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干扰素系统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炎性肌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Ⅰ型干扰素系统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炎性肌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论文摘要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组以慢性肌肉炎症反应导致进行性肌萎缩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主要包括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由于病因和病理机制不明,PM/DM的临床治疗仍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出现大量的药物毒副作用。只有通过寻找PM/DM的发病机理,明确疾病发生、发展关键的免疫调节通路,才能从中找到PM/DM特异性诊断和病情活动性指标以及药物治疗的靶点,为临床治愈PM/DM铺平道路。尽管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PM/DM被认为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和淋巴细胞紊乱等交互作用所致。近年来国外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发现Ⅰ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诱导基因与PM/DM I临床活动性密切相关。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能对致病基因进行大规模高通量同步性检测的新技术,但只是初步的定性筛选手段,无法对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进行精确的定量表达研究,为此还需要对大样本的PM/DM患者进行Ⅰ型IFN系统蛋白和基因的检测来验证。本实验第一部分利用ELISA法检测PM/DM患者血清IFNα、IFNβ、IFNγ。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肌肉组织IFNα、IFNβ、干扰素α受体1(IFNaR1)、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l,STAT1)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DCA-4在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发现PM/DM患者外周血IFNα、IFN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DM组明显高于PM组(P均<0.05)。血清IFNa和IFNβ水平在伴皮疹的患者组中明显升高(P均<0.05);与ESR、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均<0.01)。12例患者经治疗后IFNα、IFNp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PM/DM患者组肌肉的IFNα、IFNp、STAT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浆树突细胞(plasmacytoiddendritic cell,PDC)是Ⅰ型IFN主要的分泌细胞,其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BDCA-4,研究发现在患者肌纤维周炎性细胞中BDCA-4表达阳性。近年来发现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合并感染是PM/DM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该病的预后。由于取材困难,大大影响了对PM/DM患者肺脏受累发病机制的研究。我们实验室在2005年成功建立了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sitis,EAM)的动物模型,发现部分模型肺脏组织同时受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间质性肺泡炎。第二部分实验通过建立了EAM大鼠模型,结果发现EAM大鼠模型组的血清CK、IFNα、IFNβ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模型组的肌肉和肺脏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其病理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均<0.05);模型组肌肉中的IFNα、IFNβ、IFNaR1、STAT1、MxA、IFIT1、ISG15mRNA表达水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血清CK值呈正相关(P均<0.05),与肌肉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模型组肺脏中的IFNa、IFNβ、IFNαR1、STAT1、MX1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并与肺脏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均<0.05)。在模型组的受累肌肉和肺脏均有BDCA-4表达,而对照组表达阴性。本研究证实PM/DM患者和EAM大鼠模型外周血清IFNa, IFNβ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M/DM患者和EAM大鼠模型的受累靶器官中Ⅰ型IFN和/或其诱导基因表达升高,且与病情活动度有一定的关系。表明Ⅰ型IFN系统可能参与了PM/DM和EAM大鼠模型靶器官的病理损害,PDC在PM/DM患者肌肉和EAM大鼠模型肌肉和肺脏中表达阳性,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抑制工型IFN系统为治疗PM/DM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干扰素表达及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Ⅰ型干扰素系统在自身免疫性炎性肌病大鼠模型肌肉及肺脏组织的表达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特发性炎性肌病4种诊断标准的比较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 [2].特发性炎性肌病影像学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01)
    • [3].特发性炎性肌病自身抗体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相关性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4)
    • [4].特发性炎性肌病核心评估指标[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9(04)
    • [5].特发性炎性肌病病人功能锻炼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9(23)
    • [6].抗炎免疫中药煎剂治疗难治性特发性炎性肌病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7(08)
    • [7].特发性炎性肌病进展[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10)
    • [8].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发展历程[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6(10)
    • [9].C反应蛋白鉴别特发性炎性肌病合并感染中的意义[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12)
    • [10].提高特发性炎性肌病认识水平,促进疾病诊治规范化[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 [11].免疫抑制剂在特发性炎性肌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上海医药 2016(01)
    • [12].特发性炎性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30)
    • [13].易误诊为炎性肌病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2B型一例报告[J].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20(03)
    • [14].特发性炎性肌病回顾性队列研究:生存分析及生存相关危险因素[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05)
    • [15].力学刺激与炎性肌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2(06)
    • [1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表达研究[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0(05)
    • [17].特发性炎性肌病治疗进展[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7(01)
    • [18].特发性炎性肌病误诊为肝损伤25例临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5(06)
    • [19].特发性炎性肌病动物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受体的表达[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8(02)
    • [20].特发性炎性肌病骨骼肌炎症浸润的组织病理学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03)
    • [21].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07)
    • [22].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蛋白组学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7(02)
    • [23].腰段脊旁肌肌电图检查对特发性炎性肌病的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6)
    • [24].miRNA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作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05)
    • [25].32例炎性肌病相关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04)
    • [26].成人炎性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例病例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18(04)
    • [27].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04)
    • [28].抗阻运动对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肌肉适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8(20)
    • [29].特发性炎性肌病的相关特异性抗体的研究进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05)
    • [30].苍耳子致炎性肌病1例报告[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08)

    标签:;  ;  ;  ;  ;  

    Ⅰ型干扰素系统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和炎性肌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