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 ——基于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调查与阐释

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 ——基于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调查与阐释

论文摘要

现代与传统并存是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现代的发展要以传统为根基,传统的维系需要利用现代技术、发展空间与机遇。从文化角度讲,以构建现代文明秩序为目标的中国社会变迁,正在实践着现代性转向,中心一边缘的梯度发展模式是这一过程的特点。在经济、物质的现代化还远没有实现的条件下,处于边缘及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文化与价值观已被弥漫于整个社会的现代性所覆盖,传统的个人家庭生活在现代性的时代背景中发生着变迁。本论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法等搜集研究资料,以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田野个案,以西江苗族妇女为研究对象,将电视媒体和打工经历作为个人体验现代性的重要途径,分析现代性背景下传统社区苗族妇女家庭生活的变迁,以及妇女自身对这种转变的理解和感受,进而探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觉问题。本论文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西江苗族的历史与现状,重点介绍西江妇女的传统家庭生活习俗以及在电视媒体与打工潮兴起后的转变概况;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在电视普及、外出务工的影响下,西江苗族妇女的婚恋生活、生育养育生活的变化,以及所浮现出来的新家庭问题;第三部分旨在探讨以家庭为依托、以妇女为主体的西江苗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性背景下的消解与重建。经过细致研究,本论文得出四个基本结论:1、电视媒体和打工经历成为西江苗族妇女体验现代城市文明的主要途径;2、与电视媒体的长期接触和城市生活的阅历,加快了苗寨妇女传统婚恋观、生育观的变迁;3、苗寨留守妻子的怨忿成为现代打工流动中的新家庭问题;4、电视媒体和打工经历也成为西江苗族传统文化消解与重构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进一步讨论了现代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要不要自觉及如何自觉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评述
  • 1.3 本研究的目的、假设及意义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本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2 调查地点与群体介绍
  • 2.1 调查地点—西江简介
  • 2.2 调查群体介绍
  • 3 西江苗寨及妇女群体的嬗变
  • 3.1 传统的西江及苗族妇女
  • 3.2 西江及苗族妇女的转变概况
  • 4 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婚恋生活
  • 4.1 婚恋途径
  • 4.2 婚姻仪式
  • 4.3 "未婚先孕"问题
  • 4.4 离婚与婚外情
  • 5 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生育与养育
  • 5.1 生育状况
  • 5.2 教育方式
  • 5.3 教育的期望
  • 5.4 两代人子女教育的代沟
  • 6 现代性体验下浮现的新家庭问题
  • 6.1 留守妻子的困境
  • 6.2 妇女的苦怨情绪
  • 7 现代性体验下西江苗族妇女与传统文化维系
  • 7.1 现代性对西江传统文化的消解
  • 7.2 西江传统文化的重建
  • 8 结论与思考
  • 8.1 基本结论
  • 8.2 思考:现代性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研究所用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3 文章出现的个案信息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朱熹敬畏伦理及其对现代性的补救价值[J]. 朱子学刊 2015(02)
    • [2].当现实走到启蒙的前面——超级现代性的哲学批评[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1)
    • [3].现代性拓殖与地方响应:少数民族盐业旅游社区的发展实践[J]. 经济地理 2020(04)
    • [4].晚期现代性个体认同的网络建构[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07)
    • [5].重回现代性的发生期与建设“别现代性”的中国文论[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1)
    • [6].农民现代性的“脱域”问题:成因与对策[J]. 农家参谋 2020(11)
    • [7].四十年来的中国文学艺术——“未完成的现代性”之悖论[J]. 文艺争鸣 2020(05)
    • [8].复合现代性:中国现代性范式及其政治秩序图景[J]. 文史哲 2020(03)
    • [9].现代性的哲学面孔[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5)
    • [10].现代性风险背景下的粉丝群体认同感建设[J]. 戏剧之家 2020(18)
    • [11].“阿喀琉斯之踵”:70后作家的现代性书写[J]. 南方文坛 2020(04)
    • [12].中国道路开启现代性文明的新形态[J]. 江海学刊 2020(03)
    • [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一元现代性的超越[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4].马克思现代性的四个面向[J]. 云南社会科学 2020(05)
    • [15].第四消费时代的现代性反叛与田园想象——以李子柒海外走红为案例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0(09)
    • [16].藤本壮介“弱建筑”的现代性与反现代性浅析[J]. 居舍 2019(04)
    • [17].现代性困境视域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三维”突破[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01)
    • [18].实体书店空间的现代性重构[J]. 山西建筑 2018(20)
    • [19].西方现代绘画特征浅析[J]. 艺术教育 2018(17)
    • [20].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管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8)
    • [21].肖邦钢琴作品的现代性表达[J]. 北方音乐 2017(02)
    • [22].现代性的本质、矛盾及其时空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2)
    • [23].《北京折叠》——现代性分配艺术的批判[J]. 创作与评论 2016(24)
    • [24].城市住宅、空间与现代性[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5].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探析[J]. 知与行 2017(07)
    • [26].现代性不是泯灭自身的传统——孙向晨教授访谈[J]. 学术月刊 2017(04)
    • [27].金瓯小说与现代性[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28].慢下来——慢速的现代性[J]. 上海艺术评论 2017(01)
    • [29].多元现代性的出场路径及其理论意义[J]. 学理论 2017(04)
    • [30].另类现代性的探索:从马克思到毛泽东[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标签:;  ;  ;  ;  ;  

    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 ——基于贵州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调查与阐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