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

论文摘要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体育锻炼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分不同专业(体育与非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人群的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和不同锻炼程度人群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的差别,揭示出体育锻炼对于积极应对的作用机制,旨在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及体育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同时也为体育教育者和决策者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大学生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大学生压力源问卷和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大学生压力源的六个维度中,大学生感觉压力最大的是家庭维度。2.大学生总体压力水平不大,且男生总体压力水平要低于女生,体育专业大学生总体压力水平要低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3.大学生在压力应对方式上,总体是以积极的应对方式为主,且男生比女生在应对方式的采用上更为积极,体育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所采用更为积极。4.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其在压力应对方式的采用上比偶尔参加和不参加的更为积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压力的研究
  • 2.2 有关压力源的研究
  • 2.3 有关压力应对的研究
  • 2.3.1 压力应对的基本理论
  • 2.3.2 压力的交互作用理论
  • 2.3.3 压力的积极应对
  • 2.4 影响压力的因素
  • 3 研究任务与方法
  • 3.1 研究任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取样
  • 3.2.2 测量工具
  • 3.2.2.1 大学生压力源问卷
  • 3.2.2.2 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量表
  • 3.2.3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锻炼频率人群的分类方法
  • 3.4 研究假设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大学生压力源的分析
  • 4.1.1 大学生压力源的基本分析
  • 4.1.2 大学生压力源不同性别的分析
  • 4.1.3 大学生压力源不同专业的分析
  • 4.2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分析
  • 4.2.1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整体分析
  • 4.2.2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不同性别的分析
  • 4.2.3 大学生压力应对不同专业的分析
  • 4.3 非体育专业不同锻炼人群的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 5 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件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9(23)
    • [2].你的压力应对方式如何[J]. 职业教育(下旬刊) 2016(03)
    • [3].高中生压力应对方式及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6)
    • [4].医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与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4)
    • [5].大学生成就动机对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6].武警青年士兵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 护理研究 2020(08)
    • [7].司法人员压力应对方式研究——基于楚雄地区51个样本的实证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8].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 护理管理杂志 2013(11)
    • [9].温州医学院学生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与社会 2011(10)
    • [10].工科研究生压力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差异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11].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 [12].初任体育教师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12)
    • [13].幼儿教师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基于南昌市6所幼儿园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青春岁月 2015(15)
    • [14].福建省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5].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 职业时空 2009(04)
    • [16].香港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 青年探索 2008(06)
    • [17].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研究概观[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5)
    • [18].高职生成就动机与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 [19].性别角色类型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以海口市大学生为例[J]. 学理论 2012(02)
    • [20].高三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校园心理 2014(04)
    • [21].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关系分析[J]. 黑河学刊 2012(09)
    • [22].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 [23].南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J]. 价值工程 2010(32)
    • [24].合理情绪疗法训练对精神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15)
    • [25].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调查与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13)
    • [26].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4)
    • [27].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21)
    • [28].荆州地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11)
    • [29].广东省老年人控制感与压力应对的关系研究[J]. 社科纵横 2016(02)
    • [30].小学生调节聚焦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压力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3)

    标签:;  ;  ;  ;  ;  ;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压力源及压力应对方式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