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βII激活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PKC-βII激活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当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而给予血管再通治疗时再灌注事件发生率增高,证明了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 I/R)在糖尿病病人的易损性,也即糖尿病病人在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后心肌细胞死亡数量、心功能损伤程度及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病后最常出现的病理损伤即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以累及多个器官,出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但多数研究显示其病理基础殊途同归,都与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有关。这些现象给予研究者提示:糖尿病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可能与发生缺血事件前即存在心脏微血管功能损害有关。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早期的病理损害主要是内皮细胞连接破坏,细胞屏障功能降低,使损伤性因子在血管内外的交换加速,损害血管功能并加重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此种病理现象在视网膜、肾脏、心脏组织中均广泛存在,其病理机制认为在高血糖或糖尿病状态下PKC激活,特别是其亚基PKC–βII的激活在血管损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KC通路的激活导致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改变及血管功能的障碍而促使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高度选择性PKC–β抑制剂Ruboxistaurin(Rx)的应用使PKC–βII激活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中作用的研究更为深入。但PKC–βII激活与心肌微血管屏障功能变化的病理关系研究尚少,具体机制还没有得到明确肯定的结果。而PKC–βII激活是否在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损伤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尚未见报道。本课题拟分别从动物和细胞水平观察PKC-βII激活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屏障功能变化中的作用及PKC-βII激活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I/R损伤的影响,选择性PKC–β抑制剂在此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保护作用。研究目的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明确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是否存在PKC-βII激活, PKC-βII激活与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通透性变化及细胞连接病理性破坏的联系;2.建立糖尿病大鼠心脏I/R模型,观察糖尿病大鼠I/R后心肌微血管损伤特点,并验证PKC-β抑制剂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从而证明PKC-βII激活参与糖尿病大鼠I/R后心肌微血管损伤的病理机制;3.在高糖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实验中观察高糖作用下单层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及PKC-βII激活影响屏障功能的机制;4.在体外模拟高糖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实验中观察单层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模拟I/R后,细胞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KC-β抑制剂预处理后的作用。在细胞实验中证实PKC-βII激活参与高糖环境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I/R后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体重120-150g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w ,腹腔注射50mg/kg STZ,以2次随机血糖≥16.7mmol/L认为糖尿病模型成功。2.戊巴比妥钠(30 mg/kg )腹腔麻醉大鼠,行左侧开胸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72h。3.以硝酸镧为示踪剂透射电镜下检测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以树脂(Mercox,SPI)灌注心脏,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血管铸型。4.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PKC-βII及VE-cadherin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缺血再灌注后心脏Phospho -LIMK2表达。5.八道生理记录仪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LVdp/dtmax差值(缺血后±LVdp/dtmax -缺血前±LVdp/dtmax)变化。6.硫黄素S染色检测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大鼠心脏无复流面积。利用硫黄素S使血管损伤无复流区血管不着色,计算心肌无复流面积。7.无菌分离成年大鼠左心室组织,去除内外膜及冠脉组织,心肌剪为1mm3组织块,经酶消化,条件培养及细胞纯化后获得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8.用In Vitro Vascular Permeability Assay Kit检测单层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9.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及培养细胞中PKC-βII, VE-cadherin,phospho-β-catenin及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组织及培养细胞中phospho-LIMK2的表达。10.TUNEL染色检测组织和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以CD31,TUNUL和DAPI三染的方式来计算缺血再灌注72h后糖尿病大鼠CMECs凋亡指数。11.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CMECs细胞骨架F-actin,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2.以G-actin / F-actin assay kit定量测定F-actin的变化。研究结果1.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PKC-βII激活改变心肌微血管屏障功能。(1)检测空腹血糖水平升高验证成功制备了糖尿病大鼠模型。(2)免疫荧光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脏组织PKC-βII激活及VE-cadherin排列紊乱,给予Rx治疗后,PKC-βII激活减少、VE-cadherin的表达维持连续。(3)Western blot结果证实糖尿病大鼠心脏PKC-βII (1.06±0.09 vs. 0.76±0.06,P<0.01)及phospho-β-catenin (0.74±0.13 vs.0.47±0.11, P<0.01)表达较非糖尿病大鼠增加。Rx治疗可下调PKC-βII(0.79±0.10 vs. 0.97±0.11,P<0.05)及Phospho-β-catenin(0.59±0.07 vs. 0.80±0.11, P<0.05)表达。(4)硝酸镧颗粒示踪电镜观察发现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屏障功能破坏,扫描电镜观察Mercox灌注发现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连接不完整,而Rx治疗可有明显改善。2.PKC-βII激活参与糖尿病大鼠I/R后心肌微血管损伤加重的发生机制。(1)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前后±LVdp/dtmax差值增加, I/R对心功能损伤加重,给予Rx治疗可保护糖尿病大鼠心功能。(2)糖尿病大鼠I/R后心脏无复流面积明显大于假手术组( 20.0±1.7% vs. 0%)及非糖尿病组(20.0±1.7% vs.14.3±1.8%, P<0.01),Rx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大鼠无复流面积(16.4±1.9% vs. 19.4±1.6%, P<0.05)。(3)糖尿病大鼠I/R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病理损伤加重,肿胀和空泡结构出现。Rx治疗具有保护作用。(4)糖尿病大鼠I/R后CMECs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12.6±2.2% vs.4.8±1.0% , P<0.01 )及非糖尿病对照组( 12.6±2.2% vs.7.8±0.8%, P<0.01),Rx治疗可降低CMECs凋亡指数(9.5±1.5%vs. 12.2±2.1%, P<0.05)。(5)Phospho-LIMK2表达在糖尿病组明显高于假手术(1.01±0.10 vs. 0.66±0.11, P<0.01)及非糖尿病对照组(1.01±0.10 vs. 0.60±0.09, P<0.01), Rx治疗降低Phospho -LIMK2表达(0.76±0.08 vs. 0.97±0.10, P<0.01)。3.高糖培养单层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PKC-βII激活,屏障功能降低。(1)FITC-Dextran检测高糖培养基中CMECs单层细胞通透性较普通培养基增加(394.50±36.92 vs. 282.10±14.93, P<0.01)。加入不同浓度Rx (1, 10, 100nmol/L)预处理后,单层细胞通透性明显降低(P<0.01)。( 2 )高糖培养CMECs PKC-βII (1.17±0.13 vs.0.71±0.07, P<0.01) ,phospho-β-catenin(0.92±0.11 vs. 0.56±0.07, P<0.01)表达增高,Rx(10nmol/L)预处理细胞可降低PKC-βII及phospho-β-catenin表达(P<0.01)。VE-cadherin(c-19)蛋白总量无明显变化。4.PKC-βII激活参与高糖环境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SI/R后损伤加重的病理机制。(1)高糖培养单层细胞经历SI/R后通透性较Sham组(590.40±34.38 vs. 359.20±22.80, P<0.01)及普通低糖培养基组(590.40±34.38 vs. 383.70±37.58, P<0.01 )显著增加, Rx ( 10nmol/L )预处理后,通透性可明显降低(432.00±30.83 vs. 571.10±32.60 , P<0.01)。(2)高糖培养CMECs给予SI/R后Phospho -LIMK2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1.11±0.09vs. 0.31±0.09, P<0.01)及普通低糖培养基组(1.11±0.09 vs. 0.43±0.15, P<0.01),Rx预处理可降低Phospho -LIMK2表达(0.60±0.08 vs.1.28±0.11,P<0.01)。(3)高糖培养基CMECs AI明显高于Sham组(13.3±1.3% vs. 5.7±1.4%, P<0.01)及普通低糖培养基(13.3±1.3% vs. 7.8±0.8%, P<0.01)。Rx预处理后AI明显降低(9.1±1.1% vs.12.8±1.8%, P<0.01)。(4)高糖培养基中F-actin / G-actin较Sham组(10.73±1.32 vs. 6.58±1.34, P<0.01)及普通培养基组(10.73±1.32 vs. 7.73±0.97, P<0.01)增高。给予Rx预处理后F-actin / G-actin可降低(7.32±1.02 vs.10.24±1.38, P<0.05)。研究结论1.应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证实糖尿病状态可激活心脏PKC-βII表达,出现以微血管屏障功能降低为主要表现的病理改变。同时发现phospho-β-catenin表达增加,VE-cadherin排列紊乱可能参与病理机制。2.糖尿病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损害加重,心肌无复流面积增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恶化、凋亡增加。这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与糖尿病大鼠PKC-βII激活诱导I/R时Rho激酶异常激活,LIMK2磷酸化增加有关;3.高糖可致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中PKC-βII激活,从而使黏附连接蛋白β-catenin发生磷酸化改变, VE-cadherin-catenin连接复合体破坏是CMECs通透性增加,屏障功能损害的结构基础;4.培养于高糖环境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PKC-βII激活,SI/R后诱导Rho-Kinase异常激活,使LIMK2磷酸化表达增加,受其调控的下游分子F-actin组分增加。细胞屏障功能维持因素VE-cadherin和F-actin的失平衡是高糖培养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SI/R损伤加重的主要机制。研究提示控制糖尿病大鼠PKC-βII激活所诱导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对预防糖尿病大鼠发生严重的心肌微血管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屏障功能损伤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实验二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微血管损伤机制及保护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实验三高糖所致的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损伤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实验四高糖环境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SI/R 损伤机制及保护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附图
  •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运动对糖尿病影响的生理学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6(01)
    • [2].糖尿病新世界2018年第21卷总目录[J]. 糖尿病新世界 2018(24)
    • [3].吃西兰花或可治疗糖尿病[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13)
    • [4].更正[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30)
    • [5].不同运动间歇时间对2型糖尿病大鼠股四头肌GLUT4含量的影响[J]. 山西青年 2017(04)
    • [6].防治糖尿病可贴耳豆[J]. 家庭中医药 2017(10)
    • [7].十字花科蔬菜或可治疗糖尿病[J]. 中老年保健 2017(08)
    • [8].2型糖尿病大鼠各组织及体液中锌、镁、铜、铁、钙五种元素的变化规律[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9(04)
    • [9].外泌体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04)
    • [10].糖尿病合并抑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 黑龙江中医药 2018(01)
    • [11].糖尿病伴发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1例报告[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8)
    • [12].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热痛阈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02)
    • [13].硫化氢对1型糖尿病大鼠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4)
    • [14].归芪多糖-2A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保护作用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08)
    • [15].环孢素在1型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17)
    • [16].老龄2型糖尿病大鼠维生素D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17)
    • [17].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1)
    • [18].吡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04)
    • [19].吡哆胺干预对2型糖尿病大鼠行为及认知功能改变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06)
    • [20].提高糖尿病患者种植成功率的研究进展[J]. 口腔医学 2019(05)
    • [21].熊果酸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5)
    • [22].辣椒素对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6(06)
    • [23].外源性腺病毒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栓调节蛋白-1和Ki-67表达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03)
    • [24].三七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10)
    • [25].大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2(06)
    • [26].二氮嗪预处理对糖尿病大鼠心肌保护作用减弱机制的初步研究[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04)
    • [27].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炎性反应抑制作用[J]. 中国公共卫生 2009(04)
    • [28].糖尿病大鼠的同病异证与异病同证的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 2008(01)
    • [29].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糖尿病大鼠脑区特异性代谢变化[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05)
    • [30].2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13)

    标签:;  ;  ;  ;  ;  

    PKC-βII激活在糖尿病大鼠心肌微血管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