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废止问题研究

行政行为废止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行政行为废止问题属于行政行为效力理论体系中的重要问题,国外有不少相关论述并形成了立法成果,但我国国内对此的理论关注并不多。本文试图在借鉴国外理论及立法例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探讨行政行为废止适用情况及其效力和程序要求的应然状态。文章写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为行政行为废止规则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标题为“行政行为废止的内涵与功能”,本部分先从行政行为的效力理论出发,研究了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与行政行为废止的密切关系,行政行为的废止是行政行为不可变更力有限性的典型表现。其后,将行政行为废止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比较其异同,使该概念的内涵得到较充分的挖掘。随后,阐释了行政行为废止制度的理论基础――行政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加深了本文主题的理论内涵,最后论述了行政行为废止制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功能。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国外行政行为废止的立法例,并得出可以借鉴的几点启示。而后,以一个案例引入对我国现状的考察和分析。笔者得到的结论认为,在我国行政行为废止的适用已有许多实践先例,但由于相关的实体和程序规定很不完善、不相协调,造成了立法用语不规范、行政机关随意废止授益行政行为、对当事人的信赖保护严重不足等问题。第三部分为讨论应然状态下行政行为废止的适用原则与条件,以及行政行为废止的效力问题。行政行为的废止尤其应注意信赖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比例原则的运用。授益行政行为和负担行政行为的废止条件也不尽相同。授益行政行为的废止条件有:废止保留权的行使、不按规定目的使用给付、违反作出行政行为时作为前提的义务和公共利益的急迫需要等等。而对于负担行政行为,除了依照法律不应废止的行政行为外,行政机关有废止的自由裁量权;而当事实或法律状态发生重大变化以至于该行政行为不应继续存在时,行政机关则有废止的义务。本部分最后讨论了废止权限问题。相对于第三部分主要关注行政行为废止的实体规则,第四部分则从规则本身转入对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关注,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研究了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保护问题。首先,探讨了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对于授益行政行为和复效性行政行为的信赖利益如何得到保护的问题。其次,从程序规则的角度研究如何能为相对人提供及时而充分的权利保障,行政机关在废止行政行为时应遵守相应的程序规则,负有程序上的义务,相应的相对人在废止程序中的一些重要权利也在讨论之列。最后,关注受行政行为影响的利害关系人如何得到救济及保护,结论是与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人可以取得类似于相对人的地位,行使相同的实体和程序权利,以保护其利益。文章完成后,笔者在结语部分表达了对我国未来的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的期待和希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行政行为废止的内涵与功能
  • 一、行政行为及其效力理论
  • (一) 行政行为的界定
  • (二) 行政行为效力理论
  • 二、行政行为废止的内涵界定
  • (一) 行政行为废止之概念
  • (二) 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与行政行为的废止
  • (三) 行政行为废止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三、行政行为废止的理论基础
  • (一) 从法之安定性原则到公法上的情势变更原则
  • (二) 公共利益原则
  • 四、行政行为废止制度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功能
  • (一) 行政行为废止制度的理论意义
  • (二) 行政行为废止制度的现实功能
  • 第二部分 行政行为废止的域外立法例及我国现状
  • 一、域外立法例考察
  • (一) 法国
  • (二) 德国
  • (三) 台湾地区
  • (四) 葡萄牙及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 二、我国行政行为废止的规范与实践现状评析
  • (一) 由一个具体案例谈起
  • (二) 存在问题
  • 三、分析与启示
  • 第三部分 行政行为废止的适用及效力
  • 一、适用原则
  • (一) 信赖保护原则
  • (二) 比例原则
  • (三)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
  • 二、行政行为废止的适用条件
  • (一) 授益行政行为的废止事由
  • (二) 负担行政行为的废止事由
  • 三、行政行为废止的效力
  • 四、废止权限
  • (一) 行政主体的废止权限
  • (二) 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废止的司法审查权
  • 第四部分 行政行为废止中的相对人权利保护
  • 一、信赖保护原则的具体适用
  • (一) 授益性行政行为的废止所涉及的信赖保护问题
  • (二) 负担性行政行为的废止所涉及的信赖保护问题
  • 二、程序规则上的保障
  • (一) 废止授益行政行为所应遵守的期限
  • (二) 程序
  • 三、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获得救济的途径
  • (一) 行政行为被废止的
  • (二) 行政行为应被废止而没有被废止的
  • (三) 利害关系人获得救济的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公司决议中的善意相对人[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
    • [2].相对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应对与防范——以金融类企业风险控制为视角[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8)
    • [3].论表见代理中相对人的选择权——对“选择权”通说的反驳[J]. 传播与版权 2019(12)
    • [4].越权担保中相对人的主观状态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17)
    • [5].论行政作为撤销后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J]. 法制博览 2016(12)
    • [6].行政调查程序中相对人协助义务探析[J]. 惠州学院学报 2016(02)
    • [7].优化行政程序的相对人维度[J]. 江淮论坛 2015(01)
    • [8].论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相对人的选择权[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0(09)
    • [9].论行政调查中相对人协助义务及其权利保护[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4(02)
    • [10].论相对人行政法行为的行政法地位[J]. 法制与社会 2013(30)
    • [11].严格执行《条例》 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J]. 中国水利 2012(08)
    • [12].关于服务相对人公共服务程序参与权研究[J]. 行政法学研究 2011(01)
    • [13].服务相对人公共服务程序参与权研究[J]. 人民论坛 2010(29)
    • [14].试析人事档案相对人的知情权[J]. 云南档案 2008(07)
    • [15].优益权的另一面:论法国行政合同相对人保护制度[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6].论无权代理人对相对人的责任[J]. 河南社会科学 2020(05)
    • [17].公司担保合同的相对人审查义务[J]. 法制博览 2017(17)
    • [18].论行政处罚程序中相对人的抵抗权[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9].论行政强制法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着力维护[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27)
    • [20].试论银行监管相对人[J]. 知识经济 2010(02)
    • [21].试论保障建档相对人的权益[J]. 档案学通讯 2008(01)
    • [22].招商引资中信用相对人互动关系研究[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8(04)
    • [23].行政强制的权力规范研究——以相对人权益保障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5(26)
    • [24].“保险消费者”概念质疑——以“保险相对人”概念取代“保险消费者”的合理性[J]. 法学论坛 2015(06)
    • [25].公务员投诉规范的设立与完善——相对人发起追究公务员责任的路径探析[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04)
    • [26].相对人抵抗权研究[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3(06)
    • [27].合同相对人定期审查制度刍议[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 [28].表见代理的相对人效力探析[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3)
    • [29].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协议的强制执行程序[J]. 法治社会 2020(05)
    • [30].浅谈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发生纠纷时举证责任分担相关问题研究[J]. 商 2016(24)

    标签:;  ;  ;  ;  

    行政行为废止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