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及效用研究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及效用研究

论文摘要

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它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并完善起来的,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关于存款准备金及其安排等方面提供了一种准则或规则。具体而言,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依据本国法律所赋予的权力,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缴存给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保持银行体系对负债的清偿力,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进而间接控制该国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的一种管理和调控制度。存款准备金制度最初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一般意义上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20年代的苏福克制度,而作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则起源于1913年美国颁布的《联邦储备法》。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存款机构的存款支付和清算,但随着时间推移,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广泛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在许多国家均受到极大重视。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并称为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其中,作为最古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政策因其本身能同时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调整,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巨斧”或“猛药”,是不轻易被用于宏观调控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一些西方国家,由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频繁等原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普遍偏低,如美国、加拿大、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央行都降低或取消了法定准备金率,零存款准备金率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在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我国在最近的24年中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行了28次调整(截至2008年10月15日),尤其是2006年7月以来,连续变动存款准备金率达20次之多,运用的频繁度令人惊叹。另外,已从多个方面对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了较大改革。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常规化的趋势在我国已经非常的明显,它现在已经实实在在地被央行用来配合公开市场回收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宏观调控如有需要,央行的反应就是习惯性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引起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作用在理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频繁使用有其特殊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背景,是适应经济形势的。但是由于自身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以及外汇管理体制等外部冲击的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发挥经济调控作用时,并未显现出“巨斧”或“猛药”的威力。对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以及效用分析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一方面能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能对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效用的因素有整体的把握;最后,能够在实行零存款准备金率制度的大背景下,理性地认识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建议。本文从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展开,进而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发达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应用、变革以及特点,接着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发展以及影响其作用效果发挥的主要因素。文章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来说明问题,同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内涵、作用机制以及功能,作为后文展开论述的理论基础。作为控制信贷和货币供应的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或减少金融机构必须存人中央银行的存款数量,从而改变基础货币的规模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达到收缩或扩展信贷和货币供应的目的。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制度背景下,存款准备金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同时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章,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并归纳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这三个国家存款准备金政策运用历史的回顾可知,由于各国经济环境和政治制度不同,因此在政策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上,各国中央银行都有自己的偏好。同时对存款准备金政策逐渐失宠的演变历程进行回顾,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历史沿演,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现实参考,并认清实行低存款准备金政策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的制度背景和金融经济环境。第三章,任何政策的实施和使用都需要一个制度框架,因此分析任何一种经济政策都需要考虑到它运行的制度背景,正如林毅夫教授所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策”,应该在特有的制度背景下,制订特有的政策,然后评判其效果。因此在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之前,先梳理下我国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及演变过程仍是非常必要的。介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从建立到现在所经历的调整和变革,分析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总结了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为第五章对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仍不能取消的相关论述的展开作基础和铺垫。第四章,在前文的基础上,基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机制,从它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等角度分析其效用,得出: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基础货币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货币供应总量和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控制因超额存款准备金和外款占款的反向冲击而收效甚微。同时,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它的政策效果的显现也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其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这一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事实上,相比存款准备金的实际效果,其警示作用和信号器的作用更加明显,它表明了中央银行的政策导向。并进一步分析了外汇占款、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时滞等因素对其效用发挥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了现阶段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不能取消的理由,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状况和中央银行调控能力考虑,我国在现阶段还不能实行零准备率政策,也就是说目前取消存款准备金制度还是一个过早的话题,其现实的可行性不大,因为这样带来的市场波动也许比准备金制度本身对市场的干扰更大。并且就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仍有其存在并继续的意义。本章接着从增强对基础货币作用、强化对货币乘数影响以及从技术手段上提高其执行效果等角度提出了提高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的合理建议。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取消,则要在我国建立起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备的金融调控体系,存款准备金制度失去其存在的必要后才能进行。总之,研究探讨关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问题,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中许多现实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弄清影响存款准备金作用效果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问题,更有助于人们正确评判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用进而从全局和整体的高度为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改革把握好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基本理论概述
  • 1.1 存款准备金的产生及内涵
  • 1.2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 1.2.1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定义
  • 1.2.2 存款准备金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
  • 1.3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和功能
  • 1.3.1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过程和原理
  • 1.3.2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功能或是它对宏观经济的作用
  • 2. 存款准备金政策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和应用
  • 2.1 存款准备金政策在美国
  • 2.2 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日本
  • 2.3 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德国
  • 3.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应用和发展
  • 3.1 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 3.2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及其功能的转变
  • 3.3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特点
  • 4.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用分析
  • 4.1 从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于基础货币量这一角度分析
  • 4.2 从存款准备金率作用于货币乘数角度分析
  • 4.3 从存款准备金政策对M2、金融机构信贷规模影响的角度看
  • 4.4 影响存款准备金政策效用的主要因素
  • 4.4.1 外汇占款的投放削弱了准备金政策的效果
  • 4.4.2 超额准备金率与法定准备金率的反向变动削弱了准备金政策的效果
  • 4.4.3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本身所具有的时滞性
  • 5.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续的意义及其发展和完善
  • 5.1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续意义阐述
  • 5.2 提高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用的对策
  • 5.2.1 增强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基础货币的作用
  • 5.2.2 强化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 5.2.3 从技术手段上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执行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分析及政策建议[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2)
    • [2].浅谈央行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财务公司业务影响[J]. 财会学习 2019(32)
    • [3].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创新[J]. 中国金融 2016(01)
    • [4].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J]. 发展研究 2015(09)
    • [5].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评析[J]. 新经济 2014(29)
    • [6].对现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初探[J]. 华北金融 2013(08)
    • [7].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3)
    • [8].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对中小银行的影响[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19)
    • [9].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限制作用[J]. 经济与管理 2010(08)
    • [10].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J]. 价值工程 2010(22)
    • [11].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财务公司行业的影响分析[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05)
    • [12].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进一步改革[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7)
    • [13].电子货币对存款准备金政策作用机制的影响[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
    • [14].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J]. 中国金融 2008(10)
    • [15].优化存款准备金政策[J]. 中国外汇 2016(07)
    • [16].中国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及其在存款准备金政策研究中的应用[J]. 管理评论 2013(08)
    • [17].人民币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研究[J]. 华北金融 2012(11)
    • [18].金融创新对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9].浅析存款准备金政策低效的原因[J].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03)
    • [20].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影响分析与思考[J]. 广东蚕业 2017(12)
    • [21].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力与效力不足的原因分析[J]. 时代金融 2013(26)
    • [22].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机理与操作特点分析[J]. 湖北社会科学 2012(03)
    • [23].关于改革和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建议[J]. 浙江金融 2008(02)
    • [24].近看存款准备金政策[J]. 金融博览(银行客户) 2008(04)
    • [25].欧央行最低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启示与借鉴[J]. 青海金融 2016(03)
    • [26].高通胀背景下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03)
    • [27].2018年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整的作用及成效研究——以四平辖区为例[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6)
    • [28].农村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政策:从简并化和结构化角度的思考[J]. 河北金融 2019(07)
    • [29].寡头竞争、银行资金管理与存款准备金政策[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1)
    • [30].我国央行票据和存款准备金政策冲销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10)

    标签:;  ;  ;  ;  

    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发展及效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