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红杂志》的“红”

透析《红杂志》的“红”

论文摘要

《红杂志》创刊于1922年8月,诞生于世界书局,出满100期后,改名为《红玫瑰》,而其前身为《新声》,是由施济群于1921年元旦创办的。《红杂志》几乎原封不动照搬了《新声》的模式。从1921年到1931年这三份一脉相承的期刊在鸳鸯蝴蝶派的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最高发行量达到五万份,超过了民初最著名的刊物、“杂志界的先导者”——《礼拜六》所创下的销量两万册的记录。1930年,竞争对手《紫罗兰》关门大吉,而《红玫瑰》坚持到了1931年,前后长达十年。作为一份通俗市民文学期刊,《红杂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风行一时,倍受欢迎。但是迄今为止学界对《红杂志》的研究仍呈现出较为松散和单一的面貌,较多时候是作为讨论鸳鸯蝴蝶派的背景而存在和书写的。本文试图把《红杂志》还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文化环境去解读其“红”的文化内涵,考察“红色”市民文化世界的构建,作为这份刊物系统研究缺失的补充。《红杂志》的突出特点是趣味性和世俗性,题材广泛,囊括了滑稽小品、讽刺小说、侦探小说等,还连载了当时影响力颇大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市民读者的喜好是刊物宗旨的风向标,刊物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世俗的、新奇有趣的信息。《红杂志》的编者们用幽默平实的笔触、不同于新文学作家的视角,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上海市民世界的文化镜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第一章:"红光烨烨"《红杂志》
  • 一、《红杂志》由来
  • 1、背景
  • 2、创刊
  • 二、书"红"妙手
  • 第二章:百般红紫斗芳菲:《红杂志》文本分析
  • 一、滑稽幽默的"红"文化
  • 二、千里姻缘红线牵
  • 三、红旗飞捷报 赤心爱国情
  • 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五、天马行空之作
  • 第三章:"红色"市民文化世界的构建
  • 一、《红杂志》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
  • 二、"红色"市民文化世界速写
  • 1、衣食住行大于开启民智
  • 2、金钱和新思潮是"万恶之源"
  • 3、十里洋场里的娱乐休闲生活
  • 结语:《红杂志》的价值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岩小说对“鸳鸯蝴蝶派”的承继与新变[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从译介到创新:鸳鸯蝴蝶派电影的现代性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7(02)
    • [3].论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趣味嬗变机制[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6(02)
    • [4].浅析小说《秋海棠》的空间建构[J]. 牡丹 2017(23)
    • [5].鸳鸯蝴蝶派的半条命[J]. 长江文艺 2012(07)
    • [6].论朱自清对鸳鸯蝴蝶派趣味的认识[J]. 社会科学 2019(06)
    • [7].鸳鸯蝴蝶派作家的明星风采[J]. 大家 2011(17)
    • [8].鸳鸯蝴蝶派的形象谱系与自我认同[J]. 文学评论 2011(04)
    • [9].当文学成为商品——当下通俗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之比较[J].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10)
    • [10].图像中的域外——民初鸳鸯蝴蝶派对西方的译介[J]. 新文学史料 2011(04)
    • [11].鸳鸯蝴蝶:如何成“派”——论鸳鸯蝴蝶派群体意识的形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2].鸳鸯蝴蝶派电影研究述评[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3].“复线历史批评”与中国传统的现代回响——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为中心[J]. 当代电影 2010(05)
    • [14].民初鸳鸯蝴蝶派历史定位新探[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5].历史化眼光下的繁复文学生态图景——评胡安定《多重文化空间中的鸳鸯蝴蝶派研究》[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01)
    • [16].“外史”中的革命:鸳鸯蝴蝶派的另类革命书写[J]. 文学评论 2018(03)
    • [17].鸳鸯蝴蝶派的文人情调与小说宣传策略[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8].鸳鸯蝴蝶派文人观影活动研究[J]. 电影文学 2010(11)
    • [19].鸳鸯蝴蝶派作家的苏州情结[J]. 小说评论 2008(S2)
    • [20].江南才子就这样走过一生[J]. 长江文艺 2013(04)
    • [21].现代性视域下的“鸳鸯蝴蝶派”电影[J]. 当代电影 2019(09)
    • [22].女性想象与早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道德认同[J]. 文艺争鸣 2013(07)
    • [23].论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观[J]. 青年文学家 2014(33)
    • [24].断肠人在天涯——为范烟桥自定年谱《驹光留影录》补白[J]. 书屋 2010(03)
    • [25].浅谈《礼拜六》发刊词的说理艺术[J]. 大众文艺 2015(15)
    • [26].历史外的历史——从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管窥旧中国都市爱情观[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7].吴文化对鸳鸯蝴蝶派作家徐枕亚创作的影响[J]. 明日风尚 2019(06)
    • [28].她们怎样变成祥林嫂——“五四”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文学关系研究之一[J]. 新文学史料 2009(03)
    • [29].世俗化与小说本体特征的回归——从“鸳鸯蝴蝶派”期刊看中国小说观念的转型[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8(04)
    • [30].鸳鸯蝴蝶派文人与早期中国电影音乐[J]. 人民音乐 2012(07)

    标签:;  ;  ;  ;  

    透析《红杂志》的“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