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探索性案例研究,提炼关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理论研究框架,并基于大规模样本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化特征和决策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我国企业正面临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开放式创新是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优秀理论。在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推动下,我国企业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选择科学的自主创新路径,推动创新程度、创新速度、自主知识产权的协调发展。由于面向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演化理论、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后发者理论”和技术追赶理论,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解释能力和指导效果不足,因此,通过整合三方面理论,从全球化和开放式创新的发展特征出发,创造针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发展的理论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针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研究问题:其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测度问题,即企业研发资源分配、研发组织形式的变量、指标及其权重设计;其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态发展问题,即在自主创新路径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将产生怎样的动态演化;其三,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决策问题,即在自主创新路径发展的特定阶段,企业如何根据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合理选择研发资源分配结构和研发组织形式。首先,本文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着重对技术创新演化理论、“后发者理论”、技术追赶理论三个理论体系的文献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进展、研究变量等多个方面对三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其次,本文通过对飞跃、吉利、青春宝等三家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发现,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实践既包括得到广泛认同的“二次创新”路径模式,又包括新近研究推崇的“破坏性创新”路径模式,还包括反映“技术窗口”存在的革命性创新路径模式,每一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和以往研究结论有重合的部分,但更多的是以往研究中没有得到有效解释的现象,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决策的结构问题、影响因素的作用问题。再次,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本研究对案例现象进行了总结、抽象和升华,最终形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框架,并指出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和自主创新决策是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关键研究内容,其中,路径动态性为我国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提供了长短期平衡的基本依据,而自主创新决策则为我国企业设计长短期平衡的自主创新提供了直接指导。第四,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研究采用了曲线拟合的统计分析法,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企业主要存在改进型、破坏型、革命型三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三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之间在自主创新的关键特征包括创新程度、创新速度、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我国企业在选择任何一种自主创新路径模式时,应注意创新程度、创新速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态变化,不是创新程度、创新速度和自主知识产权水平越高,越能产生好的自主创新绩效。最后,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决策机制研究采用了结构方程的统计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技术能力、技术学习、需求机会和市场竞争影响企业研发资源分配和研发组织方式,研发新度主要受技术能力、需求机会和技术学习的影响,开放程度主要受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企业研发新度主要影响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对创新程度和创新速度影响不显著,而开放程度则全面影响了创新程度、创新速度和自主知识产权绩效。同时,对科技驱动型和经验驱动型两类行业样本的分组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科技驱动型行业和经验驱动型行业两组样本在自主创新路径决策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和决策特征具有相同的模型特征,但两组样本在分析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判断创新机会时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两组样本根据创新机会做出的自主创新路径决策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总之,本研究对自主创新进行了行为和绩效两个角度的测度,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关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动态特征以及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有关结论,从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以往研究对技术追赶过程中“创新行为黑箱”处理方法和实证研究不足的研究现状。因此,本研究对于拓展技术创新演化理论、技术追赶理论和“后发者理论”,促进理论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以及其他国家的技术后发企业制定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背景与现状
  • 1.1.1 全球化与开放式创新
  • 1.1.2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1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现实问题
  • 1.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论文研究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1.3.3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线
  • 2 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基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发达国家技术变革与创新的研究综述
  • 2.1.1 演化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 2.1.2 对技术变革及创新的过程解释及其研究体系
  • 2.2 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与创新的研究综述
  • 2.2.1 后发者与追赶过程的总体研究现状及趋势
  • 2.2.2 对技术追赶与创新的解释及其研究体系
  • 2.3 我国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
  • 2.4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技术创新研究对比
  • 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 3.1 案例研究方法
  • 3.2 飞跃集团的自主创新路径案例
  • 3.2.1 飞跃自主创新的路径阶段
  • 3.2.2 飞跃自主创新的路径动态性
  • 3.2.3 飞跃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
  • 3.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自主创新路径案例
  • 3.3.1 吉利自主创新的路径阶段
  • 3.3.2 吉利自主创新的路径动态性
  • 3.3.3 吉利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
  • 3.4 中国青春宝集团的自主创新路径案例
  • 3.4.1 青春宝自主创新的路径阶段
  • 3.4.2 青春宝自主创新的路径动态性
  • 3.4.3 青春宝自主创新的决策机制
  • 3.5 案例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特征对比
  • 4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理论框架
  • 4.1 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路径的概念界定
  • 4.2 自主创新路径的方向——技术变革
  • 4.2.1 自主创新路径的技术变革导向
  • 4.2.2 技术变革类型与自主创新路径目标
  • 4.3 自主创新路径上的创新演化
  • 4.3.1 革命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创新演化
  • 4.3.2 破坏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创新演化
  • 4.3.3 改进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创新演化
  • 4.4 自主创新路径上的创新形式选择——自主创新决策
  • 4.4.1 自主创新决策的内容维度
  • 4.4.2 自主创新决策的影响因素
  • 4.5 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理论模型
  • 5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方法设计和数据基础
  • 5.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1.1 赋权方法
  • 5.1.2 曲线拟合方法
  • 5.1.3 结构方程建模方法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设计的基本内容
  • 5.2.2 问卷设计的基本过程
  • 5.2.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说明
  • 5.2.4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程序
  • 5.3 样本描述
  • 5.3.1 样本的行业分布
  • 5.3.2 样本的规模分布
  • 5.3.3 样本的研发强度分布
  • 5.3.4 样本的研发人员规模分布
  • 5.3.5 样本的成立年份分布
  • 5.3.6 样本所处行业发展阶段分布
  • 6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特征研究
  • 6.1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假设
  • 6.1.1 革命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性假设
  • 6.1.2 破坏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性假设
  • 6.1.3 改进型自主创新路径的动态性假设
  • 6.2 变量设计与测度
  • 6.2.1 变量与测度指标
  • 6.2.2 数据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6.2.3 自主创新路径目标完成度的计算
  • 6.3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 6.3.1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特征的方差分析
  • 6.3.2 革命型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 6.3.3 破坏型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 6.3.4 改进型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的曲线拟合
  • 6.4 自主创新路径动态性曲线的讨论
  • 7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研究
  • 7.1 自主创新决策的理论分析
  • 7.1.1 自主创新决策变量
  • 7.1.2 自主创新决策影响因素变量
  • 7.1.3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概念模型及假设
  • 7.2 数据描述与变量值计算
  • 7.2.1 样本数据及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7.2.2 自主创新决策变量的计算
  • 7.3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结构方程分析
  • 7.3.1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模型拟合
  • 7.3.2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行业分组分析
  • 7.3.3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的假设验证
  • 7.4 自主创新决策机制结构方程分析的讨论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理论创新
  • 8.2 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的指导意义
  • 8.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资源分配权重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