穴位进行穴位埋药线,每次治疗均单侧取穴,左右交替使用,每2周埋线1次,7次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操作方法:令患者俯卧,暴露埋线部位,在穴位上用龙胆紫做定位注记,局部严格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医用穿刺针,将已制备之羊肠药线2公分长,放入穿刺针针管前端,对准所选穴位快速刺透表皮,得气后,缓缓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药线留在穴内,出针后盖无菌棉球,按压片刻以防出血,贴防水胶布固定保护,防止感染。共收集单纯性肥胖症患者173人,依患者志愿得治疗组96人和对照组77人。于疗程结束后,对各项观察指标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疗效标准:参考第二届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会议制定的肥胖症疗效评定标准,分别和总体计算改善率评定疗效。结果: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照两组基线情况比较进行分析,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肥胖程度,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92%,两组显效与有效例数分布不同(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主要集中于“显效”,而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平均于“显效”和“有效”,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体重、BMI、体脂肪、内脏脂肪都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重、BMI、体脂肪、内脏脂肪的变化差值相比较(P>0.05),治疗组在体重、BMI、体脂肪、内脏脂肪的改变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胸围、腰围、臀围的变化,发现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胸围与腰围存在差异(P<0.05),臀围存在显着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胸围、腰围、臀围的变化差值相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在胸围、腰围、臀围的改变优于对照组。通过对TG、TC、HDL-cho、LDL-cho、Leptin五个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的对比,我们发现两组在治疗后TG、TC、HDL-cho、LDL-cho、Leptin的五个指标均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TG、TC、HDL-cho、LDL-cho、Leptin的变化差值相比较,TG(P<0.05)、LDL-cho、Leptin、TC(P>0.05)、HDL-cho(P<0.05)。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组与单纯中药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有疗效,且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组治疗比单纯中药组治疗收效快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两组之肥胖度、体重指数在治疗前后相比较,皆有明显降低。体重改变总平均数为5.395(kg),达显效之标准。分开比较两组之肥胖度、体重指数改变量,亦有显着差异。而在肥胖指标治疗效果上,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组优于单纯中药组。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组体重下降平均数为5.8(kg),达显效之标准;单纯中药组体重下降平均数为5.1(kg),亦达显效之标准。结论:用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的优势,通过消脂减肥,增强机体代谢的方式,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穴位埋药线具有针刺疗法相同的疗效,治疗次数和每次治疗针数明显少于普通针刺疗法,民众接受度高,坚持完成疗程的比例也比传统针刺提高许多,其优点是简、便、廉、验,且毒副作用小,对于当前急速增加的肥胖人口,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减肥不但可减轻重量,且可使机体恢复健康,将为临床提供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单纯性肥胖症的理论研究
  • 1.祖国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症的认识
  • 2.单纯性肥胖症的主要病因病机
  • 3.现代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症的认识
  • 二、单纯性肥胖的防治研究
  • 三、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肥胖机制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与方法
  • (四)疗效标准
  • (五)统计方法
  • 1.统计原则
  • 2.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一)结果分析
  • 1.一般结果比较
  • 2.病程、肥胖程度
  • 3.体重、BMI、体脂肪、内脏脂肪、胸围、腰围、臀围
  • 4.TG、TC、HDL-cho、LDL-cho、Leptin
  • (二)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
  • 1.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 2.两组治疗前、后体重、BMI、体脂肪、内脏脂肪、胸围、腰围、臀围的比较
  • (1)两组BMI治疗前、后的比较
  • (2)两组体脂肪治疗前、后的比较
  • (3)两组内脏脂肪治疗前、后的比较
  • (4)两组胸围治疗前、后的比较
  • (5)两组腰围治疗前、后的比较
  • (6)两组臀围治疗前、后的比较
  • 3.两组治疗前、后TG、TC、HDL-cho、LDL-cho、Leptin的比较
  • (1)两组甘油三酯(TG)治疗前、后的比较
  • (2)两组总胆固醇(TC)治疗前、后的比较
  • (3)两组高密度胆固醇(HDL-cho)治疗前、后的比较
  • (4)两组低密度胆固醇(LDL-cho)治疗前、后的比较
  • (5)两组瘦素(Leptin)治疗前、后的比较
  • 四、讨论
  • (一)单纯性肥胖症的病因病机
  • (二)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应用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结论
  • 二、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开穴闭穴穴位特性研究[J]. 中医外治杂志 2019(06)
    • [2].基于状态观的穴位意识论[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11)
    • [3].汤药联合穴位按压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应用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1)
    • [4].浅析穴位敏化与得气的区别和联系[J]. 针灸临床杂志 2020(03)
    • [5].基于中医穴位点疗法的老年人康复景观家具设计探究[J]. 轻工科技 2020(07)
    • [6].试述穴位生物电阻抗的机制及诊断意义[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6)
    • [7].穴位按压结合音乐疗法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应用研究[J]. 智慧健康 2020(25)
    • [8].中药穴位经皮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8(11)
    • [9].穴位本态探析[J]. 中医杂志 2018(09)
    • [10].穴位植线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33)
    • [11].穴位配伍拮抗作用的研究进展[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4)
    • [12].穴位深浅探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13].电导法穴位测评技术的临床应用稳定性[J]. 广东医学 2017(11)
    • [14].穴位推拿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17(14)
    • [15].中药穴位熏蒸联合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的影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4)
    • [16].基于深度学习的穴位敏化客观化方法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08)
    • [17].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穴位热敏化客观化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7(17)
    • [18].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的影响[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5(11)
    • [19].穴位特异性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 2016(04)
    • [20].穴位植线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3)
    • [21].穴位按压缓解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4)
    • [22].穴位按压配合通乳汤治疗产后乳胀200例[J]. 河南中医 2015(10)
    • [23].穴位按压对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患者疼痛与焦虑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5(20)
    • [24].按摩穴位,我有帮手![J]. 电脑爱好者 2010(19)
    • [25].全身不适,按压6穴位舒筋缓酸痛[J]. 家庭中医药 2016(01)
    • [26].中医护理结合穴位中频脉冲对失眠患者的影响[J]. 现代养生 2016(10)
    • [27].按压穴位舒筋痛[J]. 现代养生 2015(21)
    • [28].穴位是机体信息的“传感器”[J]. 中国针灸 2013(12)
    • [29].穴位也会疲劳吗[J]. 人人健康 2012(15)
    • [30].“穴位养生”没那么简单[J]. 健康管理 2012(11)

    标签:;  ;  ;  ;  ;  

    穴位埋药线合并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