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4、白介素-13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变化及其意义

白介素-4、白介素-13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变化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有效改善通气功能,防治肺泡萎陷。但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也明显增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一些流行病学特点,在不同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相差很大,致病菌及细菌耐药性也有所不同。VAP不但增加患儿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对患儿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儿的死亡率。免疫调节紊乱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过程。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 Th)对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以及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依据产生的细胞因子的不同,辅助性T细胞主要分为两类:TH1和TH2细胞。TH1/TH2,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以负反馈机制互相调节对方的分化和增殖。两者相互抑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如果机体免疫系统选择了某一亚群为主的应答,这种Th细胞就会正反馈地加强自身优势,压抑另一亚群发展,Th1/Th2愈来愈不平衡是某些疾病发生或加重的根源。IL-4、IL-13就是主要由TH2细胞分泌,通过监测患儿体内IL-4、IL-13浓度变化可以间接了解Th1/Th2平衡,帮助了解患儿肺部炎症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实行免疫干预、调整Th1/Th2平衡提供帮助。IL-4、IL-13在哮喘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试验可了解此类患儿肺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将新生儿期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与儿童期哮喘联系起来,探索儿童哮喘发病的婴儿疾病起源,从而为哮喘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自2007年2月-2007年12月间的住院病人,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且生后24小时内住院,给予气管插管,且机械通气时间>48小时的患儿。除外重大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畸形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家属不同意参加试验的患儿。符合条件的一共有68名患儿,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患儿37名,未发生VAP的患儿31名。分别定义为A组(发生VAP)和B组(未发生VAP)。所有入选病人均记录其入院时出生时间、性别、分娩方式、胎龄、体重、SNPPE-II评分、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产前激素应用、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所有入选病人在入院后即因病情需要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及其它本NICU常规治疗。所有患儿在入选0-6小时内留取支气管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拍摄胸部X线片,并在机械通气后48-72小时再次留取气道分泌物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在机械通气后每隔1-2天复查胸部X线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所制定的《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使用MV 48h后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有浸润阴影或出现新的浸润阴影,查体肺部可闻及湿罗音,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白细胞>10×109/L,体温在37.5℃以上,呼吸道有脓性分泌物,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出病原菌或新的病原菌。所有入选的病人均在给予气管插管后立即取支气管灌洗液及静脉血一次,第二次取材在机械通气48小时时,第三次取材A组在机械通气72-96小时时,B组在同时间或者拔管时取材。每个病人分别留取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清3次。所取标本以3000转离心10分钟,分别取上清液及血清后置于-20℃冰箱冻存备检。实验中检测以下指标:血清中IL-4、IL-13浓度,支气管灌洗液中IL-4、IL-13浓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规程进行。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纳入研究的共有68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其中37名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A组),31名患儿没有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B组)。发病率54.4%。2比较两组之间性别比、分娩方式、PS应用、产前类固醇激素应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两组之间日龄、胎龄、体重、SNPPE-I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4 A组患儿机械通气、氧暴露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大于B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5两组病人并发症及转归的比较:A组死亡4例,B组死亡1例,但经统计学检验P >0.05,无统计学意义。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6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A组)的病原菌分析及药物敏感性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痰培结果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氏菌17例(45.9%),铜绿假单胞菌7例(18.9%),药物敏感试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多数敏感。部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及头孢曲松多数耐药。7 A、B两组研究对象IL-4、IL-13水平的比较: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前的前第1个时间点两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第2个时间点两组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第1与第2两个时间点之间相比两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NADS患儿在第3个时间点两组相比A组IL-4、IL-13水平较B组明显增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前两个时间点相比也明显增高,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机械通气时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增加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为患儿本身及其家庭、社会带来不利影响。2在本试验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未显示与患儿胎龄、体重、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有关。3在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7例(45.9%),铜绿假单胞菌7例(18.9%),药物敏感试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多数敏感。部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哌拉西林及头孢曲松多数耐药。根据这一结果可指导选择首次用药。4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在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静脉血及支气管灌洗液中IL-4及IL-13浓度增高,发挥下调炎症反应作用,同时Th1/Th2平衡越来越向Th2倾斜,是促进疾病发生或加重的重要因素。通过监测患儿体内IL-4、IL-13浓度变化可以间接了解Th1/Th2平衡,帮助了解正在给予机械通气的患儿肺部炎症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为临床施行免疫干预,调整Th1/Th2失衡,提供帮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白介素-4、白介素-13 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变化及其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老年性肺结核患者血浆及支气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12)
    • [2].不同标本类型对肺结核病原体检测的临床价值[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06)
    • [3].儿童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者血清、支气管灌洗液、胸腔积液、脑脊液MP-Ab-IgM检测的结果分析[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02)
    • [4].支气管灌洗液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J]. 山东医药 2015(07)
    • [5].支气管灌洗液中Mnk2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9(06)
    • [6].肺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标本类型中的分布[J]. 医学研究杂志 2009(03)
    • [7].支气管灌洗液抑癌基因过甲基化对肺癌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防痨杂志 2009(05)
    • [8].支气管灌洗液G试验联合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9(08)
    • [9].涂阴肺结核支气管灌洗液中Xpert检测的应用研究[J]. 青海医药杂志 2018(06)
    • [10].利多卡因对支气管灌洗液真菌培养结果影响的研究[J]. 临床荟萃 2014(01)
    • [11].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实验室检测与呼吸道感染[J]. 临床检验杂志 2012(10)
    • [12].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10(11)
    • [13].血清和支气管灌洗液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对于肺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23)
    • [14].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1)
    • [15].硝普钠对犬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学观察[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1(09)
    • [16].厚壁空洞结节的鉴别诊断[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2(04)
    • [17].矽肺患者支气管灌洗液中CC16、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4(01)
    • [18].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B-DNA测定与其它TB检测方法比较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02)
    • [19].白细胞介素17在大鼠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意义[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22)
    • [20].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在耐多药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青海医药杂志 2020(01)
    • [21].机械通气对黏蛋白-5AC表达的影响及复方川贝精片的干预作用[J]. 华西医学 2011(06)
    • [22].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菌阴肺结核支气管灌洗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12)
    • [23].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36)
    • [24].16697例临床抗酸染色特点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03)
    • [25].纤维支气管镜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13(18)
    • [26].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1)
    • [27].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临床特征及相关炎症因子研究[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02)
    • [28].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治疗前后支气管灌洗液中TNF-α、IFN-γ、IL-6水平观察[J]. 山东医药 2018(40)
    • [29].血液生物标志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03)
    • [30].COPD和哮喘患者血清与支气管灌洗液中IL-8,SLPI,sCD14和sICAM-1含量比较[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3)

    标签:;  ;  ;  

    白介素-4、白介素-13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变化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