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络中的查询搜索机制与信任模型研究

对等网络中的查询搜索机制与信任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对等计算(Peer-to-Peer Computing,简称P2P)是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打破了网络应用层过去的“客户/服务器”模式,使系统中节点以自由平等的方式进行互联。P2P网络从拓扑结构角度分为结构化拓扑和非结构化拓扑。结构化拓扑网络采用分布式哈希表(DHT)进行资源搜索,网络易扩展、查询效率高,但不支持基于内容的复杂查询。非结构化拓扑网络采用洪泛法进行资源搜索,支持多样化的查询,网络的拓扑结构简单,但查询效率低,数据无法准确定位。此外,P2P网络中节点的动态性和匿名性,使得系统无法保证所有节点都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可靠的资源。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P2P系统中的拓扑构造和资源搜索机制,以及节点的信任管理机制,取得了以下成果:1.针对结构化P2P网络缺乏基于内容的查询机制,提出基于语义的分组P2P网络。该网络采用向量空间模型(VSM)归纳节点共享资源的语义信息,使具有相似语义的节点形成语义分组。各个分组内采用非结构化拓扑网络,同时在分组内选择能力较强的节点成为组内超级节点,超级节点之间构成了结构化拓扑网络。仿真实验表明这种结构降低了资源的查询开销,有效的支持在动态P2P系统中进行基于内容的检索。2.针对非结构化P2P网络中的洪泛搜索机制,本文结合“小世界”模型,按照社会关系网络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理提出一种非结构化P2P网络。网络中具有相似语义的节点聚类,使得网络具有较高的聚类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提高了网络的查询效率。3.由于P2P系统中节点的动态性和匿名性,系统对节点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在系统内建立信任模型是解决此问题比较可行的机制。本文结合基于语义的分组P2P网络提出了基于分组的信任模型。由于网络中的超级节点的在线时间长、计算能力强,因此在结构化层采用了全局信任模型,而在分组内部采用局部信任模型。仿真实验表明这种信任模型能够较好抵御网络中恶意节点的攻击,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健壮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社会经济和技术背景
  • 1.1.2 对等系统的定义
  • 1.1.3 对等网络的特点
  • 1.1.4 对等网络的应用
  • 1.2 P2P 网络的分类
  • 1.2.1 非结构化拓扑(Unstructured)
  • 1.2.2 结构化拓扑(Structured)
  • 1.3 问题的提出
  • 1.3.1 研究现状
  • 1.3.2 资源搜索机制问题
  • 1.3.3 信任机制问题
  • 1.4 论文工作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对等网络中资源搜索机制和信任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非结构化P2P 系统搜索机制研究
  • 2.2.1 洪泛类资源搜索机制
  • 2.2.2 洪泛资源搜索机制的改进
  • 2.3 结构化P2P 系统的搜索机制研究
  • 2.3.1 Chord
  • 2.3.2 CAN
  • 2.3.3 Pastry
  • 2.3.4 Tapestry
  • 2.4 P2P 系统中的信任模型研究
  • 2.4.1 基于PKI 的信任模型
  • 2.4.2 局部信任模型
  • 2.4.3 全局信任模型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语义的分组P2P 网络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3 基于语义的资源发布与检索的相关技术
  • 3.3.1 向量空间模型
  • 3.3.2 倒排索引技术
  • 3.3.3 Bloom Filter 技术
  • 3.4 分组语义网络的构造
  • 3.4.1 系统的总体结构
  • 3.4.2 系统内节点的分类
  • 3.4.3 节点文档特征向量的选择
  • 3.4.4 节点的初始化
  • 3.4.5 节点的加入
  • 3.4.6 语义分组的维护
  • 3.4.7 超级节点
  • 3.4.8 节点的离开
  • 3.4.9 资源的发布与搜索机制
  • 3.5 系统分析
  • 3.6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3.6.1 仿真环境
  • 3.6.2 实验设计
  • 3.7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无结构P2P 网络研究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3 小世界模型
  • 4.3.1 基本概念
  • 4.3.2 小世界模型
  • 4.4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非结构化P2P 网络
  • 4.4.1 网络的总体结构
  • 4.4.2 网络的管理
  • 4.5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4.5.1 仿真环境
  • 4.5.2 实验设计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组的信任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3 基于分组的信任模型
  • 5.3.1 模型概述
  • 5.3.2 组内节点信誉度的定义
  • 5.3.3 各个分组之间的信誉度的定义
  • 5.3.4 不同分组之间节点信誉度的定义
  • 5.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5.5 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望CAD2008新功能抢先体验之一:优异的边界搜索机制[J]. 中国勘察设计 2008(02)
    • [2].扇区搜索机制的果蝇优化算法[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9(06)
    • [3].一种能量有效的认知无线电信道搜索机制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4].瑞利衰落环境中一种能量有效的多无线电信道搜索机制研究[J].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05)
    • [5].基于P2P技术的网络资源搜索机制研究[J]. 信息技术 2011(05)
    • [6].基于JXTA分布式搜索的研究[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06)
    • [7].数字有机体数据库系统搜索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08(04)
    • [8].P2P网络中资源搜索机制的性能分析与比较[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9].浅析“人肉搜索”中的“网络暴民”现象[J]. 新闻世界 2009(07)
    • [10].基于余弦相似度分组的P2P搜索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09(12)
    • [11].政策助推、创新搜索机制对科研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9(09)
    • [12].P2P网络中基于信任的拓扑结构与搜索机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03)
    • [13].混合流媒体系统的资源搜索机制研究[J]. 电信科学 2014(02)
    • [14].带有匹配估计方法物联网基于内容的实体搜索机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6(07)
    • [15].基于兴趣域的对等网络动态搜索机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1(01)
    • [16].灰狼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 计算机科学 2019(03)
    • [17].公路项目造价案例搜索机制及主要算法分析探究[J]. 华东公路 2020(01)
    • [18].对等网络中一种新的资源搜索机制的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9)
    • [19].基于在线社会网络的信息存储与搜索机制研究[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1(S1)
    • [20].基于节点兴趣的非结构化P2P搜索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09(23)
    • [21].面向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双向随机漫步搜索机制[J]. 软件学报 2012(04)
    • [22].基于蚁群算法的非结构化P2P资源搜索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09(07)
    • [23].基于引力搜索机制的花朵授粉算法[J]. 自动化学报 2017(04)
    • [24].基于用户行为的启发式本体搜索机制[J]. 计算机应用 2012(10)
    • [25].一种基于鲶鱼效应和新型搜索机制的混沌蝙蝠算法[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8(05)
    • [26].数字图书馆移动视觉搜索机制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15)
    • [27].基于关键字关联及节点兴趣的搜索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11(06)
    • [28].基于蚁群算法的非结构化P2P搜索机制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05)
    • [29].自私性移动P2P网络中高效的资源搜索机制[J]. 系统仿真学报 2017(05)
    • [30].无结构P2P网络中一种高效的资源搜索机制[J]. 电信科学 2012(03)

    标签:;  ;  ;  ;  ;  

    对等网络中的查询搜索机制与信任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