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动物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中Th1和Th2类细胞反应的作用。 方法 ①实验动物随机分三组(FKG组、FK组、FG组),分别用神经节苷脂(GM1)、弗氏佐剂(FCA)、血蓝蛋白(FKH)三种免疫物以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免疫间隔时间为每20天免疫一次。共免疫3次。每10天记录动物肌力和收集血液标本1次。②采用ELISA法测定GM1抗体,采用反转录基因扩增一步法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生产)进行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IFN-γ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③资料统计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的方法分别比较FKG、FK组、FG组各组内的差别、相同取血时间点各组之间,以及不同组间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差别。P<0.05,说明统计学上有差异;P<0.01说明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 结果 动物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神经节苷脂滴度在免疫后逐渐增加,在40天左右达到高峰。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量在免疫反应后逐渐增加,在免疫后的第40天左右达到高峰(疾病症状的最严重阶段),之后出现下降趋势,FKG组与FK组比较无差异,两组与FG组比较有差异;细胞因子IL-10表达量从免疫后逐渐开始增加.免疫早期FKG组与FK组无差异,但均与FG组有差异;免疫晚期KFG组与FK组有差异,FKG组的表达量较FK组略增高。 结论 Th1和Th2类细胞反应参与了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的发病过程。蛋白类载体可参与了Th1和Th2类细胞反应,而多糖类抗原也参与Th2类细胞反应。蛋白载体在GM1抗体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实验资料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试剂
  • 1.3 玻璃器皿、塑料用品的准备
  • 1.4 实验动物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 2.3 抽血提取淋巴细胞
  • 2.4 RNA的纯化提取
  • 2.5 RNA浓度的检测
  • 2.6 RT—PCR系统的建立
  • 2.7 抗GM1抗体滴度的测定(ELISA间接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动物的症状评分
  • 3.2 神经节苷脂抗体(Ab-GM1)滴度测定函数转换)
  • 3.3 IFN—γ的表达
  • 3.4 IL-10的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4.1 动物模型分析
  • 4.2 简述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
  • 4.3 GM1抗体的滴度
  • 4.4 细胞因子与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 4.5 本实验的神经因子分析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神经节苷脂钠辅助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药品评价 2019(23)
    • [2].神经节苷脂钠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慢性病学杂志 2020(07)
    • [3].神经节苷脂相关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07)
    • [4].神经节苷脂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27)
    • [5].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48例)[J]. 医疗装备 2018(07)
    • [6].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74)
    • [7].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2)
    • [8].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3)
    • [9].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1)
    • [10].早期干预联合高压氧及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17)
    • [11].神经节苷脂对脂多糖损伤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6(04)
    • [12].神经节苷脂钠医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01)
    • [13].探讨高压氧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多系统萎缩的疗效[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22)
    • [14].神经节苷脂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J]. 人人健康 2016(24)
    • [15].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J]. 人人健康 2016(23)
    • [16].高压氧联合大剂量神经节苷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17(02)
    • [17].“神经节苷脂”,不可超说明书使用[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7(01)
    • [18].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研究[J]. 健康之路 2017(05)
    • [19].神经节苷脂药物早期治疗颅脑损伤42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13(23)
    • [20].脑病相关神经节苷脂研究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9(02)
    • [21].外源性神经节苷脂相关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肌电图表现(附3例报道)[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03)
    • [22].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29)
    • [23].神经节苷脂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1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02)
    • [24].神经节苷脂GM1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2)
    • [25].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临床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7(06)
    • [26].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4)
    • [27].神经节苷脂与脑发育[J]. 生物化工 2017(05)
    • [28].早期智力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钠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5(11)
    • [29].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J]. 北方药学 2016(07)
    • [30].探讨综合疗法与神经节苷脂钠治疗中老年重症脑卒[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标签:;  ;  ;  

    神经节苷脂致敏兔后其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