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群创新系统的浙江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基于集群创新系统的浙江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论文摘要

一直以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各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因为它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论文中,作者基于浙江块状经济的特点,和较新的产业集群理论——集群创新系统理论,展开了关于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集群创新系统三发展阶段评价指标,把集群创新系统分为萌芽、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并通过研究该指标体系中五大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各个因素之间的互动,从理论上揭示了集群创新系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此外,作者根据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的数据,计算得到了115个国家(地区)的集群创新系统发展水平(CISL),计量了CISL与各个竞争力指标(人均GDP、PPP、GCI、CI)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国别分类和排名比较的方法,得出了集群创新系统对一国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作者走访了浙江各产业集群,并选取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个回归模型验证该集群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其结果与实地考察和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即竞争优势更多的是来自于集聚和投资,创新能力仍旧比较薄弱的结论。鉴于此,作者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集群创新系统的政策建议,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行为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提出的背景
  • 1.1.2 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的不足
  • 1.1.3 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2.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 2.1.2 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 2.1.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4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模型
  • 2.2 集群创新系统理论综述
  • 2.2.1 集群创新系统的提出
  • 2.2.2 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分类
  • 2.2.3 集群创新系统的形成机理与形成条件
  • 2.2.4 创新环境与创新网络理论
  • 2.2.5 集群创新系统结构分析
  • 2.2.6 集群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
  • 2.3 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
  • 3 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 3.1 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
  • 3.1.1 产值全国占有率
  • 3.1.2 对外贸易的发展
  • 3.1.3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
  • 3.1.4 比较劳动生产率
  • 3.1.5 资本利润率
  • 3.1.6 结论
  • 3.2 浙江块状经济的竞争力分析
  • 3.2.1 浙江块状经济的发展概况
  • 3.2.2 三个较强产业集群的数据分析
  • 3.2.3 浙江高技术块状经济
  • 3.3 浙江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 3.3.1 市场发展空间相对不足
  • 3.3.2 要素成本趋高
  • 3.3.3 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3.3.4 管理者素质低,经营理念陈旧
  • 4 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相关性分析
  • 4.1 集群创新系统评价指标
  • 4.1.1 集群创新系统的循环运行机制
  • 4.1.2 集群创新系统三发展阶段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体系中各因素的解释说明
  • 4.1.4 集群创新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 4.2 集群创新系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4.2.1 集群创新系统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 4.2.2 集群创新系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 5 集群创新系统与国际竞争力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世界115个国家的数据分析
  • 5.1 05-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集群评价指标的分析
  • 5.2 我国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CISL)分析
  • 5.3 集群创新系统与出口绩效评价
  • 5.4 CISL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 5.5 CISL与GCI相关性分析
  • 5.6 CISL与CI相关性分析
  • 6 浙江制造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
  • 6.1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 6.1.1 背景介绍
  • 6.1.2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 6.1.3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分析
  • 6.1.4 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阶段和评价
  • 6.2 绍兴纺织产业竞争优势的实证模型
  • 6.2.1 集群创新系统的指标
  • 6.2.2 控制变量的选择
  • 6.2.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
  • 6.2.4 模型方程
  • 6.2.5 统计回归的结果
  • 6.2.6 回归结果讨论
  •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 7.1 意大利和瑞士的启示
  • 7.1.1 异军突起的意大利
  • 7.1.2 瑞士——稳如泰山的国家
  • 7.2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优化集群创新网络 打造高新区升级版[J]. 中国高新区 2015(01)
    • [2].集群创新网络与区域文化嵌入机理研究——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J]. 科学学研究 2015(01)
    • [3].面向集群创新网络异质企业的知识扩散建模及仿真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20(10)
    • [4].区域环境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集群创新能力中介作用的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06)
    • [5].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省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6].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发展[J]. 商业研究 2013(06)
    • [7].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集群创新网络特性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2(02)
    • [8].中关村创新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基于企业集群创新网络视角的分析[J]. 城市问题 2012(03)
    • [9].论缄默知识在集群创新系统中的传递[J]. 价值工程 2012(05)
    • [10].集群创新网络的国际竞争力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7)
    • [11].集群创新网络内涵、运行机制与研究展望[J]. 情报杂志 2012(05)
    • [12].金融驱动的集群创新网络动态循环模型构建研究[J]. 求索 2012(11)
    • [13].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展望——基于文献的述评[J]. 工业技术经济 2011(02)
    • [14].知名开发区集群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1(04)
    • [15].集群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模型及其仿真研究[J]. 科研管理 2010(01)
    • [16].多学科集群创新的蚁团效应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01)
    • [17].信息集群创新网络构建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05)
    • [18].区域集群创新的成功案例与优势来源分析[J]. 新经济导刊 2010(04)
    • [19].集群创新系统的不确定性研究——基于熵的视角[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05)
    • [20].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集群创新发展动因分析[J]. 商业时代 2009(13)
    • [21].企业集群创新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02)
    • [22].基于优势企业的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与功能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5)
    • [23].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缺陷与集群政策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5)
    • [24].企业集群创新研究述评[J]. 商场现代化 2009(28)
    • [25].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研究综述[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6].浙江省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基础与特征[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01)
    • [27].核心企业创新能力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J]. 管理现代化 2016(01)
    • [28].沈阳高新区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创新效绩评价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06)
    • [29].集群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市场 2013(36)
    • [30].知识共享背景下信任对集群创新网络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J]. 科技与经济 2012(04)

    标签:;  ;  ;  ;  

    基于集群创新系统的浙江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