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用合适的指标去量化衡量中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大小,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测度。在当前我国主要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货币效应的研究前提必须确定我国现阶段采取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及最终目标。在现阶段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背景,根据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的原则,确定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考察我国1990—2006年间名义货币供应量及其同期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代表的实际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该时间段内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货币政策效应偏低。由于缺乏调控经验、货币政策实施不理想、力度不够以及经济运行中的种种矛盾等原因,导致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要从近期内尽可能地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就须选择最为有效的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而从长远来看,制度配套则是根本途径。本文主要从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系统化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以及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2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 2.1 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2.2 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3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测度1990—2006 年
  • 3.1 模型建立
  • 3.2 计量分析
  • 3.3 结果评价
  •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1 结论
  • 4.2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