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_x吸附—分解催化新体系构建及过程特性研究

NO_x吸附—分解催化新体系构建及过程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前驱物,控制和治理氮氧化物污染一直是国际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脱硝方法中催化分解法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的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以氨气为还原剂的SCR技术已在工业中广泛应用,但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且存在氨泄露、管道腐蚀和储运安全等问题。催化分解法无需还原剂、方法简单、且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但迄今人们所开发的相关催化剂其催化活性大都因气相中氧气或水蒸汽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并且催化剂起活温度高,大多在300℃以上。因此,有关NOx催化分解新体系的研究开发一直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将环境友好型杂多化合物(heteropoly compounds简写为HPCs)应用于NOx的催化分解可望避免氧气与水蒸汽抑制的问题,显示了很好的研究开发前景。本论文通过系统的实验设计与优化,制备并考察了杂多化合物及其负载型催化剂对NOx的脱除效果,构建了具有吸附-分解NOx功能的杂多化合物催化新体系,揭示了体系性能的构效关系,并借助现代化分析手段,揭示了吸附-分解过程机理。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初步确定了杂多化合物催化新体系的工艺条件,在有氧条件下考察了空速、水蒸汽含量、反应温度对体系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水蒸汽含量4.2%,反应温度150℃,空速5298h-1。杂多化合物催化剂有效解决了传统催化剂所存在的氧气、水蒸汽抑制和起活温度高等问题。第二部分,采用乙醚萃取法等制备出一系列具有Keggin结构的杂多化合物,考察了其对NOx的吸附性能,筛选出了最佳物种HPW;在此基础上,选择碳纳米管(CNT)、二氧化钛(TiO2)、铈锆氧化物、Y分子筛,活性炭、堇青石和活性白土为载体,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的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考察其对NOx的吸附性能,筛选出优良体系HPW/CNT、HPW/TiO2和HPW/CeO2,对其进行了XRD、BET、IR、TEM表征。结果表明:混酸(VHNO3:VH2SO4=1:3)能在CNT上引入C=O、COO-等含氧基团,以水为浸渍剂、混酸处理后的CNT为载体,HPW的最佳负载量为70%时,HPW/CNT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率高达73.5%;以水为浸渍剂,HPW负载量为20%,TiO2锻烧温度为500℃时,所制备的HPW/TiO2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率可达62.8%;HPW负载量为70%时,HPW/CeO2对NOx的吸附性能最佳,吸附率高达75.3%。以上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与其比表面积相关性不大,主要是负载其上的HPW的假液相过程。第三部分,对最终优选体系HPW和HPW/CeO2吸附-分解NOx的过程特性和机理进行了研究。HPW/CeO2的适宜吸附条件为:氧气含量8%,水蒸汽含量4.2%,吸附反应温度170℃,空速2649h-1~5298h-1,与初步确定的工艺条件基本一致。计算出150℃下两种体系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0.5mg NO2/g和85.6mgNO2/g。通过IR表征揭示了吸附质与催化剂的作用方式,通过GC-MS检测确认了吸附质催化分解为N2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其污染现状
  • 1.1.1 氮氧化物的危害
  • 1.1.2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概况
  • 1.2 烟气中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
  • 1.2.1 烟气中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技术概述
  • 1.2.2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
  • 1.3 杂多化合物的催化化学
  • 1.3.1 杂多化合物的基本催化特性
  • 1.3.2 杂多化合物所具备的优异的催化性能
  • x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4 杂多化合物催化脱除NOx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x研究进展'>1.4.1 杂多化合物催化脱除NOx研究进展
  • x研究进展'>1.4.2 负载型杂多化合物催化脱除NOx研究进展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x吸附-分解催化新体系工艺条件的构建'>第二章 NOx吸附-分解催化新体系工艺条件的构建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温度对体系脱硝性能影响
  • 2.3.2 水蒸汽含量对体系脱硝性能的影响
  • 2.3.3 空速对体系脱硝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多化合物催化体系的筛选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x的吸附性能研究'>3.3.1 常见 Keggin结构杂多酸对 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xH3-xPW12O40对 NOx的吸附性能研究'>3.3.2 CsxH3-xPW12O40对 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x的吸附性能比较'>3.3.3 几种杂多酸盐对NOx的吸附性能比较
  • x的吸附性能研究'>3.3.4 1:11系列缺位杂多化合物对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载体的筛选
  • x的吸附性能研究'>4.1 碳纳米管负载磷钨酸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1 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4 小结
  • x的吸附性能研究'>4.2 二氧化钛负载磷钨酸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4.2.1 前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x的吸附性能研究'>4.3 铈锆氧化物负载磷钨酸催化体系对 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4.3.1 前言
  • 4.3.2 实验部分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小结
  • x的吸附性能研究'>4.4 Y分子筛负载磷钨酸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4.4.1 前言
  • 4.4.2 实验部分
  • 4.4.3 结果与讨论
  • 4.4.4 小结
  • x的吸附性能研究'>4.5 活性炭、堇青石等负载磷钨酸催化体系对NOx的吸附性能研究
  • 4.5.1 前言
  • 4.5.2 实验部分
  • 4.5.3 结果与讨论
  • 4.5.4 小结
  • x的吸附性能比较'>4.6 负载型磷钨酸催化体系对 NOx的吸附性能比较
  • x吸附-分解特性及机理研究'>第五章 NOx吸附-分解特性及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x吸附特性实验'>5.2.1 NOx吸附特性实验
  • 5.2.2 饱和吸附量实验
  • 5.2.3 吸附产物分析实验
  • 5.2.4 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2吸附NOx特性研究'>5.3.1 70%HPW/CeO2吸附NOx特性研究
  • x饱和吸附量的确定'>5.3.2 NOx饱和吸附量的确定
  • x的作用方式'>5.3.3 催化体系与NOx的作用方式
  • x的催化分解'>5.3.4 被吸附NOx的催化分解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机-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 当代化工 2014(12)
    • [2].杂多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的毒性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9)
    • [3].锶钒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4].磺化的聚(4-乙烯基吡啶)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J]. 现代化工 2016(11)
    • [5].光化学合成缺位型α-9-硅钨杂多化合物及其性质研究[J]. 泰山学院学报 2008(06)
    • [6].单缺位型磷钨杂多化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的实验设计[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7].双亲性夹心型杂多化合物氧化模型柴油深度脱硫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2(02)
    • [8].钨锌多元杂多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活性[J]. 化工时刊 2012(11)
    • [9].杂多化合物九钨三钛硅酸盐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8)
    • [10].一种Keggin构型的杂多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2)
    • [11].聚乙烯基咪唑类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酯化反应性能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 2016(06)
    • [12].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在异丁烷选择氧化中的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 2008(09)
    • [13].Keggin型磷钼钒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乙苯制苯乙酮[J]. 现代化工 2010(01)
    • [14].杂多化合物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09(29)
    • [15].磷钨酸和邻菲啰啉杂多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催化性能[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1(12)
    • [16].磷钼杂多化合物[H_3PMo_(12)O_(40)]·2(4,4'-bipy)·1.75H_2O的合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17].杂多化合物K_5CoW_(12)O_(40)·20H_2O合成条件的探讨[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8)
    • [18].锰取代杂多化合物Cs_5[PW_(11)O_(39)Mn(Ⅱ)(H_2O)]的单晶结构及磁性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19].TiO_2负载杂多化合物光催化降解结晶紫的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 2015(01)
    • [20].碳材料负载型杂多化合物油品脱硫催化剂及其脱硫方法[J]. 现代化工 2009(S1)
    • [21].铀杂多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2(11)
    • [22].磷钼酸和邻菲啰啉杂多化合物的固相合成及光催化性能[J]. 化学试剂 2011(12)
    • [23].Keggin型多元杂多化合物催化氧化苯甲醇制苯甲醛[J]. 化工进展 2010(01)
    • [24].稀土元素对K_(17)[Sm(CuW_(11)O_(39))_2]·23H_2O的扩渗及导电性研究[J]. 化学工程师 2009(06)
    • [25].杂多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 2011(05)
    • [26].过渡金属磷钼钒杂多化合物的表征及催化性能[J].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8(05)
    • [27].双缺位杂多化合物催化环己烯环氧化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6)
    • [28].两种铋钒二元杂多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 甘肃科技 2008(19)
    • [29].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的固载方法及应用[J]. 化工进展 2013(09)
    • [30].ⅡB族元素取代的钨硼杂多酸盐的合成、光谱及光催化性能[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08)

    标签:;  ;  ;  ;  

    NO_x吸附—分解催化新体系构建及过程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