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波与眨眼的驾驶员疲劳模拟实验研究

基于脑电波与眨眼的驾驶员疲劳模拟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驾驶员疲劳特别是严重的疲劳驾驶往往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事故资料统计显示,35%—45%的交通死亡事故可归因于驾驶疲劳。从医学的角度看,某些生理特征,如眨眼、心跳、血压、脑电波等生理信号的变化可以反映驾驶员疲劳的程度。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驾驶疲劳的形成机理、预防措施、监测方法及仪器等研究成果和资料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在室内模拟驾驶环境中,利用仪器MindSensorⅡfor Windows Version 4.0测量脑电波,同时用SONY摄像机对被测者脸部进行全程实时录像,获取被测者在不同疲劳状态下的脑电波数据及眨眼数据。应用Fastica软件对脑电波数据进行消噪处理,再进行快速傅立叶转换将其以时域为主脑电波数据转化为频域数据。依次提取样本不同疲劳状态下脑电波数据片断,并对相应的录像资料进行整理,提取眨眼特征值(主要为眨眼次数和闭眼时间)。分析不同疲劳状态下不同波段的变化特征,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频段功率值、频段功率百分比、频段功率比值、频段功率加和比值。对不同疲劳状态下每个指标值进行ANOVA变异性分析,提取差异性达到显著性水平的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与眨眼的相关性。脑电波分析结果表明:慢α波对瞌睡初期阶段变化显著,而θ波则是瞌睡晚期或入睡阶段的主要变化波形。脑电波指标的F检验结果及与眨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功率百分比指标慢α%和功率比值指标慢α/β与θ/慢α这三个指标的差异显著性水平高,瞌睡状态下与眨眼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同时功率加和比值指标(θ+慢α)/β和功率币值指标慢α/β这两个指标在入睡状态下与眨眼的相关性最为明显。本研究发现慢α波(7-8Hz)对瞌睡初期,即睁眼较为困难的疲劳状态较为敏感。事实上这种疲劳状态是驾驶员疲劳驾驶时的常见表现特征,也是潜在的危险;而θ波对入睡状态敏感,进入这种阶段是极度疲劳的表现,即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可将功率百分比指标慢α%、功率比值指标慢α/β和θ/慢α这三个指标作为瞌睡状态时的辅助检验指标,功率加和比值指标(θ+慢α)/β和功率比值指标慢α/β作为入睡状态时的辅助检验指标。本文的研究中利用脑电波和眨眼相结合的方法为驾驶员疲劳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研究结果为驾驶员疲劳预警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但是本论文属于前期研究,需要以后更多实验和样本来检验和发展,同时也对驾驶员生理、心理及行为研究和医学基础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以往研究总结
  • 1.4.1 驾驶疲劳与脑电波
  • 1.4.2 驾驶疲劳与眨眼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1 实验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驾驶疲劳基本特征及其监测
  • 2.1 疲劳状态的生理表现
  • 2.2 驾驶疲劳
  • 2.2.1 驾驶疲劳特征
  • 2.2.2 驾驶疲劳形成机理
  • 2.2.3 驾驶疲劳原因分析
  • 2.2.4 驾驶疲劳的预防
  • 2.3 驾驶疲劳监测方法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脑电波、眨眼与疲劳
  • 3.1 脑电波
  • 3.1.1 脑电波产生原理
  • 3.1.2 脑电图
  • 3.1.3 脑电波在驾驶研究中的应用
  • 3.2 眨眼
  • 3.2.1 眨眼特征
  • 3.2.2 眨眼及疲劳监测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实验设计及方法
  • 4.1 实验仪器简介
  • 4.1.1 实验仪器的硬件组成
  • 4.1.2 数据分析系统结构
  • 4.1.3 仪器系统的主要功能
  • 4.2 仪器的工作原理
  • 4.2.1 脑电放大器电压传输函数、源阻抗和频率响应
  • 4.2.2 国际脑电图学会标准电极放置法
  • 4.2.3 脑电图仪的导联法
  • 4.2.4 电极和脑电信号源等效电路
  • 4.2.5 实验数据的导出与分析
  • 4.3 实验总流程
  • 4.3.1 室内实验1——疲劳磕睡状态与脑电波变化的关系研究
  • 4.3.2 室内实验2——脑电波与驾驶疲劳模拟状态的关系实验研究
  • 4.3.3 实验的预分析处理
  • 4.4 眨眼测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表4-1
  • 附表4-2
  • 第5章 不同疲劳状态下脑电波与眨眼数据分析
  • 5.1 脑电波实验数据分析
  • 5.1.1 主要分析方法及应用
  • 5.1.2 脑电波数据具体分析过程
  • 5.1.3 脑电波数据分析结果整理与主要结论
  • 5.1.4 脑电波数据分析结果讨论
  • 5.2 眨眼实验数据分析
  • 5.2.1 主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5.2.2 具体分析过程
  • 5.2.3 主要结论与讨论
  • 5.3 不同疲劳状态下脑电波与眨眼特征的关系研究
  • 5.3.1 分析方法及分析过程
  • 5.3.2 主要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视觉分神对驾驶员跟驰行为的影响[J]. 公路交通科技 2020(01)
    • [2].浅析危运行业驾驶员岗位招聘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4)
    • [3].浅谈驾驶员职业道德与安全行车之间的关系[J]. 时代汽车 2020(03)
    • [4].超速语音提醒风格对驾驶员干预效果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05)
    • [5].驾驶员“路怒症”与交通安全探讨[J]. 时代汽车 2020(05)
    • [6].刘丽岩:希望通过立法保护公交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J]. 吉林人大 2019(03)
    • [7].运输企业如何管理外籍驾驶员[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6)
    • [8].绍兴:挖掘驾驶员价值 保障工程渣土车行驶安全[J]. 建筑 2020(14)
    • [9].浅谈医院驾驶员安全驾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
    • [10].探析驾驶员如何提高安全意识[J]. 时代汽车 2020(15)
    • [11].不同驾龄新手驾驶员感知能力认知偏差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20(22)
    • [12].杭州公交335路驾驶员袁峰、85路驾驶员安幸辉入选“杭州好人”榜[J]. 城市公共交通 2020(09)
    • [13].教育培训强心 懂法学规助力 天津公交关注驾驶员心理健康[J]. 城市公共交通 2020(09)
    • [14].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紧急转向变道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1)
    • [15].基于博弈论的驾驶员路径选择均衡研究[J]. 山东交通科技 2019(05)
    • [16].驾驶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方略[J]. 才智 2019(31)
    • [17].对乘客热心,对工作细心,对车辆行人留心——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桂林公交驾驶员夏四初[J]. 城市公共交通 2018(04)
    • [18].草原公路路侧景观对驾驶员心率变异的影响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9)
    • [19].浅论驾驶员安全行车注意事项[J]. 科技资讯 2017(09)
    • [20].驾驶员猝死,引发职业安全反思[J]. 人民公交 2016(12)
    • [21].营运性驾驶员适应性检测推广方案研究[J].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7(02)
    • [22].浅析驾驶员思维定式与决策习惯[J]. 中外企业家 2017(13)
    • [23].东莞市机动车驾驶员协会 引领汽车出行安全与愉悦生活方式[J]. 大社会 2017(06)
    • [24].军车驾驶员群体行为的自然特征与引导[J].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5(08)
    • [25].年轻新手驾驶员驾驶风格特点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6(01)
    • [26].论驾驶员素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05)
    • [27].探讨汽车设计开发中驾驶员视野设计及校核[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05)
    • [28].驾驶员中你最帅[J]. 驾驶园 2016(04)
    • [29].驾驶员的主观性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5(20)
    • [30].大型机动车驾驶员上岗前提升培训探讨[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5(04)

    标签:;  ;  ;  ;  

    基于脑电波与眨眼的驾驶员疲劳模拟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