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

论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

论文摘要

自语境理论诞生至今,人们对语境定义、分类以及语境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就整体而言,对语境的研究还很少涉及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问题,换句话说,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深入讨论各种各样的语境是如何被人们融入到语言交际当中、以及如何在交际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本文拟对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问题进行补充和拓展。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开始重视心理机制对语境在言语交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此展开研究。心理语言学家也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从语境的定义入手,通过语境的不同类型对语境的作用及价值意义进行论述,继而对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过程的认识进行剖析,并通过不同类型语境作用的心理分析,深入论证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对语境的定义,前人已经进行了很多探讨,但多将语境笼统地界定为语言环境,这种界定忽略了语境的动态性的特征,因为言语交际一经发生,即有可能成为后续对话出现的语境。鉴于此,本文将语境定义为语言生成、变化、表达和理解的环境。这一定义既照顾到语言环境这一大范围,又体现出语境的动态性。本文归纳概括出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起到的生成、同化、异化、增生和表达五种作用,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学者们权威性的分类为基础,以翔实的语料为依据,通过上下文语境、言语情景和言语背景三类,深入细致地论述各类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所起到的这几种作用。语境的五种作用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得以发挥?对此,多数人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认为语境是客观的,就是言语交际发生的即时环境本身。针对存在的这种误区引出笔者的观点,即所有语境都必须通过人自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种感知器官内化并移入到自身的精神意识内容当中,并且要转化为交际主体内在的东西之后,才能够被有意识地运用到交际当中。现实的交际中对语境的认知存在两种情况:一、交际主体意识到的语境要素的存在:二、交际主体意识不到的语境要素的存在。对此,通过实例进行阐释。无论对语境进行怎样的分类,要使其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进行内化。为了更为具体地认识这种心理作用,本文第三部分将对不同语境类型做细致的心理分析。为了使这种心理分析更为直观,在此,分为客观语境、主观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客观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过程分析以客观生活现象和文本中对客观景象描写为例;主观语境作用的过程从表达和接受的角度进行,因为心理作用的制约,表达和接受的意识内容之间会出现四种不同的状态——相同、相交、相离和背离。上下文语境虽然是从现代汉语的组合规则角度出发,小到音节、词,大到段落,也都是必须在心理意识内容中存在这样的规则和上下文内容,才能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宽了言语交际过程中语境价值实现研究的领域,同时,也为交际主体在交际中对语境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文讨论的问题
  • 二、学术界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本文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第一章 语境的类型及作用
  • 第一节 什么是语境
  • 一、语境的定义
  • 二、语境研究现状
  • 第二节 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及价值意义
  • 一、生成作用
  • 二、同化作用
  • 三、异化作用
  • 四、增生作用
  • 五、表达作用
  • 第二章 语境作用的心理过程
  • 第一节 关于语境作用一般认识
  • 一、一般人的看法和认识
  • 二、学者和学术界的观点
  • 第二节 我们的研究与认识
  • 一、交际主体意识到语境要素的存在
  • 二、交际主体意识不到语境要素的存在
  • 第三章 不同类型语境作用的心理分析
  • 第一节 客观语境的作用过程
  • 第二节 主观语境的作用过程
  • 一、言语表达者——表达
  • 二、言语接受者——理解
  • 三、表达和接受形成的结果
  • 第三节 上下文语境作用过程
  • 一、音节、词
  • 二、短语、句子
  • 三、段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英语教学中朗读的作用[J]. 知识文库 2016(23)
    • [2].从功能分析视角以翻译的角度看言语交际过程的复杂性——功能分析视角[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01)
    • [3].从翻译看言语交际过程的复杂性——从翻译过程的语境角度分析[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10(05)
    • [4].从翻译看言语交际过程的复杂性[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 [5].从翻译看言语交际过程的复杂性[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06)
    • [6].知乎网言语交际过程子系统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08)
    • [7].认知语境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作用[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0)
    • [8].浅析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准确性与得体性[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 [9].浅谈言语交际过程中词语的变异现象[J]. 语文学刊 2015(17)
    • [10].日常对话中违背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现象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8)
    • [11].中西文化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方面的差异[J]. 艺术科技 2013(05)
    • [12].变换句意,幽默风趣[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1(02)
    • [13].幽默风趣的“变换句意”之术[J]. 阅读与写作 2011(05)
    • [14].我国近二十年语言政策研究计量可视化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10)
    • [15].关于谦辞和敬辞[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4)
    • [16].浅议交际过程中误解形成的根源[J]. 池州学院学报 2008(01)
    • [17].初学者怎样提高英语听力水平[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8(17)
    • [18].谈语境因素与称呼语同义手段的选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9].动态语境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0(06)
    • [20].祈使句强制度的生成机制[J].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5)
    • [21].言语交际中的性别语言语用差异分析[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8(11)
    • [22].基于有限理性的预设理解[J]. 外语研究 2010(05)
    • [23].数的概念——语义、语法及语用[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24].真值与同义转换[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5].插入语的主观性探究[J]. 海外英语 2020(05)
    • [26].浅议现代汉语中的同音省略问题[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2)
    • [27].基于合作原则解读《阿甘正传》中人物对白的语用效果[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30)
    • [28].翻译中对语用预设的阐释[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2(07)
    • [29].言语交际中的动态语境研究[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30].拒绝话语行为结构形式分析[J]. 考试周刊 2014(67)

    标签:;  ;  ;  ;  ;  

    论语境价值实现的心理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